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铲子时代/Project Syndicate

矿产短缺会阻碍清洁能源转型吗?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和加拿大在内的各国政府,欧盟,以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能源署等国际组织正在发出警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追求将“刺激对一些最关键金属的空前需求”,导致“成本飙升”,可能“破坏或延迟能源转型本身”。
警报加剧是有道理的:“关键金属”很可能成为摆脱化石燃料的最大潜在瓶颈。脱碳需要大幅增加设备和基础设施,这反过来意味着电气化未来所需的电池和布线用金属的大幅增加。
正如我在《新地图》一书中所描述的,改变我们为全球经济提供动力的方式需要从大石油转向大铲子(Big Shovels)。换句话说,必须进行大量采矿。
对所需矿物的需求已在急剧增加,国际能源署的2050年净零情景预测,在未来七年内,这一数字将增加两倍以上;而这可能仍然过于保守了。
旨在加速能源转型的政府计划的激增将进一步增加需求。标准普尔全球最近的分析发现,美国大规模的《降低通胀法案》(IRA)将大大增加已经很高的预测。

金属需求暴增
确保供应和构建新供应链的竞赛正在升温。通用汽车投资了6.5亿美元的内华达州锂项目,以解决缺乏“支持我们未来十年的雄心壮志的成熟价值链”的问题。
福特持有印尼一家市值45亿美元的镍加工厂的股份;大众汽车和Stellantis正在帮助组建一家新矿业公司,在巴西开采铜和镍。
但正如铜的情况所表明的那样,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仍将非常具有挑战性。
大部分能源转型都与电气化有关,铜是不可或缺的。多年来,它一直被称为“铜博士”,因为其传统市场的需求和价格趋势为整体经济活动和GDP前景提供了强烈的信号。
但现在出现了一些新的东西:“能源转型需求”,不仅铜有,锂、钴和镍等金属也有。
政府净零政策正在激励电动汽车的生产,这些电动汽车平均需要比传统汽车多用2.5-3倍的铜。电池存储、海上和陆上风电系统以及太阳能电池板也需要大量的铜。
为了估计需要多少额外的铜来满足这一新需求,标普全球从美国和欧盟的2050年气候目标开始,评估满足这些目标所需的技术。结论是明确的:到2030年代后半期,铜供应量需要翻一番。
考虑到开发新矿山可能需要16-20年时间(或更长),这种结果希望渺茫。在世界各地,许可程序越来越受争议政治的束缚,花费的时间越来越长。
当然,短缺和高价格将为回收、技术创新和替代材料提供激励;但实现这些抵消需要时间。
此外,铜生产甚至比石油更集中。三个国家——美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生产了全球40%的原油;而两个国家便生产了40%的铜:秘鲁和智利。
地缘政治困局
秘鲁多年来有七位总统,而智利的民粹主义政府决心增加政府的控制和采矿收入,其锂储量国有化计划便是证明,而智利锂储量恰好是世界上最大的。
智利的计划指出了世界各地矿业新投资的一个主要障碍:著名国际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称之为“过时的讨价还价”。
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的政府,和一家国际矿业公司就财政制度达成一致,促进对新采矿项目进行数十亿美元投资。岁月流逝,钱花出去了,矿山开始运营。
但随后新政府上台,看到矿产价格上涨,决定改条款以增加其收入份额。
这种不稳定将导致公司搁置新的投资。在彻底国有化的例子下,根据定义,运营公司的任何新投资都将被冻结,因为该公司不再运营。
无论哪种方式,预期的开采产量都不会增加。
随着能源转型需求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价格上涨,资源持有国政府将很难抗拒改变现有交易条款诱惑。他们还将为新项目设定更严格的进入条款,这将阻止公司(及其董事会)的投资。
还有一个额外的复杂因素:地缘政治。
美中博弈
实现净零排放的供应链与美国及其盟国,和中国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纠缠在一起。中国将矿物加工成金属的能力独步全球:世界上大约三分之二的锂和钴在中国加工,几乎一半的铜也是如此。
美国虽然是铜生产国,也要从中国进口加工铜。
意识到这些供应链如此依赖中国,美国和欧洲敲响了警钟。各国政府正急于试图通过将矿产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出去来“降低风险”。
因此,美国在志同道合的消费国和生产国之间启动新的矿产安全伙伴关系,主要条款专门旨在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并将电池供应链引入美国。
但是,由于漫无止境的许可程序,降低供应链风险将是昂贵和缓慢的。
这一领域紧张程度没有计算机芯片之争那样高,但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如果中美竞争加剧,建立新的供应链将变得更复杂,从而增加关键矿产容易受严重短缺影响的风险。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视频推荐 :
【2025经济财政展望报告书】服务制造业支撑 明年经济料增4.5%至5.5%

受益于电子电机产品的强劲需求,全球贸易改善,加上我国在半导体供应链中的战略地位,我国2025的经济增长预计在4.5%至5.5%区间内。
根据《2025年经济报告书》,劳动力市场改善和旅游业相关活动蓬勃发展,消费者支出预计保持坚韧;而私人界和政府持续执行的项目,辅以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NETR)和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NIMP2030)等政策,驱动投资。
“从行业来看,服务业和制造业依旧是增长的主要引擎。同时,旗下所有部门广泛扩张,建筑领域预计取得亮眼成绩。而在本地生产方面,预计大多行业也会扩张,提现大马经济的弹性和灵活。”
报告书中也指出,发达经济体增长趋同,加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EMDEs)稳定增长,全球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计达3.3%。

今年增长可达5.3%
随着发达经济体由于EMDEs的贸易活动增加,全球贸易增长预计达3.4%。
展望未来,报告强调,关注永续发展和不断改进,我国经济将在全球挑战中保持弹性,达到加强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终极目标。
与此同时,政府对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也调高至4.8%至5.3%。
我国今年首半年经济增长5%,国家银行目前仍维持原有的4%至5%全年增长预期,但相信“全年增长预期会接近5%”。

服务业可增5.6%
服务业所有子领域料将继续增长,带动明年相关经济领域增长扩大至5.6%。
同时,活跃的商业及旅游相关活动,以及持续的私人消费,预测可进一步刺激服务业的增长。
批发与零售贸易,依然是服务业增长的关键动力,预计增长4.7%,这主要是因为传统和大型投标公司采用更多技术,尤其是人工资能、大数据分析、社媒和线上购物平台,推动零售业的发展。
交通、金融及保险、房地产、餐饮及住宿、公用事业和其他子领域,也预料在明年扩大,带动服务业增长。
农业续扩张
除了林业和伐木业外,大部分农业子领域预计在明年保持扩张,增1.9%。
有利的天气、健康的劳工市场、加上大量可耕面积,棕油产量预计扩大,带动相关子领域增长。
明年的原棕油(CPO)价预计保持平稳,落在每吨3500令吉至4000令吉之间。另外,豆油产量走高,加上对棕油的稳定需求一同维稳棕油价。
矿业前景黯淡
明年的天然气产量预料低于今年,让我国明年矿业前景黯淡。
2个砂拉越天然气厂整修,产量骤减,同时主要进口国如日本,中国和韩国的需求放缓,天然气相关子产业预计萎缩,产能预计低于2024年。
同样的,半岛产量较低加上2025年下半年计划的检修活动,原油及凝析油领域增长也预计萎缩。
明年的布兰特原油平均价格,预测为每桶75至85美元。
制造业看涨4.5%
NIMP 2030加上”国家半导体战略“的实施,加上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坚挺的需求,本地和出口导向的企业能继续保持表现,制造业明年预计怎张4.5%。
其中,出口导向工业预测可受惠于电子及电气(E&E)产品的外围需求复苏,主要是由先进芯片带动。
本地方面,受惠于公务员提薪、公积金第三户头提振消费,家居和消费品相关产业,如食物和衣物的生产预计维持。
建筑业上看9.4%
主要项目,如LRT3第二阶段,和砂拉越沙巴联通道路第二阶段项目推动,建筑业预计可增9.4%。
同样的,获批的投资日渐实现,新工业区的增长,加上工业设施的强劲需求,非住宅性的项目将会实现扩张。
“昌明大马经济”框架下,可负担房屋的需求日益见长,,住宅建筑的子产业也预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