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先见之明vs事后孔明/黄锦荣

我们都活在历史当中,既然活在其中,而历史却又还在演变着的话,我们自然无法得益于后见之明,因为那是一种只有在历史终结以后,回顾过去才能取得的视角。

虽说是事后孔明,要是恰当地总结教训,对于往后的事先洞察却攸关重要。

举个例子,我们从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归纳所得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债务的期限错配(maturity mismatch)。

由于商业投资一般都得耗时完成,要是用来融资的债务偏向短期,投资发展期间就得不断再融资,这时候资产和债务的年限就出现了错配。

万一间中短期资金出现断层,再融资受挫,计划就得半途被腰斩,不仅前功尽废,还一并引发金融和经济危机。

而货币错配(currency mismatch)的出现,也会让宏观经济变得更脆弱。

道理很简单,当用以融资本地投资的资金多属美元或其他主要货币债务,令吉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导致债务负担瞬间倍增,压垮哪怕一开始还是财务健全的企业。

别说政府没钱救经济

把这道理套用在国债的问题上,你才能在众人都为国债破一兆而惊讶不已、大马长期外币债券违约评级被下调而高喊国家快破产之际从容以待,因为你知道国债几乎全是5年和10年以上并以令吉计价的。

这就是我在,〈货币化国债引担忧〉和〈外币国债降级的轻与重〉文中,借用历史教训以理清当下迷思的尝试,而目的只有一个:别说政府没钱拯救经济。

压平曲线vs压垮经济

现在每日确诊病例于两万上下游走,卫生总监甚至估计9月中才达高峰,政府却开始允许全剂接种的国民跨县跨州,虽然明知即便是全剂量接种者也可以被感染并具有传播能力。疑惑之际,我读回于今年一月自己所写过的〈再现管控令〉。

“经历过了多次不同类别的管控令以后,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管控令无论有多严厉,也只能压平执行期间的疫情曲线,并无法确保事后它不会卷土重来”。

“但是,每一次的执行却会对经济造成持续性的伤害,而每一次的伤害,也都会进一步减弱经济面对下一轮管控令的抗压能力。”

“换言之,我们必须在压平疫情曲线和压垮经济曲线的取舍之间调整心态”。

“管控令不应该再回到当初以确诊病例为措施目标,而是以基本传染数为目的,切断传播链,明确说明执行期限以舒缓医疗设施的压力之余,也最大化经济的运作,让公共卫生和经济都能打持久战”。

7个月以后,当疫情和经济几乎双失的时候,政府才执行有明确时间表的国家复苏计划,并考虑让重症比例和死亡病例,取代确诊病例成为进阶的指标,在全剂量接种的人口比例仍未达30%之际就放宽条例,自然也是经济复苏动力濒临瓦解的无奈选择。

历史总是爱开世人玩笑。正当去年三月疫情开始肆虐,商业活动几乎全面停顿、悲观情绪弥漫,百万失业大军和骨牌式结业的呼声此起彼落的当儿,经济于去年六月在商业活动重启以后却意外地强劲复苏。

随后,当我们开始高谈阔论疫情后的新常态,又有谁晓得,拐个弯以后,我们却陷入了今天这般窘境。

不过也正因为世事难料,才有去年年末的另一篇文章〈风雨过后见彩虹〉所言,“事情的发展往往就是如此曲折,惊吓以后带来惊喜,因此对于未来我们总是充满期待”。

也顺便以此文记“经济叙事”专栏一周年。

反应

 

财经新闻

富兰克林邓普顿:政策稳定 大马投资前景乐观

(吉隆坡27日讯)尽管全球经济在特朗普2.0时代充满不确定性,但大马也将在2025年接棒担任东盟主席,让富兰克林邓普顿看好,我国将可通过此角色维持经济稳定,巩固其作为区域关键角色的地位。

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的投资策略师陈克里斯蒂(译音)在2025投资展望研讨会上表示,大马的财务整顿和政策稳定,将为投资者带来光明的前景。

她指出,尽管尚未完全复苏,但令吉走势已经展现出稳定的迹象,这为明年大马资产的乐观发展轨迹增添信心。

“大马的前景稳定,财政整顿是对投资者的一大重要保障,而国行可预见的政策立场也进一步加强此稳定性,也降低意外风险。”

保持中立占优势

大马作为2025年的东盟主席国,这预计将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至关作用,亦可能提振投资者的情绪和市场表现,尤其是与贸易和外交相关的领域。

陈克里斯蒂强调,大马在日益加剧的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中始终保持中立也是一项优势。

“此立场让大马可能成为区域乃至全球贸易中的潜在调解者,从而提升其外交和经济地位。该国对关键产业,如科技和人工智能(AI)的关注,也将进一步支撑长远增长。”

另外,大马在技术方面的进展,比如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驱动的举措,也与全球趋势高度契合,这将使该国成为更广泛技术生态系统中的竞争者。

最后,东盟主席国的地位将成为大马加强贸易伙伴关系和区域影响力的契机。

“特朗普第二度担任总统,期间可能出现的关税和贸易壁垒,会令全球贸易格局更加复杂,而大马作为东盟领导方,可以从中推动和协作解决方案,以惠及自身经济和整个区域。”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