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承受多少投资风险?/史慧娴
谈及个人财务,投资是保障未来拥有稳定经济基础的方法之一。但在投资前,确认自己的投资风险承受能力,绝对是最重要的一步。
基本上,承受能力是指你在追求更大回报时,所能承担的潜在损失。
因此,每当我们在确认财务目标和投资时,都必须考虑好相应地风险承受能力。
了解风险承受能力
风险承受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为了实现你的财务目标,你应该配合经济环境改变来调整所能承受的风险大小。
除了能帮你更能了解个人理财和目标设定,发觉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还有助优化投资组合。
毕竟承担太多风险可能导致破产,但承担过少风险则影响财富积累的速度。
就投资而言,风险承受能力能在“厌恶风险”和“风险追求”两端天平中,助我们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好徐徐迈向所设下的目标。
“厌恶风险”的人,代表那些人不愿意在个人财务上,接受一丁点风险。
这群保守派更愿意将钱投放在安全、低回报的投资,例如政府债券等。尽管这能保障财富,但长期来看,回报相当低。
至于属于“风险追求”的人,他们愿意将财富投放在有潜力获得高回报的投资项目,例如股票市场或其他高起伏市场,但潜在损失亦颇大。
虽然这个策略能获得高回报,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承担相应的压力与焦虑。

如何评估?
在评估个人风险承担能力时,需要留意的事项如下:
1.个人性格
你可能会好奇“为何个人性格与投资有关联?”。
以问题来判断,投资市场时刻发生变化时,你是否仍能在晚上睡得很香呢?亦或你必须时刻看到结果,才能感到安心呢?
正因此,你的性格部分决定了你的风险承受能力。
天生焦虑且容易感到压力的人,可能在投资时需要谨慎行事;若喜欢挑战及寻求刺激者,可能愿意承担风险,因此更愿意尝试较冒险的投资机会。
2.投资目标时长
投资目标时长是指预期持有投资项目的时长,是确定风险承受能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若你的目标是短期的投资,例如房屋首付,你可能不太愿意承担巨大风险,因此你需要尽快看到结果。
若是为了退休等长期目标,你可能愿意承担更多短期风险,因为你知道随着时间推移,你的投资有机会增长,或从低迷市场中恢复。
当前岁数也是影响你的投资风险因素之一;更年轻的人可能只能投入不多资金,但更有时间来度过市场波动。
至于年纪较大者,则可能偏向于更安全的投资项目,以保障退休基金。
3.整体财务状况
在投入任何新投资前,总是要查看自己的整体财务状况。
如若有足够紧急资金与背负不多债务,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就更强,毕竟你能承担更大的冲击。
反之,若没有充足存款且背负巨额债务,你则需选择更保守的策略,以免背上更多债务。
最重要的是,千万别在“输不起”时投资,就算是风险再低的投资项目也不可进场。
因为回报永远都没有保证,你应需做好心理准备,任何投资项目皆可能“输钱”。
为何要经常确认?
知道有多种因素会影响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后,接下来就要了解为何需时时确认风险承受能力。
这是因为你最初评估时,可能过于保守或激进,而你的生活状况时时改变,如结婚生子,也会影响你的风险承受能力。
另外,你的财务目标可能会随着生活的改变而调整。
可能最初你的目标仅是累积到足够的退休金,但随着孩子的出生,你可能选择冒更大风险,来为他们累积到足够的大学教育基金。
但若你仍需要他人帮助你调整风险承受能力,可以寻找财务顾问的建议,或尝试新的投资策略。
无论情况如何,确保你事先做足研究,并确保你的投资项目风险是在承受能力内。
如若你仍担心自己做出不好的投资决策,你还可尝试使用机器人顾问。
机器人顾问可根据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实现投资自动化,对于初学者和不太熟悉投资市场的人是个不错的选择。
#WalletWisdomWithWaihun
想知道更多理财贴士,你也可以上到iMoney学习中心网站https://www.imoney.my/articles
免责声明:以上资讯只提供分享及参考用途而非正式理财、投资或产品购买意见。因个人情况及需求会有差异,读者可依据自身独特情况再向笔者取得建议或者联络自己特许理财规划师取得咨询。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如何向亲友讨回欠债呢?/史慧娴

(取自freepik)
在不同的时刻,家人或朋友都可能会来找你借点钱。
大多数人在面对关系亲密的人的请求时,可能会答应。
毕竟是自己的亲友们,你会相信他们以后会归还这笔钱。
但并非每个人都一样,你所信赖的亲友有可能是那种拖欠很久的人。
而这个等待过程可能会让你感到沮丧。
奈何有些人甚至对于主动讨回钱而感到犹豫,尤其对象是自己的亲朋好友时。
是否要回我们的钱?
虽然有些人可能愿意借钱给家人朋友时,不求收回这笔钱,但这通常不是个好习惯。
我们就应该要回这笔钱,毕竟是你的钱,讨回这笔本就属于你的钱,是天经地义的。
你可能同意借给那个人钱,是因为他们忘记带钱包了,或他们真的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无论哪种原因,你都将这笔钱借给他们了,并应该预期这笔钱是拿得回的,尤其是金额特别大时。
以下是为何我们应该要索回钱的原因:
●长时间不归还,可能会导致你们双方之前关系变僵。无论关系多么亲密,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严重问题。
●虽然朋友就该在有需要时互相依靠,但你必须清醒,以免被利用。
●这表明你认真地想避免债务,并意识到自己的财务状况。
●这意味着你不会让自己被利用。
●当你明确表示想要回钱时,对方将充分意识到自己需要偿还欠款。
●你不希望债务相关的压力持续存在,所以最好尽快拿回所被拖欠的钱。
如何讨回钱?
若有人欠你一些钱,最困难的部分其实是收回。
正如先前所提,人百百种,你所亲密的朋友家人可能都有你不知道的一面。
假设你不懂如何联系他们并讨回钱,可以参考以下例子:
1.避免争执
在如何情况下,避免争执都是好的,尤其涉及金钱时。
试图拿回你借出的钱,可能会让你感到沮丧,并可能将其发泄在借贷者身上,而这就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因此,过度争吵可能会破坏你们之间的关系,甚至让你拿不回钱!
●尽量避免消极且攻击性的语言
●适时阐述当下情况,并保持中立语气
●提醒别人还钱时,请保持冷静且礼貌地询问
●若局势便糟糕,请尝试缓和局势或暂时走开,毕竟这种情况下的行动,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
2.友情提醒
有时,人们可能忘记他们欠你钱,尤其金额不大且双方关系亲密的情况下。
但这不意味着可以就这样忽视。
通常,他们会为忘记而道歉并立即付款。
但若没有,你就不得不向对方提醒了。
●礼貌询问他们是否还记得,及何时可偿还,以免友谊恶化。
●向对方发出友好地短信提醒。
●等到单独相处时才提醒,以免对方尴尬。
●在一同出门时能顺便提起,对方可能支付你的餐费或饮料费用,来弥补你。
3.强调自己财务状况
无论你借出多少钱,钱还是从你的口袋中掏出来的。
这意味着会影响你的财务稳定。
当要提醒人还钱时,向他们强调你自己的财务状况有助催促他们还钱。
●向对方解释你需要支付许多账单,若能尽快还钱,你将不胜感激。
●让他们知道时限,且让他们知道你的帮助只是让他们渡过一时之难;这终究是笔贷款,而非一份礼物。
●告诉他们这笔钱可以减轻你的其他财务负担。这不是为了让他们感到愧疚,而是让他们理解到你也有自己的财务负担。
4.书面形式要求还钱
理想情况下,你在把钱借出前,应该先拟定一份欠据,详细说明贷款的金额,及何时要偿还。
实际上,这种情况不太会发生,特别是借钱对象是你的家人和朋友的时候。
然而,你应该要尝试以书面形式来讨回借款,以保留谈话记录。
●短信或电邮皆可;根据你的情况,可以自行选择内容要轻松些或严肃些。
●你所写下的内容,应该包括所欠金额、贷款日期与同意偿还的时间;这可避免任何混乱并确保大家都理解协议内容。
5.心态放松接受调整
尽量以放松的心态来要回钱,且可能要配合对方做出些调整;虽然这可能导致你较慢收回钱,但至少可以确保对方按双方所订计划来还钱。
●若没有谈定的期限,至少给对方合理的时间,才来要求还钱。
●确保在要回钱时已超过所谈期限,以不造成双方争执与误会。
●若对方无法一次还清,请让他们选择分期还款。
●若他们遇上财务困难,先尝试制定一个双方都适宜的还款计划。
至此,你已经大致理解如何以真诚的方式,要求对方还钱。
在本地追回欠款合法途径
若对方是好友或亲戚,通常不会选择这个方法。
毕竟这个步骤大概率会让双方关系断绝。
不过,视情况而定,有时我们仍需要靠本地所拥有的合法途径来追回欠款。
小额索赔法庭
对于少过5000令吉的欠款,大马人都可以向小额索赔法庭求助,这将助你免去聘请律师的费用。
这涉及《2012年法庭规则》中的198表格,你需自行填写表格并提交。
该过程要求你在指定日期参加法庭听证会,且可能会有一些小额费用。
推事庭、地庭和高庭
再来,若金额上升,就需要根据《1953年限制法》和《1957年债务人法》聘请律师来合法索要回你的钱。
该程序将进入民事法院系统,推事庭可受理最高10万令吉的追款。介于10万至100万令吉的欠款,则可由地庭审理,而超过100万令吉的欠款则由高庭受理。
#WalletWisdomWithWaihun
想知道更多理财贴士,你也可以上到iMoney学习中心网站 https://www.imoney.my/articles
免责声明:以上资讯只提供分享及参考用途而非正式理财、投资或产品购买意见。因个人情况及需求会有差异,读者可依据自身独特情况再向笔者取得建议或者联络自己特许理财规划师取得咨询。版权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