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拿出对抗通胀勇气/李兴裕

通货膨胀对食品价格的影响立竿见影,许多食品售价大幅扬升。许多消费者已留意到,他们的杂货账单不断攀升,打工族为每日三餐付出更高的开销。 

“外食价格”和“家庭食材”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一直在上涨,包括蔬菜、谷物和肉类以及其他动物蛋白。不断上升的食品通胀,已导致中低收入家庭被迫把可支配收入用于非可自由支配开销。

简而言之,以下因素解释了消费食品通胀的背后原因;全球粮食危机是否会发生,特别是在经历外汇短缺且更容易受到粮食价格冲击的新兴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

a)由于需求和供应的驱动,食品价格早在冠病疫情爆发前几年就一直在上升。需求的增长获得经济前景改善、购买力扬升和人口增长的支撑。粮食生产受到农业产出不均、气候变化(收成欠佳)、生产成本上扬、疾病、质量和产量变化不定等因素的制约。

疫情挥之不去

b)疫情持续挥之不去,造成了全球各地采取零零星星的封锁和行动管控措施,供应中断导致消费食品价格飙升。经济重新松绑后,被压抑需求的释放和需求的复苏,令各类消费品供应链不胜负荷,推高了价格。

c)经商成本扬升和用于食品生产与加工的原材料也有所增加,这反映在2020及2021年的全球食品生产者价格的飙升,并将在至少6个月的一段时间后才会反映在消费者物价上,尤其是如果生产商无法吸纳有关成本涨幅,唯有通过涨价把额外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自2019年底至今年4月杪,世界银行的食品价格指数劲扬了54%;鸡肉、大豆和玉米价格分别飙升83.4%、88.1%和108.5%。

d)疫情导致航运与运输以及交付服务成本扬升。运输成本走高除了导致获取与交付货物给客户的成本增加,也造成进口食品通胀。

e)乌克兰战争造成供应中断,进一步推高玉米和小麦等商品价格;能源、工业材料、化肥和动物饲料价格也持续上涨。更高的小麦价格将推高食品价格,而更昂贵的动物饲料和化肥增加了食品生产成本。

f)由于大多数食品和商品以美元交易,货币疲软的国家被迫付出更高的食品进口开销。

降低依赖进口

物价扬升促使一些国家实施补贴、价格管控和设定订价、进口特别准证、降低进口关税、限制出口等短期干预与行政措施,以维持或改善国内供应,压制食品价格上涨。

不幸的是,不利的全球发展对农产品市场价格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导致对抗食品通胀的权宜之计措施收效甚微。

大马国内市场与全球市场的整合,意味着本地生产者与消费者,将不得不应对全球对食品供需的影响以及对食品价格的影响。

1987年至2015年的28年内,大马对农产品的进口依赖程度从7.3%提高到 13.7%。2020年,进口依赖程度(IDR)超过50.0%的商品有8个,包括墨鱼(52.2%)、鲜奶(53.5%)、圆白菜(63.6%)、辣椒(72.4%)、牛肉(78.1%)、生姜(81.5%)、芒果(86.2%)和羊肉(90.4%)。

2020年,我国白米自供自足率为63.0、鲜奶65.0、红薯75.6、鲭鱼88.2、沙丁鱼80.7、猪肉94.9、家禽98.1和鸡蛋115.1。

粮食安全、价格可负担性和稳定性,仍是所有国人的优先事项。

粮食通胀和粮食安全问题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而是复杂的任务。政府和私人界需要共同努力,以确保永续的粮食供应。

别只靠短期方案

一些短期措施(补贴和对食品(针对消费者和生产者)采取统制价,包括化肥、禁止鸡肉出口),会导致我国付出机会成本和资源分配错误的代价。

a)政府为减轻国人的食品开销负担而提供补贴及实施顶价控制,将加重政府的预算赤字,如果它变得不可永续,将对我国的信贷评级构成重大政策风险。

针对性补贴

因此,在食品补贴上,应改为针对性的补贴,通过派发食品券或现金援助的方式来援助弱势家庭。针对性的补贴所省下的资金,可以转移到粮食生产计划。

b)商品顶价和管控,无法解决物品短缺问题。将价格固定在人为的较低水平,只会助长现有的需求模式,导致许多消费者面对更糟的物资短缺问题。

c)对生产商而言,如果将物价补贴和顶价低于生产商的成本,则会导致生产商失去经济规模效益,可提供给愿意付出更高价格的消费者的物品供应也将会减少。

在当前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和全球供应链中断,严重冲击物品供应下,统制价将如何激励供应商和生产商提高产量,也仍是一个未知数。

d)物价是市场经济对供需依赖程度的一个信号。全球市场发展的各种影响,已造成供应压力和成本扬升。更长时间的抑制价格上涨,无助于减轻消费者的压力或缓解物品供应短缺。

中期内应采5行动

为确保农业领域的永续和粮食安全,我们提出以下短期和中期行动计划:

a)停止干预市场。政府的监管干预措施虽然用意良好,但往往适得其反。有关干预措施扭曲了市场的运作和资源的分配,并抑制了农业生产。政府的主要重点是在食品供应链的每个环节(生产商、采购、库存堆放和食品分销系统)上制造竞争(而不是保护),以降低成本、遏制寻租行为和堵塞食品管理系统中的漏洞。

b)鼓励科技转移和智能农业。政府和私人领域都必须在环境永续性、气候变化、作物产量和机械化方面加速食品和农业技术的同化。这将减少对昂贵的投入、劳动力、化肥和杀虫剂的依赖,并刺激粮食生产。

c)增加农耕地。目前,国内农耕地当中,只有区区5.5%(约45万公顷)用来种植水果、蔬菜、药草、物种和其他作物。平均而言,2016至2020年期间,水果种植土地面积不到20万公顷,蔬菜和经济农作物不到10万公顷。相比之下,油棕园面积高达590万公顷,橡胶树为110万公顷。

d)支撑从生产商到消费者(种植者、食品加工业和食品批发商与零售分销领域)的食品供应链的所有要素。建立一个更具弹性的食品供应链和管理系统,拥有在国内不同地区更大的收集、加工、移动与储存能力,将为消费者和生产商提供更多和更好的选择。

e)提供即时市场信息。投资市场信息系统,提供可靠与及时的粮食生产、供求、贸易和价格数据。这将从生产商向消费者发出正确的价格信号;加强供应链,稳定价格,降低业务风险并加快应对时间。

反应

 

言论

体面生活是国民应得权利/南洋社论

近年来,马来西亚城市地区的体面生活基本开销节节攀升。

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以一家四口为例,在巴生谷、新山、芙蓉、马六甲等城市,月度基本开销普遍超过5000令吉,部分地区甚至高达6490令吉。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城市化的成本,也揭示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对中低收入家庭的冲击。

政府目前参考体面生活基本开销数据实施针对性补贴计划,这是一项积极尝试,但仍需更精准、更全面。补贴应集中于基本民生需求,如食品、电力和燃油,特别是针对低收入(B40)和中等收入(M40)家庭。

此外,补贴政策应动态调整,与通货膨胀率挂钩,以确保覆盖面和补贴金额能及时适应物价波动。

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同时,政府可通过优化公共资源配置,降低与补贴相关的行政成本,使更多财政资金直接惠及家庭。对于乡区家庭,尽管体面生活开销较城市低,但仍需关注能源、交通和教育开支,确保社会公平。

居住成本是体面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城市房价和租金居高不下,加剧家庭的财务压力。政府应通过加强对房地产业的监管,防止投机行为导致房价虚高,同时增加可负担房屋的供应。

此外,推行“公共住房及租金控制”模式,确保中低收入家庭能够以合理成本获得优质住房。监控现有租赁市场,防止租金飙升,也是一项重要措施。

食品价格是开销的重要部分,其波动直接影响家庭预算。政府应在食品生产和分销链中加强管控,确保市场供应充足。

例如,通过扩大农业补贴,支持本地粮食生产,减少对进口食品的依赖。同时,打击囤积居奇和价格操控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城市交通成本也是影响生活成本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应继续推动公共交通网络的扩展和升级,并提供更多交通津贴,鼓励公众使用更经济的交通方式。

联手国行抑制通胀

通货膨胀是推高体面生活开销的主要推手之一。政府与国家银行应加强合作,通过合理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胀,例如控制利率增长,稳定货币供应量,防止价格过快上涨。

体面生活不仅仅关乎消费支出,更关乎收入增长。政府应制定长期经济规划,吸引高附加值产业投资,为劳动者创造更多高薪岗位。

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强化劳动者权益,确保收入增长能够追赶生活成本的上升速度。

此外,通过教育投资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竞争力,为家庭提供更稳定的经济保障。教育普及还能在长期内缩小城乡差距,减少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我们认为,体面生活的定义远不止于满足基本需求,而是追求一种有尊严、有保障的生活方式。

面对当前城市生活成本高企的挑战,政府必须在短期内采取精准措施,稳定民生开支;同时在长期内通过收入增长、产业升级和教育投资,为家庭构筑更牢固的经济支柱。

唯有如此,人民才能真正享受经济发展的红利,生活在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包容普惠的社会中。体面生活,不应成为奢侈品,而是每一位国民应得的权利与期盼。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