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全球宏观政策或需调整/马来西亚安邦智库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各主要经济体推出空前的财政与货币刺激政策,使全球经济得以应对疫情冲击,并推动了后疫情时期的经济恢复。

货币与财政紧密结合

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践,货币政策是以维持货币稳定、进而保持经济稳定为基本目标;而财政政策的主要任务是防止短期的危机带来冲击,以及通过和产业政策结合来调整中长期的经济结构。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在全球宏观政策的实践来看,货币与财政政策的结合变得越来越紧密,化解危机的短期冲击,正在逐渐消减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一方面,央行需要为日益庞大的财政支出“埋单”,另一方面,国际资本市场的高度发达,使得政府财政部门对金融机构和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于货币稳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虽然货币与财政的结合,对于应对短期危机呈现出了良好的效果,但由此也带来了低利率、低通胀的长期趋势,以及资产价格和主权债务的不断膨胀。

这种趋势对于中长期的经济增长并不利,它会不断侵蚀市场自身活力和企业发展动力,也带来经济分化、社会分化的长期扭曲。

美联储缩减宽松

近期,我们注意到美联储实际上也开始有所转变,推动宽松政策的缩减。一再坚持通胀暂时论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谈到,未来无论通胀是否放缓,都会开启政策正常化,以恢复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有效空间。

但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各国央行面临的困局是,在经济习惯了长期低利率之后,在宏观杠杆率提高的情况下,恢复和提高实际利率变得越来越困难。

货币政策周期调整障碍大

由于经济承受能力下降,更高的政府债务(以及更高的私人债务)使提高利率变得更加困难。

整体经济已经适应这么长时间的低利率,反而更加脆弱,而财政对更高利率的敏感性也越来越强。

因为借贷成本处于结构性低位水平,政府有动机利用低利率趁机进一步举债。

因此传统意义上货币政策周期的调整面临极大的障碍。

随着时间推移,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空间减少,结果,经济更容易受到未来衰退的影响。

安邦智库(ANBOUND)创始人陈功近期表示,目前的世界正经历“至暗时刻”,传统的规则体系在瓦解,而新的体系还在从各个方面不断尝试。

在经济领域同样如此,在2008年之后持续的货币与财政的宽松政策,目前来看,也需要进行整体的重新检视。同时,就新的改变而言,经济结构性改革的需要越来越强,来促进长期增长。

“无限”宽松难以为继

整体而言,新的政策框架已难以回到过去,财政、货币政策融合协调的程度会进一步加深。

不过,目前的“无限”宽松恐怕难以持续下去,如BIS所言,这种政策的“新常态”需要有所改变,特别是需要建立货币、财政政策的边界,以提高政策的稳定性和透明度。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经济和金融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但基本的经济运行逻辑和理论分析方法目前还没有改变。

无论是新凯尔斯主义的实践,还是现代货币理论(MMT)的争论,更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重新确立货币与财政的健康关系,以避免在政策实践中,给宏观经济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

安邦是一家马中经济与政策智库,在北京和吉隆坡设有研究中心。

欢迎读者提出对本文意见:malaysia@anbound.com

反应

 

要闻

莱士雅丁赞达因 金融危机时拯救大马

(吉隆坡13日讯)国会上议院前主席丹斯里莱士雅丁博士赞扬财政部前部长敦达因于19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拯救大马,并称在其任职期间对国家经济的贡献至关重要。

曾担任多个部长职位的莱士雅丁说,在亚洲货币暴跌、股市贬值的危机期间,他有幸与达因及巫统其他关键人物如东姑拉沙里和赛哈密密切合作。

他说,达因在管理国家财政方面的“精准”和“对细节的关注”尤为重要,他的战略决策帮助我国避免像该地区其他几个国家一样向国际货币基金(IMF) 寻求救助。

“1997年和1998年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大马面临着严重的经济不稳定,货币贬值和流动性紧缩威胁着该国陷入衰退。

“正是在这一时期,达因在引导国家渡过金融风暴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建议在不征税的情况下引入本地资本,这使得富有的大马人能够将他们的储蓄汇回国内。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