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中国冲击2.0大军压境/拿督刘明

我的上一篇文章谈到马来西亚的内忧外患,获得满蛮多中小企业朋友们的共鸣。

内忧就是政客们动辄把抵制当武器,让国内的友族同胞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连买一个汉堡、喝一杯咖啡都担心被呛,严重影响市场买气。

外患即我国政府如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大开方便之门,让大量中国企业把内卷文化带入马来西亚,让我国中小企业难以生存!

不久前,我和几位礼品协会的成员,拜访八打灵某家大学的负责人,探讨联办设计竞赛活动。这个产品设计竞赛已经进入了第15 年,后来因疫情而被迫停办了3年,协会希望重启这项有意义的活动。

我其实是这设计竞赛的发起人之一。过后,在场的几位理事问我对重启这项活动的看法。

刚好他们有把15年前这活动的特刊带来,我随手翻了一下,竟然发现我们当时刊登的产品广告。

在场的理事异口同声地认为,我们当时的包包设计,放诸现在都还独树一格、非常时尚和前卫。

我说不是我们的设计能力特强,是因为过去的十年,马来西亚的产品研发其实是退步的!

我说现在的消费市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充斥了大量的中国廉价产品,当产品都随手可得而且还便宜到不可置信时,大都数的消费者根本不看设计或其功能。

这么多年以来,我都是以创新和品质作为我们的定位,那是我们的强项。可是过去的十年,互联网的盛行让所有产品铺天盖地、多不胜数,形成了恶性竞争。

性价比至上谈何创新

在性价比至上的前提下,创新和品质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我就是这一波洪流的“受害者”。我告诉在场的理事们,创新已经不是制胜之道,甚至是可有可无。

因为你今天辛辛苦苦脑力激荡出来的产品,明天就被无数人抄袭,还卖得比你便宜!

这是一个很可悲但是又很无奈的事实,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假如做生意只是为了赚钱,罔顾品质和创新的追求,我们最后留给下一代的都是垃圾!

其实协会成立的宗旨,是为了会员的福祉和整个行业的稳定发展,产品创新未必能为个人带来更好的收益和回报,但是任何能让行业带来思维上冲击的作法,都应该被鼓励的!

最后我建议他们,通过短视频的方式教育大众创新的重要性,借故让社会大众了解,贪便宜的后果,就是为我们的地球和后代留下一推毁灭性的垃圾!

以上这个事件,非常清楚地说明了中国产能过剩带给我们的伤害是不容小觑的,甚至会对整个世界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自由贸易已无市场

上一期在文章里我提到“自由贸易已死,保护主义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其实是指中美贸易战衍生出来的结果!

就在我的文章刊出的一个星期后,我不小心在网上刷到《华尔街日报》不久前的一篇文章“中国冲击2.0”(China shock 2.0)。

2001年中国在美国强力主导下,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当时,中美关系是前所未有的和谐。中国因此成了世界工厂。那是“中国冲击1.0”。

《华尔街日报》指出,当时的第一次“中国冲击”,已导致美国制造业流失约200万个工作机会。

时隔20多年后,“中国冲击2.0”又一次对全球产生数兆美元的产业影响。不同的是,这一次全球开始反击,文章说,世界很难像过去那样,再吸收另一波中国冲击。

美国带头增加100%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关税,欧盟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进行调查,威胁要提高针对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和再生能源设备的贸易壁垒。

巴西、印度、墨西哥和印尼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也开始加入反击行列。

例如印度对中国制造的螺栓和螺钉展开反倾销调查、阿根廷正在调查中国电梯、英国正在调查挖土机和电动自行车,印尼政府也对中国的纺织品展开反补贴调查。

当前,中国出口的洪流,已经让某些行业的外国竞争对手招架不住。智利最大钢铁生产商,也因无法与便宜40%的中国进口钢铁竞争,因此关闭一些业务。

中小企最需保护

讽刺的事,最先提倡自由贸易的美国,现在却是第一个带头筑起关税壁垒,而本来封闭的极权国家如中国,却“大义凛然”鼓吹自由贸易。

大家想想,连最推崇自由的美国和欧盟都实行保护主义,自由贸易还有市场吗?

我国执政当局,经常批评中小企业不配合政府鼓吹的“工业4.0”,但是制造业在中小企业的占比,只是区区的5.9%,高达90%的中小企业,都和服务领域有关,试问“工业4.0”对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而言,有何助益?

我还是那一句,大马的中小企业是最需要被保护的一群,因为中小企业提供国内65%的就业机会。

3、5 年后,假如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抵挡不住这一波的蝗虫灾害,后果如何,我真的不敢想象!

退堂!

视频推荐 :

反应

 

名家专栏

美国制造2.0/Project Syndicate

作者:托德·G·布赫尔茨(曾任老布什政府白宫经济政策主管、老虎对冲基金董事总经理)、迈克尔·明德林(专注于能源和企业软件的风险投资和成长型股权投资者)

从美国两党对自由贸易的同样不屑一顾可以看出全球化正处于奄奄一息状态。在11月总统大选之前那段时间两名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和贺锦丽似乎都对关税持欢迎态度。

这种倒退对世界其他地区构成的危险要比对美国更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从2016年开始实现了显著反弹。在特朗普和希拉里·克林顿在那年展开激烈选战后,美国在经济增长、生产率和股市回报方面都超过了其他七国集团国家。

与其伙伴相比美国看起来更具活力,抵御贸易风暴的条件也更完备——毕竟有着3.4亿人口的巨大国内市场。出口仅占美国GDP的11%,但占德国GDP的近50%。

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凭借其庞大低成本劳动力从全球吸纳了大量工厂就业岗位,而如今美国的高管们发现该国严苛的制度和不断上涨的工资损害了“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与此同时美国丰富的能源资源以及硅谷、奥斯汀和罗利-达勒姆的创新中心正在为“美国制造”这个选项注入新的活力。

全球化的道路

历史可以作为这方面的参考。1944年夏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似乎已是板上钉钉:美英和加拿大军队正在诺曼底海滩发起猛攻,而太平洋舰队则夺回了几乎所有日占领地。那么在硝烟散尽后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呢?

美国通过推动自由贸易来向盟友和曾经的敌人们赠送了一份战后大礼。尽管拥有足够军事力量和制造实力来维护帝国统治,但它却选择了经济开放。美国政府召集各国财政部长在布雷顿森林制定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规则,并开放了进口边界,允许美国消费者购买索尼袖珍收音机、福士伟根甲壳虫汽车等商品(当然同时也采取了一些保护主义措施)。

美国为何选择这条道路?两个字:冷战。着眼于下一场冲突的美国政府开始下一盘经济大棋——当时苏联人还在琢磨如何摆棋盘呢。资本主义已经变成了一种团队运动,为此美国必须招募更多队友。

屡创经济奇迹

这一政策与该国近代历史南辕北辙。美国本可以回归将2万多种商品的平均关税提高了60%、使本国进口减少了三分之二的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保护主义政策。然而一些非凡的事件发生了。美国海军部署了超过6700艘船只来确保航道安全,全球化得以重生。各国可以专注于生产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商品并获取国内无法获得的产品。不久之后德国人、日本人以及后来的韩国人便创造了经济奇迹。

世界因此变得异常富裕。全球GDP从1960年的约1兆美元飙升到2022年的超过100兆美元,而全球极端贫困率从54%下降到10%以下,预期寿命则从50岁大幅增加到73岁。

然而这个“美国治下的和平”在冷战结束35年后已经失去了光彩。海军的规模缩减到只剩296艘军舰,圣路易斯和巴尔的摩等昔日的大城市也因制造业迁往中国和墨西哥而日渐衰败。

中国的崛起

在民粹主义政客和陷入困境的选民眼中,全球化似乎更像一架特洛伊木马而不是美国国家安全的支柱。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这个众人眼中全球化最大受益者的崛起。

但中国经济将超越美国的预言并未实现。事实上自1990年代初以来该国的劳动力成本已增长了5倍,而且现正面临着比罗马帝国更严重的人口崩溃。

美国复苏

而另一方面美国却在经历一场复苏。鉴于冠病疫情暴露了供应链的脆弱性,美国的工业建设支出在2020-2022年间翻了一番,而且还会在2022-2024年间再次翻番。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和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市正在成为半导体制造中心,就连底特律也再次焕发生机。

油页岩革命带来的低能源成本连同各类先进工业技术重塑了美国经济——很少有人能在世纪之交时预测到这一点。这种复苏也展现在了金融市场上,过去十年中那些专注于资本品的中小型企业的股价表现要优于大市。

在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市场动荡、流动性挑战以及乌克兰和中东战争的影响下,当今的投资者难免会感到紧张。但随着21世纪经济故事的逐渐展开,美国不仅抢尽了风头,还主导着剧情的发展。我们可能会迎来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