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城市模块化小而美/马来西亚安邦智库

随着城市越来越大,问题也愈发严重。

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花费的时间越来越长,时间变得越来越不够用,人的生命似乎在迅速的相对萎缩。

而且看上去,城市的膨胀和扩大,并没有提供人们解决问题的更大空间,相反缺陷所导致的问题和麻烦却在不断放大。

城市的确提供了产业繁荣的基础,但人们也不太清醒的认识到,似乎任何商业、产品和服务,花在路途上的金钱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高。

这种物流成本的快速增长,被各种学术大师和著作,轻易的抹去或者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而归咎于其他因素,如人力成本的快速成长。他们无视的一个问题是,人需要走的路是因空间而变得越来越长。

一个存在希望的理论,就是模块化城市理论。模块化的城市理论是将城市的空间,设定为模块的集合。

每一个城市模块实际都是一个小城,每一个城市模块都存在有一个核心,形成以核心空间布局的大小城市模块。

核心城市难实现

这些模块的组合对城市整体空间的影响被降低到了最低限度,因为每个模块核心空间的存在和影响,相当一个家庭所拥有的客厅,它起到了“家庭”中心的作用,也就是凝聚城市模块的关键作用。

这样的城市模块,充满了弹性,即便扩大城市空间,也不会产生大规模的交互需求,城市模块的相对独立性,得到了满足。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模块化的城市设计,实际是把大城市变成了小城市,由小城市组合成为大城市,形成结构性的双向空间弹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形成真正的多核心城市。

很多人过去谈论多核心城市,但多核心城市实际很难实现。要么小的核心会变得过大,要么核心实际已大到不靠谱的程度。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模块化城市理论,在这样的城市空间结构当中,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依附于核心模块,每个核心模块的空间规模以及城市模块的大小,形成一定的理性比例关系。

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在附近,交互需求的距离相对较短,城市空间为人们面对面的交流活动,创造了丰富的可能性。

这样的模块化城市,彻底改变了城市空间内部的等级制,改变了僵硬而不切实际的空间分区,真正赋予城市模块空间以性格和活力,使之能够相对独立的存在。

城市过大非好事

模块化的城市,从城市的空间布局而言,这是建立在系统论基础上的新空间理论,当然“模块”一词早已被到处滥用,但在这里明确指的是城市空间的设计,而不是其他,不是建筑和施工技术,不是建筑结构,不是社区与围合、封闭的房地产项目,而是为了解决主要“城市病”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

实际模块化的城市,源自于很久以前的几个理论基础之上,建立在“小的就是美”的基础之上,根源性理论并非是新的,人们也早已认识到,城市过大,绝不是好事,只是人们找不到实现“小”的路径和方法。

持续扩大

所以,年复一年,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持续在扩大,只要城市化在继续,这样的趋势恐怕在将来也会持续,难以避免。

除非人类能够找到一种,既能适应现代生活,又能解决城市无序膨胀的方法。

所以,很显然模块化的城市设计理论,为城市更新,为行人优先的城市空间策略和发展策略(pedestrian -oriented development, POD)目标的实现,为消费性和服务业为主的大城市空间结构修正,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光明前景;更为新城建设创造了一种独特而良性的未来。

安邦是一家马中经济与政策智库,在北京和吉隆坡设有研究中心。

欢迎读者提出对本文意见:malaysia@anbound.com

反应

 

国际财经

全球亿万富豪最多城市 纽约第一·香港第二

(香港25日讯)数据公司Altrata的报告显示,美国纽约蝉联全球亿万富豪最多的城市,虽然香港的富豪数量减少,但排名仍维持第二。

综合星岛网和《香港经济日报》报道,Altrata上星期二(11月19日)公布的 《2024年亿万富豪人口普查》显示,全球28%的超级富豪集中居住在15个城市,美国和中国是两大拥有多个上榜城市的国家。

其中,纽约是全球亿万富豪最多的城市,达144人,按年增加9人。

在香港居住的亿万富豪人数有107人,按年减少5人,是人数减少最多的城市,但排名仍维持第二。

报告解释,虽然中国相关投资持续低迷,但香港仍凭借其独特优势,扮演着连接中国与国际市场的重要金融桥梁角色,使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枢纽地位。

报告也显示,作为全球第三大亿万富豪集中的地区,亚洲的亿万富豪人数下降3.5%至806人,总净资产减少2%至2.5兆美元(约11.15兆令吉),是唯一一个亿万富豪人数和财富都下降的地区。

报告称,中国经济下行是拖累亚洲表现的主因。

经济疲软、房地产低迷、地方债务担忧加剧以及资本市场表现不佳,令2023年中国亿万富豪人数暴跌14.8%至304人,连续第二年录得所有主要财富市场中的最大降幅。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