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抗疫手段须更果断/胡逸山博士

这段日子,本地的冠病疫情持续肆虐,经济一蹶不振,而政局更是乱嘈嘈。

根据世界各地在过去一年多来的抗疫经验,要应对这疫情看来主要有两种手法。

一种应对疫情的手法,是要与病毒明刀明枪地打仗,而战术一方面就是在一国的人群中进行大规模的病毒检测,再把受感染者隔离起来并加以治疗;另一方面则是加速疫苗的接种速度,以期让最多的民众得以拥有一定程度的免疫能力,达到所谓的群体免疫的状态。

我国目前看起来是要走第二条路。然而起码中央政府方面是没有主动进行人群大规模病毒检测,而是更为被动地端看每天几万个许多民众主动去检测的结果如何,而这些呈阳性的结果也是很惊人的,每天几乎达到有进行检测者的一成左右。

至于疫苗方面,之前没有远见一早去国际上“抢”疫苗,搞到当下要不时的举牌感激国际上的一些杯水车薪的疫苗捐赠,这也已是有目共睹了。

而私人界或各州政府要自行采购疫苗,中央政府至少是没有积极支持的,甚至还放话说中央的统一采购必须绝对优先云云。

其实中央政府一早应该开放疫苗采购的多元化来源,而把政府的治理资源放在这些各路被采购的疫苗的品质监管方面。

加快接种速度

而说到监管,有关医疗当局批准各款疫苗的速度也太慢了。

其实国际上也是有一些这方面的标准的,如世界卫生组织有个认可的疫苗名单,再不美国的食品与药物管理局也有名单,把这些疫苗批准名单照搬过来即可,因为关键是在疫苗施打的速度。

的确,即便疫苗的数量充足,这施打的速度也还是可以加强的。政府之前主要依靠设立各所谓巨无霸型的注射中心,直到近日才允许一些私人医疗机构进行施打。

国外许多民众到超级市场或便利店即得以施打的情况,难道本地政府没有看到吗?

学习与病毒共存

国际上还有一种应对疫情的手法,更为巧妙,主要是不求病毒的完全被扑灭、疫情完全的消失,而是寻求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与病毒共存,让民众在“新常态”下生活。

一些邻国已然正式采取这种共存新常态的政策,而本地看来还是举棋不定,只有负责疫苗的部长凯利近日有发声,公然否定群体免疫的有效性,而支持这种新常态的做法。

至于经济方面,不时的行动管控令,不管用的是什么名堂,在很大程度上都扼制了商机。

如果政府真个是要走向与病毒共存的新常态,则必须赶快与商家们商讨如何得以最有效的如此做,如各种标准作业程序(SOP)的制定等,让大家得以赶快开门做生意。

而当初政府实施紧急状态时,是说主要为了抗疫,那当然也就包含维系经济的运作了。

最起码的,政府应当应用它在紧急状态下的庞大权力,来大刀阔斧地减免一些纯为官僚主义作祟的繁文缛节,让各界在这困难时期得以更便利地拓展商机。至于政治方面,目前主要也还是精英们的权斗,平民百姓也就希望得以温饱而已。

反应

 

要闻

控诉冠病疫苗致死和并发症 8人向政府及WHO索赔6千万

(吉隆坡27日讯)8名人士指控冠病疫苗接种导致死亡及严重健康并发症,因此向政府及世界卫生组织提起集体诉讼,要求赔偿6000万令吉。

这8人是通过莫哈末再努丁律师楼入禀起诉,并将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前首相丹斯里慕尤丁与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警察总长丹斯里拉扎鲁丁、现任与时任卫生部长、现任与时任内政部长、大马辉瑞及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25造列为答辩人。

起诉人也指世卫与其总干事谭德塞于2020年3月11日宣布冠病大流行,是欺诈性且不科学的,并随后批准并建议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全球成员国实施行动管控令(MCO)。

根据《新海峡时报》报道,起诉人称:“他们对冠病疫情提出了虚假和误导性的建议,冠病实际上是一种在实验室制造的人造生物武器,故意模仿季节性流感,并随后建议仅使用有毒实验疫苗来应对虚假大流行。”

诉方还指控,被告均极其疏忽,没有对冠病的有效性和有毒实验疫苗的安全性进行临床研究或适当检查。

“慕尤丁不仅在没有适当调查和检查的情况下接受虚假疫情,还实施了行动管控令。”

他们声称答辩方利用不公平影响、欺诈、不实陈述、隐瞒事实和缺乏充分披露,来确保公众同意他们所说的有毒实验疫苗,这些策略导致包括诉方在内的马来西亚人,在没有充分知情的情况下签署同意书。

诉方寻求法庭宣判冠病是假的,是一种人造生物武器流行病,类似于季节性流感。

他们也寻求法庭声明,迫使我国退出世卫组织和世界经济论坛(WEF),并寻求一般、特殊和惩戒性损害赔偿。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