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升息还算温和/白文春

国家银行去年四度升息,将隔夜政策利率(OPR)从1.75%的低位逐步调高至2.75%,此举是紧随全球大部分央行升息以抑制通胀的步伐。
当其他央行仍继续提高基准利率时,国行却在今年首季的2次货币政策会议时暂停升息,将OPR维持在2.75%。
本月3日,当市场以为OPR会再度维持不变时,国行却出于意料的再度升息0.25%,将OPR上调至3%,回到疫情爆发前的水平。
国行此举是为了预防通胀率再度攀升,因为核心通胀率尽管逐步下行,但我认为仍可被视为偏高水平。
事实上,当通胀开始扬升时,大部分国家的央行都会采取货币或财务政策,或是两者兼施,来抑制通胀。
在货币政策方面,通过将政策利率上调至更高水平(经济学术语称为货币政策紧缩),消费者将被更高的利率所吸引,从而鼓励他们存更多钱,相应的减少开销。
当消费者需求减少和削减开支,商家和企业将更难以通过提高价格,来转嫁不断上涨的成本,这反过来又会降低通胀压力。
当然,这也并非全然正确,因为我国消费者的行为近期已发生了变化,倾向于外出用餐而非在家煮食,这导致一些商家和企业趁机提高售价。
与此同时,随着利率上升,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都会增加。 随着企业和消费者适应成本更高的经济环境,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经济活动放缓。 反过来,这也将有助于控制通胀压力。
然而,紧缩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和通胀压力的影响程度,将取决于升息的力度和频率。
如果央行采取非常激进手段(就像美联储鹰派式的激进升息),与温和缓慢的升息相比,对经济活动放缓的影响可能会更大(因为企业和个人会发现他们更难以调适) 。
更多人破产是必然结果
然而,国行再次升息招致了一些不同意见,认为这将导致国内更多人或企业破产和经济活动放缓。我认为,这是必然的结果。
对于一些企业和个人来说,他们可能会难以应付(进一步升息),尤其是那些已在苦苦挣扎,并最终可能导致倒闭或贷款违约的企业和个人。然而,这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和个人将不得不面对和管理。
事实上,对于全球大多数央行来说,它们担心的是在控制通胀方面做得不够,或犹豫不决的时间太长,最终导致通胀失控。在我看来,失控的通胀将更加难以控制,并对一个国家的经济造成极大破坏。
这种情况发生在委内瑞拉(一个石油资源富饶的国家)、斯里兰卡和阿根廷等国家,这些国家的通胀率按年飙升50%至1000%。因此,在某些国家或地区,一条面包今天与明天的价格会有所不同。
所有国家都会采取行动,避免通胀失控,因为这是一种毁灭性的局面,我们无法想象这些国家的人民是如何经历了这种局面。
欧美迟疑太久
在美国和欧元区,这两个经济体的通胀率都飙升至9至10%的40年来最高点%。这是因为这两个经济体都迟疑太久才升息以控制通胀,因为当初认为通胀只是暂时性的现象(这意味着,它将迅速回落至接近2%的通胀目标)。
事实证明,这不是暂时性的现象,而当央行意识到这点时,通胀率已达到了40年来最高水平。然而,对于这两个经济体而言,这仍未被视为失控的通胀。
40年来最高通胀率促使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在短时间内激进的升息,以防止通胀失控。
我们还没有看到美联储和欧洲央行激进升息的后果,但我相信,与早早采取行动控制通胀相比,激进升息可能更具破坏性。
我认为,国行的升息步伐仍是温和的,因为我国通胀率并不太高,而且对经济活动和通胀压力的影响也可能是温和的。
此外,央行暂停收紧货币政策是正常的,因为货币政策的影响只能在6至9个月后才会看到,因此在决定下一步行动之前,需要评估经济和通胀形势。
视频推荐:
企业贡献可观税收/白文春

正如2025年财政预算案所述,政府预计明年的财政收入将增长超过5%,达到3400亿令吉。
我认为,这一预测是合理的,因为它与预测大马经济将在2025年增长4.8%(财政预算案的工作数据)相符。
这是因为经济增长是来自于商业和消费活动,随着这些活动的增加,政府的税收也会随之增加。
反之,当遇到经济不景时,政府的税收也会随之减少。
根据对明年政府总收入的预测,其最大的收入来源预计会来自直接税收,而主要的直接税收是出自于所得税。
公司税破千亿
另一方面,公司税将占大部分政府的所得税收入。政府预测公司税将在2025年增长约8%,达到约1070亿令吉,这是大马历史上首次公司税突破1000亿令吉大关,可喜可贺。
预计明年公司税8%的增幅,将超过今年估计的7%增幅。
这里的公司税,还不包括由石油公司缴纳的石油所得税,后者税率为38%,远高于正常的24%公司税税率。
尽管石油所得税没被计算在入,公司税对政府财政的贡献依然非常可观,预计它将在2025年占政府总收入的三分一。
在我看来,这三分一的份额是政府收入中的一个可观比例,而只要大马经济按照政府的预测顺利发展及增长,政府应能够实现其税收目标。
电子发票将上路
况且,政府已推出了针对年营业额超过1亿令吉大型企业的电子发票制度,该政策自今年8月1日起生效。
内陆税收局非常宽容地为这些大型企业提供了6个月的宽限期,以便它们实施电子发票。只要这些企业符合电子发票的统一要求,在宽限期内将不会受到罚款。
我认为,对于这些大型企业来说,它们在实施电子发票时应不会遇到太大问题,因为它们拥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持这一举措。
然而,对于小型企业(当所有企业在2025年7月至12月之间开始实施电子发票时),我预见到它们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
无论如何,政府寄望于电子发票制度能提高公司税税收,防止逃税,从而提高达到在2025年公司税收增长8%的目标。
其他新税
此外,政府宣布将于2025年1月实施全球最低税率制度。全球最低税率将设定为15%。如果某些公司,特别是跨国企业,因享受各种税务优惠而使其有效税率低于15%的门槛,它们将被要求缴纳补充税款,以满足最低的15%税率。
目前仍需观察全球最低税率的实施,将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改善政府财政收入。
另外,自今年3月1日起,政府还落实了新的资本利得税,征收对马来西亚公司出售未上市股票所得的税款。
在我看来,所有这些新的税收措施,将会帮助政府在未来提高其财政收入。
公司税难达标?
事实上,公司税在政府总收入中的占比,已经从大约20年前的21%上升到目前的三分之一,显示如今企业的利润也随着大马的经济增长有所增加。
当然,内陆税收局的税务审计和调查,使到更多公司必须缴税也功不可抹。
然而,除了2021至2022年外,政府的公司税税收在过去10年中大多低于其预测,显示政府在预测公司税时往往过于乐观。这意味着,政府在2025年也可能会面临公司税税收不达标的风险,这可能会影响其支出的能力。
个人税节节上升
除了公司税,个人所得税预计将在2025年占政府总收入约13%,而20年前这一比例约为8%。
预计个人所得税明年也将增长约8%,这一增幅与2024年几乎相同。政府预计,工资水平的提高将会促进这一增长,其中包括明年和2026年公务员的加薪与及最低薪金的调高。
整体而言,公司税和个人所得税将合占明年政府总收入的44%,这突显了这些所得税对于充实政府财政的重要性。
然而,我了解到,只有大约15%的劳动力在支付个人所得税,而其中约80%的税收来自予收入排名前20%的高收入群体,这突显了个人所得税税基狭窄的问题。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