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人民币取代不了美元/Project Syndicate

当美国及其七国集团伙伴对俄罗斯中央银行实施制裁,并禁止西方金融机构与俄罗斯同行开展业务时,评论家们警告说全球货币和金融秩序将发生深远的变化。

其他国家会将这些制裁视为西方实施金融“武器化”的又一步骤。由于担心自己有一天也会沦为制裁对象,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将减少对美元、美国银行和美国主导的环球银行间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依赖。

这些预测继续指出中国将成为主要受益者。目前为止该国一直试图置身于俄罗斯与西方的争端之外。

中国拥有一个庞大的银行系统,还创建了一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来方便人民币结算,以此为运行美元付款的联邦储备通信系统(Fedwire)和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HIPS)提供一个替代方案。

俄罗斯已经有14%的出口接受以人民币支付。其主权财富基金持有价值450亿美元的人民币证券和存款,而俄罗斯企业则在去年发行了价值70亿美元的人民币计价债券。

在俄罗斯的处境下,这一切都不应让人感到意外。但其他国家也会朝这个方向发展吗?去年年底中国国家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沙地阿拉伯时曾谈到以人民币支付沙地出口石油。

中国最近与巴基斯坦、阿根廷和巴西达成了人民币结算安排。而伊拉克中央银行则在上个月刚刚发布了一项允许对华贸易直接用人民币结算的计划。

中国金融吸引力仍有限

然而这种更大范围的转变还未在数据中体现出来。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的数据,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仍然不足全球总汇报额的3%。此外按价值计算人民币在通过SWIFT发送的所有跨境银行间支付指令中占不到2%。

当然并非所有国家都会汇报其外汇储备的货币构成,而那些最担心制裁的国家也是最不可能汇报的。同时这些国家的银行不会使用SWIFT的电子报文服务,而是很可能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和传真等老式替代手段安排跨境转账。

但尽管存在俄罗斯这样的特殊情况,我们也有理由认为中国在金融方面的吸引力有限。美国对中国可能在战争物资方面帮助俄罗斯的抱怨提升了北京遭遇二次制裁的隐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中国银行开展跨境业务的空间将很小。

此外,中国政府对私营部门的反复无常态度表明,中国政府有可能改变那些在上海持有储备的外国中央银行,以及试图通过其跨境支付系统划拨资金的商业银行的准入条件。

中国的资本管制提供了实施这种改变的工具,而习近平的集权意味着只要他想采取这种措施就几乎没有任何抗力可以阻止他。

亚洲国家也寻出路

亚洲和其他地区的国家也没有把鸡蛋放在中国的篮子里,而是一直在寻求使用本国货币进行跨境支付。新加坡和泰国已经将各自的实时快速支付系统(PayNow和PromptPay)实现了连接,使参与银行的用户只需使用一个手机号码就能在两国之间划拨资金。

同样,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和泰国银行已经扩大了它们的令吉-泰铢直接结算框架,使两国民众能够通过合资格的商业银行进行直接支付。

五家东南亚国家央行已经签署了一项快速支付系统连接协议,使之无需使用美元或人民币进行跨境转账。

而印尼在担任G20主席国期间成立了一个本地货币结算专责小组以定义鼓励这类操作的监管改革。

同样,在外汇储备方面,脱离美元的多样化并不意味着面向人民币的多样化,而是向韩元、新元、瑞典克朗、挪威克朗和其他非传统储备货币的多样化。

这些趋势反映的不是地缘政治,而是科技的发展。由于PayNow和PromptPay等支付系统是数字原生的,因此它们很容易对接起来,无需在转移资金时使用美元或人民币。

随着以自动做市和提供流动性算法为特征的数字外币平台的兴起,这些小国的货币也变得更易持有,交易费用也更为低廉。

这反过来又使这些货币在支付和作为一种国际储备形式方面更具吸引力。

人们一直认为地缘政治将朝着对中国有利的方向重塑全球货币和金融秩序。但科技可能才有最终决定权。倘若如此,它可能会以一种非常不同的方式去改变这一秩序。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视频推荐 :

反应

 

国际财经

中企外债已大减 可更从容应对特朗普风险

(北京27日讯)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誓言将对中国增加关税,强硬态度让人民币贬值预期再度升温,不过相比上次贸易战期间承受的压力,中国企业这一次应对汇率带来的财务压力可能更多了一分从容。

受过去两年多来中美利差深度倒挂、房地产行业暴雷等因素影响,包括外币债券和外币贷款在内的中资企业外债规模已明显回落。彭博汇总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中资企业外币债券存续规模降至6540亿美元(约2.91亿兆令吉)左右,为自2017年来最低;外币贷款方面,彭博汇总央行数据显示,10月末剔除境内住户贷款的金融机构外币贷款余额降至5701.2亿美元(约2.54兆令吉),创12年新低。

企业外币债务规模的下降将直接减轻未来因汇率贬值而带来的偿债压力。除此之外,多年来汇率涨涨跌跌的市场教育也让企业近年更加注重汇率敞口对冲,这意味着若未来汇率走贬,企业不一定会为了节约成本而大规模提前偿还外债,这同时也有利于给人民币汇率减压。

“从这一轮的情况看,特朗普上台后中国企业能更好的应对外币债务偿还和汇率波动风险,”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表示,企业这几年在发行外债时会更加慎重,充分考虑资产负债表的匹配;并且对外币敞口的汇率对冲比前几年做的更多,更加注重汇率风险。

3年降14%

央行外币贷款数据包含境内中外资金融机构以及境外中资金融机构发放的外币贷款。外汇局公布的中国全口径外债数据显示相同趋势,截至6月末,中国外币外债规模为1.3兆美元(约5.79兆令吉),较2021年的高点下降了14%;而外币外债占全部外债的比重则从2017年近68%的高点大幅回落至约51%,创2015年以来新低。

在澳新银行资深中国策略师邢兆鹏看来,美元利率高企以及房地产企业的外币融资减少,是近几年中国企业外币负债规模下降的主要原因;标普全球评级分析师张积豪还提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变得更加困难,也是企业减少外币债务融资的重要原因。

缺海外融资动力

中资美元债市场规模近年明显缩水,主要是因为曾经的融资主力房地产企业频繁违约后,美元债发行锐减。此外,中美利差倒挂超过200个基点,导致多数企业海外融资的动力也不足。

除了债务减少,自2022年美联储加息开始,中国境内的外币存款节节攀高,也给潜在的贬值风险提供“缓冲垫”。外币存款余额自2021年初以来就已经超过了外币贷款的规模,整体降低了外币贷款的偿付风险。

夏乐还提到,特朗普当选之后,一些本来打算续借外债的企业暂时搁置了计划,转而观望美联储降息进程和汇率贬值情况,这样总体的外币负债就会进一步减少。

特朗普本周表示,美国将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离岸人民币周二一度触及近四个月低位,年迄今跌幅约在2%。

增加对冲

另一个可以让中资企业在未来汇率波动中喘口气的是,过去几年中国企业对于外汇敞口的风险对冲增加,尤其是掉期的操作明显活跃。外汇局数据显示,今年企业的套保率多数月份保持在25%以上的较高水平,意味着面对汇率大幅波动企业的会更有韧性。

企业的外债缩减和提前进行套保对冲也会对人民币汇率带来偏积极影响。回顾2018-2019年中美贸易战期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曾大幅贬值,夏乐称,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统计的中国对外借款规模下降程度判断,当时中国大概有1000亿美元的外债提前偿还,预计这一轮提前偿还的规模和速度都会更轻一些。

邢兆鹏也表示,后续汇率波动可能引发的提前偿还外币债务的规模也会小很多,进而对汇率的影响也会比前几轮小。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