美国军事凯恩斯主义的危机
报道:笔锋
美国的军事征途,与资本征途,一体两面,背后是军事凯恩斯主义,主导美国外交政策,贩卖美国人的焦虑,也贩卖美国人的死亡。必须将军工综合体利益链条曝光,才可找到世界和平之路。
拜登政府的基建法案在最后临门一脚,被民主党的一名叛将搞砸。拜登1兆7500亿美元国内基础建设法案功亏一篑,被西弗吉尼亚州的民主党参议员曼钦倒戈所害,前途未卜,让民主党人都扼腕不已。
但较早前众议院另一项有关美国的军费预算案,两党却高度一致,最后以363票对70票的巨大比数通过,并且还将原来预算的金额加码,增加了240亿美元,共达7680亿美元。如此慷慨的拨款,背后是美国强大的军事凯恩斯主义的势力,要推动军工企业的力量,焕发内部的经济飙升,再加上美国的量化宽松,不断印钞票,更加使得军事凯恩斯主义如虎添翼,如猛虎出柙,锐不可当。
这也成为美国外交危机。外交政策背后往往是军工企业的利益,而美国的外交决策与国防官员与他们的亲属,很多都持有军工企业的股票,或是担任它们的顾问,存在庞大的政治经济的利益输送,毫不避嫌,而是在专业与爱国的名义下,推动军工企业的利益。
当前拜登的军事预算比特朗普离任时的预算还要多300亿美元,庞大的军费背后的动力就是要准备随时打仗。五角大楼的腹案是要让美军有能力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彼此兼顾,而无所偏废。这在现实的环境就是同时与中国和俄罗斯作战。
因而美军在台海和乌克兰的危机中,都摩拳擦掌。美军背后就是寡头的军火商集团,它们誓言要开发更多与更新的武器,要确保美国永远保持军事上的压倒性优势。
面对中国近年在军事上的创新,美国充满焦虑感,在很多关键的领域上落后,尤其在太空武器、超音速洲际导弹等,中国都突飞猛进,美国相对地缺乏创新的军工产品出现,包括在人工智能、无人机、机械人等发展,美国的创新能力都不如中国。
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人,美军现在的募兵制很难找到最优秀的人才。参加美军的兵员很多都是底层的黑人与拉美裔,教育水平不高,对于现代化战争所要求的高智慧人才都深感缺乏。这也导致美军普遍的焦虑感。来自全球的新移民,往往成为被征兵的对象。而广征各方的高端人才,也要付出更高的待遇,这成为五角大楼的经济负担。

美政府成战争机器
也许凯恩斯自己也没有想到,凯恩斯主义会成为军工企业的经济基础。他在1946年去世前,军火商还没有如此肆虐。但美国登陆诺曼第的指挥官、后来出任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就见识到军火商在背后操纵政治的厉害之处。他在1961年离任演说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军火商已经成为一个军事工业综合体,国民须严加防范,不要让这些军火商的利益凌驾国家利益。
这番警世之言经常在美国知识界被提起,警惕不要让这些唯利是图的财团来主导美国的对外关系,以爱国主义的名义来贩卖死亡。艾森豪威尔从总统的高度,发现了这庞大的利益链条正在主导美国的外交政策,导致“死亡贩子”推动美国子弟兵走向战场。
美国媒体也发现,五角大楼的官员与军工集团的关系千丝万缕。退休的将军与国防高官都被军火商财团吸纳为董事或顾问,或是家属投资这些财团的股票,利益输送肆无忌惮。国防部长奥斯汀2016年退役后就加入最大的雷神军火商担任董事,而五角大楼是最大客户。前国防部长马蒂斯离任后担任通用公司军火制造部门顾问,年薪高近100万美元。
历史学家发现,美国自建国245年以来,共发动战争220多次,可说是每一年都接受战火的洗礼,让美国政府成为永远不停止的战争机器。机器的背后就是官商勾结的强大力量。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中,美国视中国与俄罗斯为最大的假想敌,而中国势力在过去10年间飙升,也让美国极为忌惮,要在各个领域加以压制,但中美之间却在产业链上彼此依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国无法与中国脱钩,被美国右派批判,美国经济简直是“与敌同眠”。
这都成为美国军事决策者的难题,五角大楼这些年发现,中国制造的大疆无人机产品价廉物美,还有不少美国产品所没有的功能,但美国政府当局加以部分禁运,美军无法全面进口。最近美国甚至是全面对大疆加以制裁,并刺激美国要投下更多的经费来开发更厉害的武器。
美国的军事征途,与资本的征途,一体两面,背后是军事凯恩斯主义的体现,主导了美国的外交政策,贩卖美国人的焦虑,也贩卖美国人的死亡。必须将军工综合体的利益链条曝光,才可以找到世界和平之路。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特朗普改变中国美国未来 马斯克制衡反华势力

马斯克(左)在今年美国总统大选力挺特朗普。
报道:丁果
特朗普以狂风扫落叶的优势赢得大选,囊括参众两院的多数,告别民主党“价值联盟”围剿中国战略,开启中美关系新格局。支持特朗普当选的全球首富马斯克是知华派,阻挡蓬佩奥等反华势力进入内阁。马斯克在美国反华氛围中,一士谔谔,敢于冲破白色政治恐怖、公开赞扬中国效率、基建能力、甚至中国领袖。
特斯拉上海工厂更是聚宝盆,马斯克母亲传定居上海,马斯克等于是“实权副总统”,成为中美桥梁,将以美中两大强国为基础的全球治理和大国博弈,比拼政府效率和科技进步速度,以科学创新而非环保理念为基础推动“新全球化运动”,强调人工智能和超越地球局限,鼓吹迈向跨星空发展新思维。
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以狂风扫落叶的优势赢得美国大选,也囊括参众两院的多数,他扬弃民主党的“价值联盟”围剿中国的战略,开启中美关系新格局,支持他当选的全球首富马斯克是知华派,也立刻参与人事,阻挡前国务卿蓬佩奥等反华势力进入内阁,避免特朗普政府被鹰派操控的宿命。
马斯克是目前美国反华氛围中,唯一敢于冲破白色政治恐怖、公开赞扬中国政府效率、基建能力、甚至中国领袖的科技界大咖,而特斯拉的上海工厂不单是马斯克的制造汽车主基地与聚宝盆,美国对华鹰派团队只能成为特朗普与马斯克跟中国进行贸易科技博弈的政治筹码,而不会将美国和中国引向擦枪走火的战争边缘。
台湾仅是特朗普棋子
台湾问题也只是特朗普的棋子,马斯克更是公开声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特朗普与马斯克肯定会用“竞合”的方式,让美国与中国在贸易、高科技、航太领域展开全面的竞争,“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特朗普排除蓬佩奥、前驻联合国代表黑利入阁,背后传出就是马斯克反对,也与共和党内好战的新保守主义拉开了距离。鹰派参议员鲁比奥成为国务卿人选,在于他是支持停止对乌克兰军援,而对华政策上,马斯克肯定会有更多的话语权。
推动“新全球化运动”
马斯克作为目前在特朗普核心团队中唯一的知华派,将在美国对华政策中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
马斯克等于是“实权副总统”,将以美中两大强国为基础的全球治理和大国博弈,比拼政府效率和高科技进步速度,以科学创新而非环保理念为基础来推动“新全球化运动”,让空洞的拯救地球理论让位给人工智能(AI)进步和人类超越地球局限、迈向跨星空发展的新思维。
为此,特朗普已经明确表明上台后立刻再度退出《巴黎协定》,不受联合国推动的全球对应温室气体效应的规定约束,走美国自己的发展道路。
特朗普与马斯克联手是新旧结合,由老派的特朗普推动采油业和石化产业松绑来降低燃料成本,笼络传统选民选票,而由创新象征的马斯克强调去中心化、加密货币和智能革命笼络新生代选票,老少通吃,初步颠覆老年人支持共和党、年轻人支持民主党的选票结构,取得惊人成绩。
两人痛恨“深层政府”
而特朗普与马斯克共同痛恨的“内部敌人”,就是“深层政府”,包括情报机构、不受政党轮替影响的官僚体系,如联储局、证交会、期货交易委员会、食品药物管理局等机构。特朗普和马斯克已唱双簧强化总统对货币政策的发言权,扬言解雇联储局主席鲍威尔,即便他声称会法律抗争。
马斯克倡与华和平竞争
普家族”的核心,与其他特朗普团队成员有了决定性的区别。
马斯克的豪赌随着特朗普压倒性的胜选获得巨大回报。不但特斯拉股票大幅上升让马斯克赚进数以百亿计的美元,也让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的火箭飞船项目成为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最重点项目。
当马斯克飞到海湖庄园跟特朗普家人看开票结果,并成为特朗普全家福照片中唯一“外人”,马斯克在特朗普团队的地位直升天庭。
特朗普在胜选夜的演讲中,称赞马斯克是超级天才和政治新星,不但高呼爱他,还成为第一个点名加入特朗普内阁的成员,将担任提升政府效率的委员会主管,掌握预算项目成败的生杀大权。特朗普深知,要在高科技或者航太领域超越中国,必须要仰赖马斯克这样的天才企业家和梦想家。

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工人在车间内忙碌。
马斯克相信
中国高管水平超越印度裔
马斯克与硅谷翘楚截然相反,他相信中国高管的水平超过印度裔。
中国特斯拉主管朱晓彤甚至一度被传要接马斯克的班。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马斯克的母亲梅耶,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传出定居上海,甚至在上海为中国寝具产品代言,这无疑就是释放特朗普政府要与中国和平竞争的重要信息。
这与特朗普团队中的对华鹰派自然格格不入。
马斯克深知,光得到特朗普信任仍然不够,要配合特朗普制衡对华鹰派的莽撞,重新塑造对华政策的未来,以中国的发展成绩刺激美国迎头赶上,必须在政治上要有持续发言力。
因此,他果断决定继续运作政治行动委员会,利用自己的财富成为未来“MAGA”运动政治人物出头的背后金主,一如民主党的金主索罗斯等人,形成共和党“造王者”的实力地位,甚至可以帮助未来特朗普家族成员、尤其是特朗普千金伊万卡未来角逐白宫大位。
如此一来,至少确保在未来4年扮演特朗普团队的主干角色,以免被特朗普团队中的对华鹰派无端谗言而失去特朗普的信任。
“特规拜随”
拜登政府与特朗普在内政问题上“针锋相对”,但在对华政策上,拜登确是“特规拜随”,甚至走的更为极端。
2016年至今,特朗普主导了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向,从支持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制度竞争转到遏制甚至对抗。
特朗普之所以可以以亿万富豪的有钱人身分,让共和党摆脱“富人党”的传统标签,变成特朗普的“劳工政党”(低学历的“红脖子”为主),从而赢得白人底层阶级的广泛支持,他的美国梦故事叙述的基础就是抗衡中国。
包括制造业迁回美国,从而让工作机会回流美国;用高关税政策,强行减轻与中国结构性的贸易逆差;在高科技、AI、芯片产业、国防科技等关键产业发展上设障碍延缓中国的步伐,赢得时间壮大美国的实力,让美国重返世界最强国地位。
这种所谓对中国威胁“觉醒”的对华战略转向以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鹰派中国通白邦瑞之语)的具体策略运用,从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后半段开始,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轴。
拜登善用盟友力量
唯一不同的是,与特朗普孤立主义底色的对华政策不同,拜登善用盟友力量,组团抗中,围殴北京。
因此,尽管特朗普在驱逐非法难民、强化严刑峻法、废除“觉醒文化”、提升宗教自由等内政问题上,与民主党决一死战,但在对华政策上,则不会有太多的变化。
根据华裔美国学者的归纳,特朗普对华政策议题主范畴可以用3个字母T来表达,一是贸易(Trade),二是高科技(Technology),三是台湾(Taiwan)。
续用与中国领袖“关系好”说辞
特朗普在贸易上,继续利用与中国领袖“关系很好”的说辞,来迫使中国完成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买美国商品”(2000亿美金,约8966亿令吉)承诺,让在选举中投票支持他的企业、尤其是美国农民即刻得到好处,然后就实施对中国进口美国的商品征收20%至60%的税,对电动车等特定产品采取禁止进口或者征收100%到200%的关税。
关税惩罚或肇物价升
尽管经济学家和大部分美国民众普遍担忧,这种关税惩罚政策,将会让美国物价再度上升,通货膨胀死灰复燃。
彭博经济研究甚至警告,这种税率水平将对美中这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构成重伤。
在高科技上,继续让高科技领域与美国国家安全挂钩,从而可以让特朗普政府超越自由市场的规则限制,继续采取遏制、单边制裁、禁止技术出口、禁止美国企业投资在华高科技产业等大棒政策,来阻碍中国的科技发展步伐。
虽然特朗普可能取消拜登政府对芯片产业的补助措施,但他会通过迫使台湾芯片产业、尤其是台积电转移到美国,让其根植美国本土,与黄仁勋的英伟达等顶尖公司合流,确保美国在这领域的领先地位。
财长人选力挺贸易战
特朗普率先任命的白宫幕僚长怀尔斯,成为女性担任此职的首例,也是特朗普最重要的策士,而她的对华立场尚不清晰。
幕僚长立场不清晰
前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极有可能回锅担任相同职务,承担与北京的贸易谈判。
至于财政部长可能人选保尔森,曾经是亲华派的华尔街富豪精英,但早就摇身变成特朗普打贸易战和关税战的重要支持者,也是美国国家安全第一的主张者。
在拜登政府时期,尽管美中全面对抗,高科技脱钩如火如荼,但华盛顿与北京在对抗全球气候变化等议题上,还有合作的巨大空间。
但特朗普上台后,在气候问题上全面后退,也将美国退出的理由加诸在最大的污染国家中国和印度身上,这就使得美中在这个领域的合作共识完全崩解,失去了沟通的一个重要渠道。
下篇预告
特朗普扫荡美国深层政府
怀尔斯幕后操盘亲信圈崛起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