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心声:疾唤变革/李兴裕
私人投资疲软是大马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因为它将减缓资本积累、生产力增长和出口扩张,进而阻碍未来的经济增长前景。
大马的私人投资增长从2011至2015年期间的年均增长12.1%,于2016至2021年期间显著放缓至年均1.5%。近年来,私人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从2018年的17%下降到2021年的 15%。冠病疫情的破坏性影响,导致2020年私人投资猛挫11.9%,2021年适度反弹,按年增长2.6%。
一系列导致私人投资增长放缓的障碍,包括全球和国内经济前景疲软,营运、监管与合规成本偏高、奖掖和政策被扭曲、人力短缺、中小企业融资不足、获利能力和投资回报率低,以及外国投资流入放缓。政治风险和政策不确定性,也是导致投资者情绪低迷的因素。
由于新加坡、印尼、越南和菲律宾等区域竞争对手正通过改善投资环境来吸引外来直接投资(FDI),大马经济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015至2020年期间,流入我国的FDI净额平均为83亿美元,大幅低于新加坡的825亿美元、印尼的174亿美元、越南的143亿美元,仅略高于菲律宾的70亿美元。
改善国内投资环境
因此,后疫情时代,大马应通过改善国内投资环境来实现更高的私人投资率,包括加强有利的生态系统、确保宏观经济稳定、保持政策确定性、提高税收和成本竞争力,以及减低监管和合规成本。
在持续需要优质的FDI流入之余,国内直接投资(DDI)对于建立具有竞争力本土工业的强大基础同样重要,这些工业不仅能抵御来自国内外资企业的竞争压力,而且还能在国际市场上与富有竞争力的全球企业一争长短。
那么,还需要做什么呢?我们欢迎在国家投资计划下成立国家投资委员会,以检讨、重组和拟订投资相关政策,以及解决关键的落实问题,并认为政府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高级理事会工作队,以加强政府促进包容、稳健和永续DDI的决心。
我们认为,外国投资者、国内企业与投资者,尤其是微型和中小型企业(MSME)往往会受到这些缺点的影响,这些课题和问题是相互影响的。

大刀阔斧改革4环节
以下是需要立即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特定环节:
1. 官僚主义或繁文缛节过多,是商家和企业最常提到的阻碍企业行动或决策的一大问题。
那些被视为是多余或过时的法规或合规条例,应被撤除和精简化。
与政府机构和部门以及地方当局进行业务上相关程序往来时的痛点,包括延误和冗长的审批流程、不透明、不一致和混乱;必须同时与多个机构互动的麻烦;多次提供相同的信息;填写看似不必要的文书工作;必须获得其实没有必要的各类执照;一项决定必须获得太多的人或委员会批准,这使得商家企业和投资者在执行监管和合规相关的事务时,既费时又困难。
2. 减轻监管负担和合规成本。显然,有必要简化和精简监管体系,以大幅减轻其对商家企业的负担。最常被提及的监管负面影响,是财务成本和时间。
采用更有效的监管系统模式应该不难:
(i)“监管断头台”——基于风险的执法、检查、控制和监督方法,以减少控制/监督的类型。
(ii) “成本进出”制度,通过废除或放宽成本同等或更多成本的法规,强制各政府机构限制新条规或强化条规导致的额外成本。更简单和更透明的法规,也可以减少贪腐行为。
一些企业认为,监管机构可以将重点从执法转向宣导,并确保有关法规为企业提供各伸缩性便利,好让企业适应和保持增长。消除被认为不成比例的法规元素,将提高其可信度。
3. 检讨、巩固和改革投资奖掖和税收制度。重新评估各类奖掖,其用途和未充分利用情况,以期通过绩效监控系统,整合和简化这些奖掖,同时考虑企业需要什么,同时制定退场计划,以逐步取消有关奖掖措施。
当有关当局更多是基于自由裁量和主观的资格和报告要求,而非自动和客观的要求来提供税务和财务奖掖时,这可能会间接鼓励寻租(rent-seeking)行为,并助长对审批程序的滥用。
让各类奖掖成为自动提供的措施,将可以向投资者发出一项明确的信号,即政府正致力于使投资过程更为友善。为奖掖措施设定时间限制,将向潜在投资者发出一个信息,即他们从有关奖掖受惠的时间有限。
4. 重新定位一站式中心(OSC)。OSC的有效性和功能,可以通过远程获取OSC提供的所有服务、申请商业注册、提交相关文件和支付适当的费用方面得到增强。撤销商家、企业和投资者需同时和多个部门接洽及人手提交申请的要求。
电子化的OSC必须同时和所有相关政府结构连接起来,为投资者提供高效、透明和快速跟进的服务。
政府要重振投资
令人欣慰的是,国家经济行动理事会(NEAC)已表明,首相署经济策划单位、财政部和国际贸易及工业部将研讨马来西亚全国总商会(NCCIM)的各项建议,以重振DDI。
其中包括减少50%官僚限制的改革措施; 巩固各项投资奖掖; 检讨外劳管理,以及制定一项行动计划,以加强中小企业与 发展金融机构(DFIs)之间的联系。
繁琐和繁重的监管体系,令经商成本变得高昂,并对投资和生产力增长形成一大障碍。 政策制定者必须使他们的行动具有可预测性,提供前瞻的指导并减少政策、经商程序与法规的模糊性和任意性。
《财富》亚洲商界最有影响力女性 大马4巾帼上榜
(吉隆坡9日讯)巾帼不让须眉!《财富》在2024年首次发布亚洲商界最具影响力女性榜单,而在100个席位当中,大马有4人上榜。
根据《财富》官网,有关榜单旨在表彰那些通过改变公司、颠覆领域、推动增长、创新和业务卓越,同时也借此激励旗下团队、同行、领域以及下一代新领导者。
这100名女性高管,分别来自金融、能源、交通、食品和饮料,以及酒店业等广泛领域,这也证明了亚太地区,没有一种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可以达到商业巅峰。
在榜单里,各高管来自11个国家,其中包括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新加坡、大马和东盟国家在内等。
男性仍占主导地位
另外,在100名高管中,有超过一半是持有总执行长的职衔,26位是主席,其余11位是财务总监(CFO)。
此外,里面的20位还闯出亚洲,登上全球最具影响力女性榜单。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998年,《财富》发布了第一份全球榜单,借此表彰女性在商业环境的影响力,而当时男性在商界仍占据主导地位。

卡莉嘉
马银行财务总监卡莉嘉
10东南亚设实体机构
卡莉嘉在马银行(MAYBANK,1155,主板金融股)工作了超过30多年,如今主要担任财务总监。
她是从客户关系经理做起,2014年晋升为该行财务管控员,到了2021年正式升任为财务总监。
她在建立该行全球银行臂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在10个东南亚经济体设有实体机构。
她还与其他会计师和财务总监合作制定了一项支持计划,还在疫情期间,减少贷款延期对客户带来负面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她还是马银行女性导师委员会的联合主席。

郑之芬
成功机构联合总执行长郑之芬
带领成功机构转盈
贵为成功机构(BJCORP,3395,主板工业股)联合总执行长郑之芬,与陈雪冰共同联手,领导旗下零售、房产和酒店业业务;后者是成功机构创办人兼顾问丹斯里陈志远的千金。
郑之芬接受过会计培训,于1989年开始在公司旗下财务部工作,并于2022年,与赛阿里一起被任命为联合总执行长。
来到2023年,陈志远辞去主席退居幕后,成功机构迎来全女班董事部,其中,陈雪冰也接过赛阿里联合总执行长棒子。
公司在2023财年续录亏损后,成功在2024财年扭亏为盈。

黄翠芬
明讯财务总监黄翠芬
曾任多家企业要职
黄翠芬是在2022年9月,加入明讯(MAXIS,6012,主板电信与媒体股)大家庭成为公司财务总监,主要负责公司的业务规划和财务管理,
黄翠芬原在亚通(AXIATA,6888,主板电信与媒体股)旗下的天地通(Celcom)担任财务总监一职,当时该公司服务了超过14年。另外,她在会计领域拥有超过20年的经验,并在多家企业担任过要职。
值得注意的是,明讯在2024财年上半年,累计净利达7亿9000万令吉,较去年同期的6亿4900万令吉,增长了6.34%。同期累计营收为51亿8900万令吉,同比增长3.86%。

乔安妮罗德里格斯
艾芬银行财务总监乔安妮罗德里格斯
领导“蜕变计划”
乔安妮罗德里格斯,目前在艾芬银行(AFFIN,5185,主板金融股)担任财务总监一职。
目前,她正在领导一项于2020年公布的“蜕变计划”,旨在使该行能更好地抵御经济逆风,并实现长期转型目标。在此之前,她曾在大马银行(AMBANK,1015,主板金融股)担任批发与投资银行财务总监,随后到了2020年才过去艾芬银行。
更早之前,她曾是联昌国际(CIMB,1023,主板金融股)集团商业银行的区域策略与业务分析主管、商业金融与服务部主管、集团策略与战略投资部主管,还有财务标准和资金转移定价执行主管。
此外,她曾在2000年至2002年间服务于安永会计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