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定额投资法/股悦
要在投资里获利,一个相当简单的道理,就是——买低卖高;当然,有者的另一番说法就是:买高卖更高。
相信很多人都明白这个浅易的道理,但偏偏在实践方面,有者总是反其道而行,买高低卖。
部分投资者在投资面临亏损时,总是不知所措,或者更多的时候总是抱怨,甚至考虑脱售和全面离场。
很多时候,这些投资者的投资手法,不难发现,多数都是属于一次性的大手笔投资,而且在市场不利时缺乏应对措施。
当然,如果所投资的市场当时是在底部,一大手笔的投资,无疑是更为明智的决定。
可惜的是,市场走势难以捉摸,而且要捉住市场底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是拥有号称股神的巴菲特,也无法做到。
投资者必须要认清和面对的事实就是,投资涉及一定的风险,资本可能出现亏损情况。
蒙受亏损兼不知所措的投资者,往往出现的第一反应是,我该如何是好呢?该脱售所有的投资吗?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需要保持冷静,并思考下一步棋该如何走,如何逆转局势。
导致投资额蒙受亏损,往往离不开市场表现不佳。但又是什么因素促使市场下滑呢?
如果这些因素是属于短期的冲击,在市场经过大跌以后,是否属于逢低进场良机,来降低投资的平均成本呢?
股神的投资原则,就是当市场先生出现不理性的表现,并浮出价值投资,都不会错过投资机会,通过资本分配逢低进场。
长期拉低平均成本
为了避免单笔投资所带来的风险,有系统化地进行投资,可能更适合没时间研究与留意市场动态的投资者。
这个方式就是定期定额投资——通常是每个月,以固定的预算(投资额)来进行投资(也称平均成本投资法)。
此方式就是将资金分散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价位进场,在长期方面有助于降低平均投资成本。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一粒1公斤的甘榜榴槤,在市场第一个月刚刚发售的价格为10令吉,过后因产量大增导致第二个月的售价暴跌至6令吉,并在第三个月提高到8令吉。
如每个月购买甘榜榴槤的预算是480令吉,那么,第一个月将买到48粒1公斤甘榜榴槤、第二个月80粒和第三个月60粒。
在3个月所购买的甘榜榴槤总额达1440令吉,合计共188粒1公斤甘榜榴槤,而平均1粒的成本为7.66令吉。
相比于3个月的平均售价8令吉,通过“固定的预算”购买榴槤,可见平均成本低于平均售价。
降低投资风险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应用在投资上,而这也是为何基金公司一直建议投资者采纳定期定额投资的方式。
因价格的起落,当价格上涨时购买的单位就相对减少;当价格下跌时就可买进更多的单位,而更多的单位有助于拉低平均成本。
此方式也能让小资族,每月能够以能够负担的数额,轻轻松松地进行投资,并有助于降低投资风险。
【股势先机】捞底“捞到半山腰”?/陈泽荃
股市里,“捞底”听起来总是很诱人,毕竟谁不想在最低点买入,等着股票价格扶摇直上,赚得盆满钵满呢?
然而,理想与现实往往背道而驰。在捞底的路上,等待和煎熬是家常便饭。
更令人焦虑的是,很多投资者发现自己在认为的“底部”买入后,股票继续跌跌不休,最终从捞底变成了“抄在半山腰”。
在股市多年,亲眼见证过一些逆向思考捞底而赚进斗金的投资者,也目睹了捞底到对股市完全绝望失去信心的人。
捞底是一门学问。股市变化无常,充满不确定性。即便有再多的数据和理论支持,也没有人能百分百判断市场的最低点在哪儿。
因此,捞底并不是人人都能驾驭的投资策略,它更适合有资金、有耐心、懂得分析、并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

“底”的不同面貌
在股市中,“底”可能有几种不同的情况,每种情况对捞底者的要求也不同:
1. 技术性底部:
通过技术分析寻找支撑点,判断股价可能即将反弹。
2. 价值底部:
另基于基本面分析,寻找被低估的优质公司。
3. 市场底部:
整个市场因为大规模抛售而暴跌时,也有人尝试在整体市场低迷时捞底。但这需要有非常强的逆向思维和心理承受能力,因为在恐慌氛围中买入非常考验信念。
策略与底气
成功与失败的分界线,往往取决于以下几点:
1. 对公司基本面的研究:
捞底并非赌博,而是科学的决策过程。公司业绩稳健吗?跌势是因为行业周期性问题,还是公司监管出了问题?未来几年,公司所在行业的前景如何?如果无法回答这些问题,贸然捞底只会增加风险。
2. 资金管理和分批建仓:
股市中,分批投入是控制风险的基本手段。一次性“全押”(all in)不仅心理压力大,还容易因为时机错误而错失修正的机会。
此外,捞底时还需要明确计划:这次出手是为了短期反弹还是长期持有?在达到目标时,能否果断卖出?
3. 情绪管理:
“贪婪”和“恐惧”是投资者最大的敌人。当股价下跌时,听到市场的“便宜”论调,很多人会因为害怕错失机会而冲动买入。
但理性的投资者会冷静分析:当前价位是否真的合理?公司未来是否有回升的潜力?
4. 明确目标风险承受能力:
捞底之前要问自己:如果股价继续下跌,我能承受多大的亏损?如果市场反转,我的收益预期是多少?
这种自问能帮助投资者保持清醒,避免在情绪中迷失方向。
5. 注重现金流管理:
在股市动荡时,留有足够的现金是一种保障。一旦捞底失败,投资者仍然有资金应对突发情况或等待下一个机会。
挑战自我认知
捞底不容易,它不仅是一种投资技巧,更是一种对市场和自我认知的挑战。它考验投资者的判断力、耐心和执行力。在捞底成功时,我们能感受到智慧与勇气的回报;而在失败时,也能学会在市场中谦逊和反思。
愿每一次出手,你捞到的都是金子,而不是沙子。毕竟,股市的机会无处不在,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以智慧和冷静的心态抓住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