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大转型受阻/Project Syndicate

中国的增长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在几十年来主要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之后,中国政府开始采用一种由内部和外部需求共同驱动的“双循环”模式。
其目的是让中国经济更具韧性,更不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但当前的结构转型遇到了几个非常规重大障碍。
1979年邓小平启动“改革开放”时,中国奉行的发展战略以日本和韩国等成功的东亚经济体为蓝本:欢迎外国直接投资,扩大跨境贸易联系,利用低劳动力成本支持制造业,并利用外部需求推动增长。
在过去的40年里,进入中国内地的外国直接投资中约三分之二经香港流入,使中国能够将比邻香港的广东和其他沿海省份转变为全球供应链枢纽。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收入和财富不断增加,中国工人转而成为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其结果是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06年的67%的峰值下降到今天的不到35%,尽管中国仍然依赖外贸行业提供一些就业机会。
建筑金融奠基房市
中国发展制造业的同时,也投入巨资支持建筑业和金融业,从而为充满活力的房地产市场奠定了基础。在过去十年中,建筑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名义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3%、14.8%和10.5%。
2021年,建筑业对中国GDP的贡献率为13.8%,房地产行业的贡献率达GDP的7.2%,但2022年降至6.1%。如今,住房资产约占家庭财富的70%,对消费有重要影响。此外,房地产贷款占银行信贷总额的27%,这意味着一个蓬勃的房地产市场对金融稳定也至关重要。
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增长,可以部分归因为一种香港首创的地产融资方式。地产开发商不是在项目竣工后才收回投资,而是在竣工前就开始预售商品房。
这使他们不仅能够利用银行抵押贷款在施工过程中释放的资金(施工提款),还能利用购房者的首付款为项目融资。从2015年到2022年,首付和抵押贷款在开发商总资金中的份额从62.4%增加到80.4%。
但这种做法存在风险。在商品房竣工前就达成交易,开发商和购房者实际上就将自己置于利率上升和房价增长放缓的风险之下。

一名儿童在中国北京故宫附近举着中国国旗奔跑。
美债沉重发展商陷困
利用海外美元债大量融资的地产开发商,尤其容易陷入困境。当美国通胀飙升迫使美联储开始大幅加息时,这些借入美元债的开发商面临痛苦的债务危机。
去年,主要房地产开发商面临一系列违约事件,迫使地方政府进行干预,以保护受影响的购房者的权利。
房地产行业的困境已经对中国财政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2021年,房地产直接税占中央税收的16.9%,占中国地方政府税收的24%。但是,房地产价格的下跌已经挤压了这些收入。
2022年,国有土地出让收入下降了23.2%,导致中国的国家预算收入下降了20.6%。土地出让收入的下降也削弱了地方政府支持增长的能力,例如通过城投平台融资变得越来越困难。
经济内外循环放缓
中美关系的恶化以及冠病疫情造成的经济活动停顿,进一步阻碍了中国的结构转型。事实上,经济的内外循环都明显放缓,损害了家庭、企业和各级政府的资产负债表。
上个月进口和出口分别下降4.5%和7.5%。目前中国创造就业机会的速度不足以吸收应届毕业生的供应量:截至上个月,约有600万年轻人(16-24岁)失业,占同龄就业人口的20.8%。住房和股票价格也面临压力。
但我们仍有理由期待中国能够从目前的困境中恢复过来。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最近对中国的访问可能预示着美中关系的稳定,或者至少是暂时避免进一步恶化。
无论如何,中国政府都在致力于刺激就业,稳定房地产行业,管理金融风险,支持技术创新,并鼓励绿色和包容性增长。市场似乎在期待一个全面而有力的刺激经济方案来支持这些目标的达成。
显然,全球经济发展与中国经济的恢复息息相关。中国应对未来挑战的成功与否可能将决定全球经济是复苏还是衰退。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视频推荐:
一人一票≠幸福/罗汉洲
最近在网络上听见2位中国內地姑娘在香港与德士大叔的对话,颇具振聋发聩的威力。
首先是德士大叔数落2位姑娘说:我们(香港)是开放、自由、有投票、一人一票、投票选领导人的,你们都没有,你们经济不好,很多人找不到工做,你们不要帮他们说假话。
一人一票等于民主?
中国姑娘回答:我们不需要选举,我们不用操心,国家一切替我们安排好,选个啥;我们开心就好,不需别人替我们安排、不需要别人帮忙;我们生下来就吃糖,没苦硬吃做什么;尖沙咀七八十巴仙(消费人)是中国人,香港经济靠我们中国人撑起;喝着娘的奶还嫌弃娘不好;中国可能有30%人过得不太理想,70%人都可以的、挺好的;如果我们过得不好,还能來香港玩,来消费吗?我们带着钱过来,不论现金还是支付宝,我们有钱,一分钱都不少你们的;在中国像你这样年纪的人都在家里舒舒服服,给儿女养着。
2位姑娘说了几遍“我们有钱”,当然会令香港人不爽,但她们确是有钱,若不是那位德士大叔轻蔑中国经济不好,很多人找不到工做,人民生活困难,那2位姑娘也不会声声“我们有钱”。且目前每一个国家都遭逢经济衰退,每一个国家都有难找到工做的人,中国不能幸免,别以为只有中国经济衰退。
德士大叔在英国统治香港期间出生,自小所听到的都是西方媒体对中国污蔑化、妖魔化的宣传,心里已先入为主,咬定中国没有民主、没自由、人民生活艰苦。香港回归后,他听到来自中国的资讯,他认为是假话,中国游客讲的话,他认为是“帮他们说假话”。
那位德士大叔与所有的“民主自由之士”有共同的盲点,就是以为一人一票就等于有民主,有投票权就等于人民必定幸福,人民选领导人,国家就肯定繁荣进步。
中国人幸福感高
事实是这样吗?太多的事实否定了这种观念,中国目前是第二大经济体,许许多多一人一票的国家瞠乎其后;中国是科技大国,许许多多投票选领导人的国家瞠乎其后;中国能够在月球背面把土壤挖回来,没有一个一人一票的国家做得到。
欧洲权威研究机构调查后的结论说,中国人的幸福感最高,对政府的满意度也最高;世界银行称赞中国扶贫工作做得最好,脱贫的人日渐增加。另一边厢,欧美国家街头流浪汉也日渐增加,叫中国人选个啥,有甜何必自讨苦吃?
中国人生活困苦、没有自由?中国每年有超过1亿人次出国旅游、消费、暴买,中国人也是欧美奢侈品最大消费群;欧美国家已禁止中国人随意购买土地、产业、企业,它们也禁止中国人投资于某些行业,中国人的钱多到令欧美那些一人一票的国家害怕,唯恐人民币淹没它们。
我欣赏那2位中国姑娘的话:我们不需要投票,我们开心就好,不需要别人替我们安排。德士大叔视如拱璧的一人一票,中国人却视如敝屣,但他们活得比许许多多有投票权的人开心。
德士大叔有一句话倒说得很对:我们的天空和你们的天空是不同的。
大家都生活在自己的天空下就好了,别强迫别人活在我们的天空下,别强迫别人接受我们的天空,目下天下滔滔,正因为欧美集团强迫别人必须接受他们的天空,更企图强行为中国人安排怎样生活,殊不知中国人活得比他们更开心幸福。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