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中国经济引擎失速/Project Syndicate

作者:易富贤(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妇产科学高级经济学家)

本月早些时候,评级机构穆迪将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理由是房地产危机加深和经济增长长期放缓带来的风险。

事实上,穆迪当前预测该国2024和2025年的年经济增长率将降至4%,然后在本十年的剩余时间里进一步放缓至平均3.8%。到2030年潜在增长率将降至3.5%。而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的一个主要原因则是“进一步弱化的人口结构”。

对降级“失望”

不出所料,中国领导人对降级感到“失望”,并声称中国经济仍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且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但中国对自身潜在增长的评估,是建立在漏洞百出的预测基础之上的。

2020年8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召集包括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内的九位经济学家,进行了一场旨在指导“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研讨会。在这次讨论的基础上,习近平宣布中国在未来16年内将人均GDP翻一番是“完全可能的”。

林毅夫解释了这一乐观预测背后的逻辑。2019年中国的人均GDP仅为美国的22.6%(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德国在1946年、日本在1956年、韩国在1985年都达到了同样水平,而在随后16年中,它们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分别为9.4%、9.6%和9%。

林毅夫认为,即使受到人口低增长以及对美贸易和技术战的影响,中国的潜在年增长率——2019至2035年为 8%,2036至2050年为 6%——依然能轻易转化为6%和4%的实际年增长率。

根据这一预测,中国的GDP将在2030年超过美国,到2049年则为美国的两倍,而届时中国人的数量将是美国人的四倍。

林毅夫此前曾做出过更为乐观的预测。2005年时预测中国的经济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美国的1.5-2倍,人口数量将是美国的5倍。2008年他更加乐观,预测2030 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是美国的2.5倍。

2011年他又预测说2030年中国经济规模将是美国的两倍;2014年他回到了2005年的预测,即中国经济规模将是美国的1.5-2倍。

多年来,中国领导人一直把林毅夫的预测视为对其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的某种平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在2021年宣布,“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

同样,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去年承诺,面对阻碍中国崛起的各类举措,中国外交将秉持“斗争精神”以保障国家的持续发展。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国领导人急切地将本国的应对举措说成是其“制度优势”的体现。

乐观预测大错特错

但无论林毅夫的经济预测多讨中国领导人欢心,这些预测都被证明是大错特错的,特别是均未考虑到中国黯淡的人口前景。

更高的年龄中位数和64岁以上人口比例,都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而在这两点上中国的境况远不如林毅夫用作参照的三个国家。

当德国人均GDP相当于美国的22.6%时,其年龄中位数为34岁,而日本和韩国的同期中位年龄仅为24岁。而在16年的强劲增长后,这三个国家的中位年龄分别为35岁、30岁和32岁。相比之下,中国2019年的中位年龄为41岁,2035年将达到49岁。

同样,在林毅夫所提及的那16年中,德国、日本和韩国64岁以上人口的比例起初分别为 8%、5%和 4%,结束时则为12%、7%和7%。中国的这一比例在2019年为13%,2035年则会达到25%。

而在德国(1966年)和日本(1991年)64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3%之后的16年间,两个经济体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仅有2.9%和1.1%。

劳动力人口下降

此外,德国、日本和韩国的劳动力人口(15-59 岁)数量分别在人均GDP达到美国22.6%后的第12年、第38年和第31年开始下降,而中国从2012年就开始下降了。

如果把中国经济想象成一架飞机,1978年启动的改革开放政策就是点燃燃料——青年劳动者——使经济起飞并高速飞行了三十年。但是燃料在2012年开始耗尽,飞机也因此减速。

反映现实非画饼预测

而中国政府非但不去适应新的现实,而是听从林毅夫这类经济学家的建议,通过大量投资房地产来继续猛轰油门,进而制造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

在缺乏足够燃料的情况下继续高速飞行显然是危险的,也是一些经济体正试图通过将供应链转出中国来实现贸易“去风险化”的原因之一,要知道中国目前可是140 多个经济体的主要贸易伙伴。

西方观察家们往往专注于批评中国领导人的言论和决策,但指出作为中国政策基础的预测中所存在的错误或许更具建设性。

为了国家的利益,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三中全会,必须做出反映现实的决策而不是更多画饼式的预测。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言论

一人一票≠幸福/罗汉洲

最近在网络上听见2位中国內地姑娘在香港与德士大叔的对话,颇具振聋发聩的威力。

首先是德士大叔数落2位姑娘说:我们(香港)是开放、自由、有投票、一人一票、投票选领导人的,你们都没有,你们经济不好,很多人找不到工做,你们不要帮他们说假话。

一人一票等于民主?

中国姑娘回答:我们不需要选举,我们不用操心,国家一切替我们安排好,选个啥;我们开心就好,不需别人替我们安排、不需要别人帮忙;我们生下来就吃糖,没苦硬吃做什么;尖沙咀七八十巴仙(消费人)是中国人,香港经济靠我们中国人撑起;喝着娘的奶还嫌弃娘不好;中国可能有30%人过得不太理想,70%人都可以的、挺好的;如果我们过得不好,还能來香港玩,来消费吗?我们带着钱过来,不论现金还是支付宝,我们有钱,一分钱都不少你们的;在中国像你这样年纪的人都在家里舒舒服服,给儿女养着。

2位姑娘说了几遍“我们有钱”,当然会令香港人不爽,但她们确是有钱,若不是那位德士大叔轻蔑中国经济不好,很多人找不到工做,人民生活困难,那2位姑娘也不会声声“我们有钱”。且目前每一个国家都遭逢经济衰退,每一个国家都有难找到工做的人,中国不能幸免,别以为只有中国经济衰退。

德士大叔在英国统治香港期间出生,自小所听到的都是西方媒体对中国污蔑化、妖魔化的宣传,心里已先入为主,咬定中国没有民主、没自由、人民生活艰苦。香港回归后,他听到来自中国的资讯,他认为是假话,中国游客讲的话,他认为是“帮他们说假话”。

那位德士大叔与所有的“民主自由之士”有共同的盲点,就是以为一人一票就等于有民主,有投票权就等于人民必定幸福,人民选领导人,国家就肯定繁荣进步。

中国人幸福感高

事实是这样吗?太多的事实否定了这种观念,中国目前是第二大经济体,许许多多一人一票的国家瞠乎其后;中国是科技大国,许许多多投票选领导人的国家瞠乎其后;中国能够在月球背面把土壤挖回来,没有一个一人一票的国家做得到。

欧洲权威研究机构调查后的结论说,中国人的幸福感最高,对政府的满意度也最高;世界银行称赞中国扶贫工作做得最好,脱贫的人日渐增加。另一边厢,欧美国家街头流浪汉也日渐增加,叫中国人选个啥,有甜何必自讨苦吃?

中国人生活困苦、没有自由?中国每年有超过1亿人次出国旅游、消费、暴买,中国人也是欧美奢侈品最大消费群;欧美国家已禁止中国人随意购买土地、产业、企业,它们也禁止中国人投资于某些行业,中国人的钱多到令欧美那些一人一票的国家害怕,唯恐人民币淹没它们。

我欣赏那2位中国姑娘的话:我们不需要投票,我们开心就好,不需要别人替我们安排。德士大叔视如拱璧的一人一票,中国人却视如敝屣,但他们活得比许许多多有投票权的人开心。

德士大叔有一句话倒说得很对:我们的天空和你们的天空是不同的。

大家都生活在自己的天空下就好了,别强迫别人活在我们的天空下,别强迫别人接受我们的天空,目下天下滔滔,正因为欧美集团强迫别人必须接受他们的天空,更企图强行为中国人安排怎样生活,殊不知中国人活得比他们更开心幸福。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