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全球最低税有待改善/Project Syndicate

自七国集团领导人宣布一项分享跨国企业利润的突破性协议以来,两年多时间已经过去。

这项突破性成果的取得经过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包容性框架主持下长达数年的紧张谈判,该框架随后也于当年晚些时候通过了同样的协议。

该协议旨在限制通过避税天堂转移利润,并限制以邻为壑的吸引外资政策,规定无论企业在哪里经营,均须缴纳15%的全球最低税率。

协议还要求“全世界大约100家规模最大、利润也最高的跨国企业向各国额外纳税,以确保这些公司无论在哪里经营并获取利润,都能实现以公平的份额缴纳税费。”

协议目标是迫使亚马逊和谷歌等科技巨头,基于其商品或服务销售所在地而向各国缴纳更多税款,而无论它们是否在当地维持实体机构设置。

美国拒通过法案

但该协议背后的共识似乎正逐渐消退。尽管欧盟和其他经合组织成员国已开始落实商定的全球最低税率,但美国国会却于去年因担心会使美国公司陷入竞争劣势而拒绝通过这项法案。

据通胀削减法案规定,美国转而选择对连续三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征收15%的替代性最低税——该标准仅适用于一小部分美国跨国企业。

此外,该协议的另外一项核心规定——也就是将规模最大跨国公司的一小部分利润重新分配给协议签署国的机制——同样需要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多边协议。

但批准任何条约均须得到参议院2/3的多数支持,因此,这在美国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共和党人已明确表示,他们将反对对美国跨国公司征收任何新税。

但即便正式的多边协议并未生效,更多国家也可能单方面采取数字服务税等2021年框架所并不允许的其他措施。哥伦比亚和坦桑尼亚不久前就采取了这样的措施。

全球南方国家迫切需要开辟新税源,而且,许多国家已经认定,两年前所谈判达成的解决方案绝大多数注意力,似乎都集中在关注发达经济体及其跨国公司的利益,而并未充分解决他们的忧虑。目前,该协议在全面实施领域缺乏进展,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信心。

这种挫败感如此强烈,以至于非洲国家提出了一项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就国际税收问题启动新一轮政府间谈判的联合国决议。

与此同时,哥伦比亚、巴西和智利已经组织探讨了共同的地区策略。

仍可轻松避税

实行这样的举措可以理解。根据目前的规则,跨国公司可以借助在低税司法辖区登记收入,来轻松逃避缴纳公平份额的税费。

因此,政府严重缺乏税款(每年规模高达2400亿美元);而当地企业则必须面对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因为跨国企业可以比它们缴纳更低的税费;而劳动者——这部分人收入相对固定且审计相对容易——则必须在各国试图弥补其收入损失时缴纳更多的税费。

2021年协议旨在结束这一切。但到谈判结束时,该协议却已被严重淡化,很难为发展中国家带来额外收益。例如,最低税率本应通过一套相互关联的规则来执行,以确定哪个国家有权对跨国公司缴纳低税收的部分利润征税。

但实际情况却是,上述规则的排序确保绝大多数收入要么归属于母国(其中多数为主要发达经济体),要么则归属爱尔兰、瑞士和新加坡等避税天堂,它们仅仅是将极低的税率提高到15%而已。

发展中国家最受伤

从没有最低税率到实行15%的最低税率,这个世界似乎取得了进展。但总有充分的理由担心,如此之低的最低税率将成为新的标准——从而导致旨在提高税率的改革最终会降低门槛。

由于发展中国家相对而言更依赖企业税,因此不难预见,它们将成为利益受损最严重的群体。

例如,指导税收权利重新分配的规则仅仅适用于少数跨国公司,而且,只适用于其中不到1/4的利润,而同时,绝大部分利润仍需遵循现行的转让价格制。

加剧全球不平等

但鉴于几乎所有司法辖区所报告的公司利润均已涵盖了资本及利息成本扣除,因此,进行如此划分的理由目前看来并不充分。上述收入均为来自于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活动的纯利润。

因此,2021年协议不仅误解了企业利润税背后的经济学,而且,在发展中国家正面临能源、粮食和债务危机等完美风暴之际,因几乎未能向其提供任何收入而进一步加剧了全球不平等。

各国正自行其事的现实,证明了当前共识的脆弱性以及进一步改革的必要性。

富裕国家历来阻挠发展中国家在塑造国际游戏规则方面相当积极。仅仅赋予全球南方代表在谈判桌前的席位还远远不够。重要的是,其他谈判者必须倾听他们的忧虑并做出有意义的回应。

世界领袖应关注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并同意进行能够实现更公平、可持续全球税收改革的更具包容性的新一轮谈判。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德国之声

反对中国向白兰地加征关税 欧盟向世贸递交诉状

(布鲁塞尔26日讯)针对中国对进口白兰地实施反倾销措施,欧盟周一(11月25日)正式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申诉。中国于10月份宣布启动这次调查,欧盟内一般认为,这是对它加征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额外关税的回应。

欧盟委员会一份声明中表示,“欧盟的坚定立场是,中国对欧盟白兰地的临时措施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欧盟要求同中国对白兰地反倾销事宜展开磋商,履行其承诺,保护相关产业免受毫无根据的指控以及贸易防保护主义的侵害。

11中旬,北京宣布对来自欧盟的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磋商”即加征关税。中国商务部坚称这些措施是“合法的”,完全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中国商务部表示,“中国有责任维护国内产业的正当诉求以及合法权益”。

中国对欧洲白兰地采取反制措施的背景是,10月底,欧盟在法国、意大利、荷兰、波兰以及波罗的海三国等的推动下,批准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加征高达35.3%的额外关税。

中国商务部10月份曾发布了一份清单,列出了各公司预计需支付的关税税率,这同今年8月初步裁定的各公司倾销幅度一致:马爹利为30.6%,轩尼诗为39%,人头马为38.1%等等。其他配合调查的法国公司如卡慕为34.8%,其他欧盟公司为39%。

为绕开关税,上周媒体爆料,轩尼诗公司正考虑改在中国境内为其干邑白兰地装瓶的计划,消息刚一传出,装酒工人即举行了大罢工。紧接着,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他已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G20集团峰会期间达成共识,务实透明地解决白兰地关税纠纷,为此,法国总理巴尼耶(Michel Barnier)明年初访问北京。

中国还对准欧盟进口的猪肉和奶制品

除了欧盟酒精类产品,中国也对猪肉、奶制品等欧盟进口商品出台了反制措施。欧盟主要猪肉出口国西班牙担心损失过大,在电动车关税的投票中,改投了弃权票。

中国从8月起开始对从欧盟进口的部分奶酪、牛奶等一系列乳制品展开了反补贴调查。上周五(11月22日),中国商务部宣布新增调查范围,其中包括欧盟农产品促进补贴项目、法国农业投资补贴项目、意大利农业加工行业补贴项目、丹麦出口和投资补贴项目、荷兰广泛天气保险补贴项目等,调查对象从农产品本身扩展到对农副产品的推广、保险以及投资领域。

中国商务部表示,新增调查项目的决定是在初步审查之后做出的,在此过程中,依法考虑了欧盟各国政府提出的主张。

欧中即将达成取消关税的方案

一直以来,欧盟为其电动汽车关税辩护时称其为“合理的”,并表示它们是在深入调查后得出的结论,认定中国对汽车制造商的补贴削弱了欧洲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

针对欧盟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新关税事宜,中国也已向世贸组织提交了自己的申诉。

上周五(11月22日)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Bernd Lange)在接受德国媒体ntv采访时表示,欧盟与中国之间有关电动车关税的争议有望很快得到解决。他说,“我们即将同中国达成解决方案,以取消关税",这位德国社民党政治家说。中国的一个选项是,对出口欧盟的电动车设定最低价格。朗格指出,"这样一来,欧盟启动关税的动因,即(中国)通过不公平补贴扭曲竞争的指控就将不再成立。”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