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投资减 商业贷款降/白文春

我在上篇文章中提到,截至去年11月底,国内银行的贷款,将近60% 是放贷给家庭。换句话说,只有约40%是借给企业和商家。

这可归因于1997/98年亚洲金融风暴重创大马经济后 ,国内经济活动重心,已从投资转向私人消费。

货币危机前,私人投资一直是大马经济增长火车头,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高占国内生产总值(GDP)逾30%。

私人投资(概括外来直接投资和出口导向投资)策略成功协助大马经济转型,并建立了直到今天犹存的财富效应。因此,当时国内银行忙于放贷给企业,在1996年,商业贷款高占银行贷款总额逾60%。反之,只有少过40% 的贷款是借给家庭。这跟目前的情况恰好相反。

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商业贷款占GDP比重甚至高达94%。我还记得,当时银行担心商业贷款过高,而且一旦发生不测,它将如何影响大马经济。

私人投资水平偏低

有关担忧结果成真。大马经济遭到1997/98亚洲金融危机重创,银行呆账堆积如山。此次危机非常严重,到了2002年,私人投资占GDP比重,从30% 高位猛挫至约8% 的低点,过后才于2010年稍微回暖,反弹到12%水平。

政府2010年推出经济转型计划后,私人投资占GDP比重进一步回升至约17%。尽管如此,我认为,私人投资仍未回到令人满意的水平。而且,它主要来自产业发展的贡献,而广泛认为这并非协助国家经济转型的理想策略。

过后,私人投资占GDP比重从2019年开始重新下跌,并于2022年下跌至约15% 水平,因为经济转型计划的利好效应已消散,而我估计,该比重去年料保持相同水平。

随着货币危机以来,私人投资活动多年来持续下跌,商业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例,从1996年的62%下降到2000年的59%,因为银行将重点转向为家庭经济活动提供资金。

到了2010 年,随着银行继续向家庭提供更多融资,特别是以消费信贷,商业贷款所占比重已进一步降至 43% 左右。

尽管2010 年推出了 经济转型计划,但商业贷款的份额持续下降,在 2020至23 年的过去4年,商业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 40% 左右。

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商业投资活动的稍有起色,被私人消费经济活动的更快增长所淹没。

家庭贷款占比续增

此外,经济转型计划中包含许多产业发展项目,由于住宅的强劲需求,银行越来越忙于向家庭提供贷款。因此,家庭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重持续上升,而商业贷款的比重持续下降。

住宅需求强劲

多年来银行对商业贷款的下降,主要反映在制造业活动贷款的减少。

这并不奇怪,因为在亚洲货币危机之后,外来直接投资(FDI)主导的私人投资开始减少,因此,为制造业活动提供资金的贷款也随之减少。

在此之前,马来西亚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成功吸引外来直接投资,主要涉及制造业,当时制造业投资活动强劲。

目前,制造业贷款占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的比例,从 1996 年的 25% 以上,下降至 2010 年的 22%,到 2023 年 11 月底进一步降至 16%。这也反映了制造业活动占 GDP 的比例 ,期间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银行对批发、零售贸易、酒店和餐馆的贷款有所增加,占商业贷款总额的比例,从 1996 年的 13% ,上升到 2020 年底近 19% 的高位,随后略有回落至 2020 年的 18%。 截至 2023 年 11 月,这与作为国家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的私人消费活动的增长相符。

冀望企业贷款走高

同样,运输、仓储和通讯领域银行贷款在商业贷款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也有所增加,这与这些领域经济活动的回升一致,而这些领域的经济活动与私人消费的增长和电子商务的增长息息相关。

此外,产业、金融、保险和商业活动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例,在此期间也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与其他贷款相比,农业和采矿业的贷款比例仍然相对较小,因为这些经济活动通常被认为风险较高。

总的来说,由于未售出住宅产业仍是一个主要问题,我认为银行在为家庭提供融资方面可能会变得谨慎。 因此,如果我国能振兴私人投资活动,我们可能会看到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开始再次增加。

希望更稳定的政府和最近更多外来直接投资流入的迹象,可以协助实现这一观察结果。

反应

 

财经新闻

富兰克林邓普顿:政策稳定 大马投资前景乐观

(吉隆坡27日讯)尽管全球经济在特朗普2.0时代充满不确定性,但大马也将在2025年接棒担任东盟主席,让富兰克林邓普顿看好,我国将可通过此角色维持经济稳定,巩固其作为区域关键角色的地位。

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的投资策略师陈克里斯蒂(译音)在2025投资展望研讨会上表示,大马的财务整顿和政策稳定,将为投资者带来光明的前景。

她指出,尽管尚未完全复苏,但令吉走势已经展现出稳定的迹象,这为明年大马资产的乐观发展轨迹增添信心。

“大马的前景稳定,财政整顿是对投资者的一大重要保障,而国行可预见的政策立场也进一步加强此稳定性,也降低意外风险。”

保持中立占优势

大马作为2025年的东盟主席国,这预计将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至关作用,亦可能提振投资者的情绪和市场表现,尤其是与贸易和外交相关的领域。

陈克里斯蒂强调,大马在日益加剧的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中始终保持中立也是一项优势。

“此立场让大马可能成为区域乃至全球贸易中的潜在调解者,从而提升其外交和经济地位。该国对关键产业,如科技和人工智能(AI)的关注,也将进一步支撑长远增长。”

另外,大马在技术方面的进展,比如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驱动的举措,也与全球趋势高度契合,这将使该国成为更广泛技术生态系统中的竞争者。

最后,东盟主席国的地位将成为大马加强贸易伙伴关系和区域影响力的契机。

“特朗普第二度担任总统,期间可能出现的关税和贸易壁垒,会令全球贸易格局更加复杂,而大马作为东盟领导方,可以从中推动和协作解决方案,以惠及自身经济和整个区域。”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