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人民币变化远虑与近忧/安邦智库

近期以来,在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反弹之后,此轮人民币汇率贬值的趋势暂告一段落。

在10月份,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累计下跌2054点,跌幅达到2.89%,和9月跌幅相当。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从7.0998累计下跌770个基点至7.1768,下跌1.08%。

而进入11月份,人民币即期汇率由10月末的7.3015反弹至11月8日的7.2539左右,反弹约0.65%;离岸人民币则反弹至7.2618左右,较10月末的7.3356上涨约1%。

目前,人民币市场汇率在7.20-7.30之间波动,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态势。

人民币近期的变化,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经济基本面所具有的韧性,但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认为,其主要还是外部变化带来的结果。

特别是美联储现行政策将进入“新阶段”,意味着未来美国加息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会减弱,这使得美元指数出现回落,一定程度上减缓人民币兑美元持续贬值的压力,使得年内人民币贬值的近忧有所缓解。

当然,近期的贸易顺差的增加和外汇储备的回升,也给人民币汇率稳定带来短期的支撑,使得人民币汇率呈现了较强的韧性。

不过,外汇储备的增加,在很多市场人士看来,除了对外贸易带来贸易顺差的增量,更多的原因还是在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一方面,美元指数回落推动金融资产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非美货币的升值,也使得非美元储备资产价值相对升值。

长期压力仍在

但如果考虑到更长的周期,影响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压力仍然存在。

尽管美联储在进入货币政策“新阶段”后,会放慢紧缩的节奏,但其加息周期并没有改变,未来仍会继续加息和缩表,使得中美之间利差还会进一步扩大,这会带来资本流向的持续转变,从而影响到中国的金融市场和人民币汇率。

另一方面,10月份的进出口增速的下滑,意味着外需和内需都面临下降的趋势,不仅给对外贸易带来压力,更意味着中国经济基本面的需求侧问题可能加剧。

一方面,出口下滑意味着依靠汇率贬值带动出口的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欧洲、日本方面出口增速大幅下滑,意味着外部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通胀和能源危机的影响下,外部消费需求面临萎缩,将给中国对外贸易带来很大压力。

10月份贸易顺差其实更多来自进口的下滑。进口增速持续低迷,反映了该国消费需求的低迷和房地产市场萎缩带来的整体内部需求不振。

外贸形势并不乐观

就未来而言,中国对外贸易的形势并不乐观。一方面,全球经济“滞胀”前景,越来越明显,意味着外部市场整体需求表现出转弱的趋势。另一方面,贸易减弱使得疫情因素导致的全球供应链紧张的局面不断缓解,也推动了全球供应链的重构,正在抵消疫情期间中国对外贸易部门获得的相对优势。

这些因素都会抵消汇率贬值带来的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而该国经济活动在疫情等不确定性持续下,仍受到显著的影响,这使得内部需求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随着全球贸易周期和中国经济周期的“同频共振”,使得人民币汇率在未来承受的压力会较以往更大,甚至有恶化失控的可能性。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newsletter@anbound.com

反应

 

国际财经

中企外债已大减 可更从容应对特朗普风险

(北京27日讯)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誓言将对中国增加关税,强硬态度让人民币贬值预期再度升温,不过相比上次贸易战期间承受的压力,中国企业这一次应对汇率带来的财务压力可能更多了一分从容。

受过去两年多来中美利差深度倒挂、房地产行业暴雷等因素影响,包括外币债券和外币贷款在内的中资企业外债规模已明显回落。彭博汇总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中资企业外币债券存续规模降至6540亿美元(约2.91亿兆令吉)左右,为自2017年来最低;外币贷款方面,彭博汇总央行数据显示,10月末剔除境内住户贷款的金融机构外币贷款余额降至5701.2亿美元(约2.54兆令吉),创12年新低。

企业外币债务规模的下降将直接减轻未来因汇率贬值而带来的偿债压力。除此之外,多年来汇率涨涨跌跌的市场教育也让企业近年更加注重汇率敞口对冲,这意味着若未来汇率走贬,企业不一定会为了节约成本而大规模提前偿还外债,这同时也有利于给人民币汇率减压。

“从这一轮的情况看,特朗普上台后中国企业能更好的应对外币债务偿还和汇率波动风险,”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表示,企业这几年在发行外债时会更加慎重,充分考虑资产负债表的匹配;并且对外币敞口的汇率对冲比前几年做的更多,更加注重汇率风险。

3年降14%

央行外币贷款数据包含境内中外资金融机构以及境外中资金融机构发放的外币贷款。外汇局公布的中国全口径外债数据显示相同趋势,截至6月末,中国外币外债规模为1.3兆美元(约5.79兆令吉),较2021年的高点下降了14%;而外币外债占全部外债的比重则从2017年近68%的高点大幅回落至约51%,创2015年以来新低。

在澳新银行资深中国策略师邢兆鹏看来,美元利率高企以及房地产企业的外币融资减少,是近几年中国企业外币负债规模下降的主要原因;标普全球评级分析师张积豪还提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变得更加困难,也是企业减少外币债务融资的重要原因。

缺海外融资动力

中资美元债市场规模近年明显缩水,主要是因为曾经的融资主力房地产企业频繁违约后,美元债发行锐减。此外,中美利差倒挂超过200个基点,导致多数企业海外融资的动力也不足。

除了债务减少,自2022年美联储加息开始,中国境内的外币存款节节攀高,也给潜在的贬值风险提供“缓冲垫”。外币存款余额自2021年初以来就已经超过了外币贷款的规模,整体降低了外币贷款的偿付风险。

夏乐还提到,特朗普当选之后,一些本来打算续借外债的企业暂时搁置了计划,转而观望美联储降息进程和汇率贬值情况,这样总体的外币负债就会进一步减少。

特朗普本周表示,美国将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离岸人民币周二一度触及近四个月低位,年迄今跌幅约在2%。

增加对冲

另一个可以让中资企业在未来汇率波动中喘口气的是,过去几年中国企业对于外汇敞口的风险对冲增加,尤其是掉期的操作明显活跃。外汇局数据显示,今年企业的套保率多数月份保持在25%以上的较高水平,意味着面对汇率大幅波动企业的会更有韧性。

企业的外债缩减和提前进行套保对冲也会对人民币汇率带来偏积极影响。回顾2018-2019年中美贸易战期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曾大幅贬值,夏乐称,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统计的中国对外借款规模下降程度判断,当时中国大概有1000亿美元的外债提前偿还,预计这一轮提前偿还的规模和速度都会更轻一些。

邢兆鹏也表示,后续汇率波动可能引发的提前偿还外币债务的规模也会小很多,进而对汇率的影响也会比前几轮小。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