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中美科技战谁能胜出?/Project Syndicate

科技竞赛的神话(上篇)

联邦调查局局长瑞伊警告:“中国政府正在打一场代际战争,要在经济和科技领导权的争夺中超越我国(美国)。要超越美国,他们需要实现尖端技术的跃升。”

诸如此类的预警充斥着华盛顿。除了贸易战,美国和中国还陷入了一场更深刻、更持久的科技之战。

中国领导人将本国科技发展列为国家重点工作,2006年就提出了促进“自主创新”的国家政策。2015年,中国又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

这项为期10年的工程,意欲提升10个高科技行业的中国制造,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

据中美经济和安全评估委员会前成员帕特里克·穆洛伊的说法,中国的不断扩张的创新政策,是“实现全球霸权的大战略”的一部分。

但对于西方的中国野心妄想症,大部分分析员都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中国的科技比较优势和美国不同。

中国善于应用技术改进商业模式,比如在电子商务和金融科技领域;而美国仍然是全世界无可匹敌的先进技术基石,也就是基础科学研究领先者。这一根本性区别意味着中美科技竞赛的零和博弈思维是不正确的。

回归基本点。

在西方,“科技”一词总是让人想起令人炫目的精巧发明,如飞行汽车和能思考的机器人。冷战期间,最生动的科技造诣的写照便是苏联将人造卫星送入太空,即所谓的史普尼克时刻。

但在平均收入较低也缺少基本基础设施的新兴市场,“科技”并不是一个乌托邦式的词汇,而是一种务实的工具。

新兴国也负担得起

以无处不在的手机为例。手机是一种相对简单的设备,即使是穷人也买得起。有了手机,你就可以打电话,接收信息,小额贷款,做些小本买卖。

这种轻度科技(modest technology)的扩散可能随后孕育全新领域的创业潮:金融科技、尖端科技、健康科技等等。

除了“高大上”的标签,还有数不清的例子,企业家用已广泛普及的现成技术加强商品和服务的运送和实现。如此,他们方便了交易,刺激了整个经济的增长。

一些中国最大最著名的科技巨头,如阿里巴巴、小米和美团等,都遵循这一基本轨迹。

中国民企非国家队

与西方的成见相反,阿里巴巴不是靠中国政府精选扶持而成功的“国家队”。

作为一家新兴行业(电子商务)的民营企业,阿里巴巴实际上面临中国有关部门的强大阻力。比如,2014年,国有银行试图阻挠阿里巴巴的余额宝系统,限制转入在线账户的资金额度。

余额宝允许用户投资资金和在线支付两不误。

据一位当时的资深国家媒体分析员,余额宝是必须扼杀的“吸血鬼”。

像阿里巴巴这样的科技初创企业,能做大不是因为国家力挺,而是因为灵活调整服务顺应中国消费者的需要。

相反,美国的阿里巴巴——eBay坚持一刀切的商业模式,最终失去了市场。

我对中国民营企业家的采访发现,政府对所谓的冠军的支持都是在它们依靠自己取得成功之后。它们的优势来自通过竞争而不是国家保护创造的价值。

美国依旧强大

这些例子还说明了为何区分种子和应用创新很重要。美国在两方面都很强大。

它尤其能主宰基础研究:它的大学在所有科学领域都能执世界之牛耳;它的公司巨头投资重金于研发先进产品;并且这两个部门都吸引着全球最优秀的人才。

此外,美国学界和商界相辅相成,具体的写照便是斯坦福大学孕育出日后成就硅谷的科技。

中国国家计划者明白,美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压倒性优势让它能够主宰科技供应链的上游,而美国政府严密保护着这一地位。

在试图赶超的过程中,中国采用了各种自上而下的政策干预,支持国家选择的高科技行业。但这一争夺世界主导权的顶层战斗蒙蔽了中国真正的竞争优势:商业化。

创新的独角兽

以各国科技“独角兽”(估值达到10亿美元的民营初创企业)组成为例。据2018年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报告,只有美国的独角兽数量超过了中国。

但中国独角兽在电子商务和游戏行业的比重最大(58%),而美国独角兽高度集中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和软件。

此外,中国总研发支出正在快速赶超美国,但基础研究占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比,仅略有增加,仍只有美国2010至2017年水平的四分之一以下。

另一个突出的区别是我称之为深圳“模块化制造”的自下而上的涌现。深圳位于广东省,人口1300万,它曾经是假冒外国消费品和奢侈品的中心,而现在被一部纪录片称为“硬件硅谷”。

在大型小商品市场华强北,购物者可以所有想象得到的电子部件。

拜这些市场的出现所赐,全球各地的发明家和企业家都能更加便宜和迅速地制造原型机。

初创也能有品牌

深圳硬件生态系统的崛起形成了全球性影响。如今,所有国家的初创企业都能创建自己的品牌,在深圳小批量生产,并向利基市场出售。

一个例子是创立和总部设在法国的智能手机公司Wiko,其产品在深圳制造。Wiko创立不出两年,Hacked Matter智库的李大维报告其捕获了18%的法国市场,是法国第三大手机品牌(前两位是苹果和三星)。

摆脱跨国公司主宰

换句话说,近几年来在深圳兴起的模块化制造系统正在颠覆传统的全球大生产模式。后者此前被大型跨国公司所主宰,这些公司支撑起一条消极供应商链。

发布、包装和生产新产品的能力正在被一座中国城市静悄悄地在全球层面上“民主化”。这一创新运动初起时毫不起眼,更不用说获得北京战略大师们的支持了。

类似地,自上而下的中国创新现实也很少能够直达华盛顿的权力场,或者受到主流西方媒体的关注。相反,分析员继续用冷战的语言描述中国的科技进步。

最近的《福布斯》评论便是明证:“这着实是美国的史普尼克时刻,像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史普尼克一号、进而在太空竞赛中击败美国时那样为美国敲响了警钟。”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言论

一人一票≠幸福/罗汉洲

最近在网络上听见2位中国內地姑娘在香港与德士大叔的对话,颇具振聋发聩的威力。

首先是德士大叔数落2位姑娘说:我们(香港)是开放、自由、有投票、一人一票、投票选领导人的,你们都没有,你们经济不好,很多人找不到工做,你们不要帮他们说假话。

一人一票等于民主?

中国姑娘回答:我们不需要选举,我们不用操心,国家一切替我们安排好,选个啥;我们开心就好,不需别人替我们安排、不需要别人帮忙;我们生下来就吃糖,没苦硬吃做什么;尖沙咀七八十巴仙(消费人)是中国人,香港经济靠我们中国人撑起;喝着娘的奶还嫌弃娘不好;中国可能有30%人过得不太理想,70%人都可以的、挺好的;如果我们过得不好,还能來香港玩,来消费吗?我们带着钱过来,不论现金还是支付宝,我们有钱,一分钱都不少你们的;在中国像你这样年纪的人都在家里舒舒服服,给儿女养着。

2位姑娘说了几遍“我们有钱”,当然会令香港人不爽,但她们确是有钱,若不是那位德士大叔轻蔑中国经济不好,很多人找不到工做,人民生活困难,那2位姑娘也不会声声“我们有钱”。且目前每一个国家都遭逢经济衰退,每一个国家都有难找到工做的人,中国不能幸免,别以为只有中国经济衰退。

德士大叔在英国统治香港期间出生,自小所听到的都是西方媒体对中国污蔑化、妖魔化的宣传,心里已先入为主,咬定中国没有民主、没自由、人民生活艰苦。香港回归后,他听到来自中国的资讯,他认为是假话,中国游客讲的话,他认为是“帮他们说假话”。

那位德士大叔与所有的“民主自由之士”有共同的盲点,就是以为一人一票就等于有民主,有投票权就等于人民必定幸福,人民选领导人,国家就肯定繁荣进步。

中国人幸福感高

事实是这样吗?太多的事实否定了这种观念,中国目前是第二大经济体,许许多多一人一票的国家瞠乎其后;中国是科技大国,许许多多投票选领导人的国家瞠乎其后;中国能够在月球背面把土壤挖回来,没有一个一人一票的国家做得到。

欧洲权威研究机构调查后的结论说,中国人的幸福感最高,对政府的满意度也最高;世界银行称赞中国扶贫工作做得最好,脱贫的人日渐增加。另一边厢,欧美国家街头流浪汉也日渐增加,叫中国人选个啥,有甜何必自讨苦吃?

中国人生活困苦、没有自由?中国每年有超过1亿人次出国旅游、消费、暴买,中国人也是欧美奢侈品最大消费群;欧美国家已禁止中国人随意购买土地、产业、企业,它们也禁止中国人投资于某些行业,中国人的钱多到令欧美那些一人一票的国家害怕,唯恐人民币淹没它们。

我欣赏那2位中国姑娘的话:我们不需要投票,我们开心就好,不需要别人替我们安排。德士大叔视如拱璧的一人一票,中国人却视如敝屣,但他们活得比许许多多有投票权的人开心。

德士大叔有一句话倒说得很对:我们的天空和你们的天空是不同的。

大家都生活在自己的天空下就好了,别强迫别人活在我们的天空下,别强迫别人接受我们的天空,目下天下滔滔,正因为欧美集团强迫别人必须接受他们的天空,更企图强行为中国人安排怎样生活,殊不知中国人活得比他们更开心幸福。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