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财政困境/Project Syndicate
2020年第一季度,2019冠状病毒病严重打击了中国经济,实际GDP按年下降6.8%。但自4月初武汉从封锁中恢复以来,经济已逐渐恢复正常,第二季度增长3.2%。
普遍认为,中国目前的潜在GDP增长率为6%。如果在2020年下半年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经济全年的年增长率可能达到2.5%。
但要实现这一结果,需要提振需求。
多年来,有效需求不足一直阻碍中国经济增长,疫情期间更是雪上加霜。
消费占中国GDP的55%,在2020年第一季度下降19%的基础上,在第二季度又下降了3.9%。一些人认为,消费现在将激增,并成为今年剩余时间的主要增长动力。
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家庭将急于补充他们在封锁期间耗尽的储蓄。
政府可以而且应该为受冠病影响的家庭提供帮助,但在刺激消费方面作用不大。在第二季度,中国的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了3%和3.3%。
但由于净出口占中国GDP的比例不到1%,因此,2020年下半年出口表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无论如何都是有限的。
固定投资须急速增长
尽管固定资产投资在第二季度仅略有增长,但与1-3月份16.1%的萎缩相比,这是一个显著改善。
粗略计算表明,考虑到消费和净出口的可能增长率,要让中国经济全年增长2.5%,2020年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必须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在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包括三类:房地产、制造业和基础设施。
2020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按年增长1.9%,预计今年剩余时间将以5%的速度增长。
与此同时,制造业投资在今年上半年收缩了11.7%,很有可能在未来几个季度继续拖累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
加快投资基础设施
因此,固定资产投资要想在2020年下半年实现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唯一的办法就是基础设施投资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这种结果在中国屡见不鲜。
例如,在2009年中,由于政府在2008年11月推出的4兆元人民币(约2.5兆令吉)刺激计划,基础设施投资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
直到2018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才迅速降至较低的个位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政策选择的结果。

宏观经济政策陷两难
如今,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从2008年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中吸取几点教训。
最重要的一点是,基础设施投资应主要通过发行政府债券来融资,而不是通过所谓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s)向地方政府提供银行贷款。
中国仍有充足的财政资源来支持一项大型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但这一次,中央政府应该负责为大部分基础设施投资提供资金。
今年初,中国政府宣布2020年财政赤字预算目标为3.76兆元人民币(约2.35兆令吉),相当于GDP的3.6%,含蓄地假设名义GDP将增长5.4%。
现在看来,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预算收入将低于预期。如果政府不削减支出,中国的财政状况可能在2020年下半年迅速恶化。
但是如果政府决定减少开支,以防止赤字增加,那么经济增长率可能会低于2.5%。这将让中国不可能像计划中那样创造出那么多的就业机会,并会显著增加其金融脆弱性。
因此,中国政府在今年下半年可能会面临两难境地。
如果它放松财政政策,公共财政将大幅恶化。但如果政府通过削减支出来弥补收入缺口,经济增长将会放缓,并带来可怕的后果。
扩张政策应持续
在我看来,中国应该坚定地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加速经济增长。
政府应该发行更多的债券来为额外的基础设施投资融资,中国人民银行应该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来促进这一点,如有必要,包括量化宽松(QE)。由此产生的问题——财政状况恶化和债务比率上升——可以后续再处理。
中国的决策者们永远不要忘记邓小平的名言:“发展是唯一的硬道理”。“而现在,中国迫切需要刺激经济增长。
一人一票≠幸福/罗汉洲
最近在网络上听见2位中国內地姑娘在香港与德士大叔的对话,颇具振聋发聩的威力。
首先是德士大叔数落2位姑娘说:我们(香港)是开放、自由、有投票、一人一票、投票选领导人的,你们都没有,你们经济不好,很多人找不到工做,你们不要帮他们说假话。
一人一票等于民主?
中国姑娘回答:我们不需要选举,我们不用操心,国家一切替我们安排好,选个啥;我们开心就好,不需别人替我们安排、不需要别人帮忙;我们生下来就吃糖,没苦硬吃做什么;尖沙咀七八十巴仙(消费人)是中国人,香港经济靠我们中国人撑起;喝着娘的奶还嫌弃娘不好;中国可能有30%人过得不太理想,70%人都可以的、挺好的;如果我们过得不好,还能來香港玩,来消费吗?我们带着钱过来,不论现金还是支付宝,我们有钱,一分钱都不少你们的;在中国像你这样年纪的人都在家里舒舒服服,给儿女养着。
2位姑娘说了几遍“我们有钱”,当然会令香港人不爽,但她们确是有钱,若不是那位德士大叔轻蔑中国经济不好,很多人找不到工做,人民生活困难,那2位姑娘也不会声声“我们有钱”。且目前每一个国家都遭逢经济衰退,每一个国家都有难找到工做的人,中国不能幸免,别以为只有中国经济衰退。
德士大叔在英国统治香港期间出生,自小所听到的都是西方媒体对中国污蔑化、妖魔化的宣传,心里已先入为主,咬定中国没有民主、没自由、人民生活艰苦。香港回归后,他听到来自中国的资讯,他认为是假话,中国游客讲的话,他认为是“帮他们说假话”。
那位德士大叔与所有的“民主自由之士”有共同的盲点,就是以为一人一票就等于有民主,有投票权就等于人民必定幸福,人民选领导人,国家就肯定繁荣进步。
中国人幸福感高
事实是这样吗?太多的事实否定了这种观念,中国目前是第二大经济体,许许多多一人一票的国家瞠乎其后;中国是科技大国,许许多多投票选领导人的国家瞠乎其后;中国能够在月球背面把土壤挖回来,没有一个一人一票的国家做得到。
欧洲权威研究机构调查后的结论说,中国人的幸福感最高,对政府的满意度也最高;世界银行称赞中国扶贫工作做得最好,脱贫的人日渐增加。另一边厢,欧美国家街头流浪汉也日渐增加,叫中国人选个啥,有甜何必自讨苦吃?
中国人生活困苦、没有自由?中国每年有超过1亿人次出国旅游、消费、暴买,中国人也是欧美奢侈品最大消费群;欧美国家已禁止中国人随意购买土地、产业、企业,它们也禁止中国人投资于某些行业,中国人的钱多到令欧美那些一人一票的国家害怕,唯恐人民币淹没它们。
我欣赏那2位中国姑娘的话:我们不需要投票,我们开心就好,不需要别人替我们安排。德士大叔视如拱璧的一人一票,中国人却视如敝屣,但他们活得比许许多多有投票权的人开心。
德士大叔有一句话倒说得很对:我们的天空和你们的天空是不同的。
大家都生活在自己的天空下就好了,别强迫别人活在我们的天空下,别强迫别人接受我们的天空,目下天下滔滔,正因为欧美集团强迫别人必须接受他们的天空,更企图强行为中国人安排怎样生活,殊不知中国人活得比他们更开心幸福。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