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提防中国股市价值陷阱/奕帆丰顺

中国重开边境后的巨大涨势逐渐消散,今年其股市表现,大幅落后于全球股市。中国股市是否过于便宜,以至于无法被忽视?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近期发布了一份内容广泛的政策文件,承诺采取更多措施以提振消费和支持私营企业,反映出政策制定者试图通过承诺,采取更强有力的刺激措施来扭转局面。

房地产限制有望松绑

此外,约占中国经济的四分之一房地产行业尚未走出困境,中国表示将加大对该行业的支持力度。7月的政治局会议,亦未提及“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显示房地产行业限制有望进一步松绑。

期盼中国政府推出更果断的刺激措施,来提振当地经济的投资者切勿急躁。此前我们已经历了类似情况:因中国政策承诺而产生的短暂乐观情绪,在过去多次转化为亏损。这次是否有所不同?答案是不太可能。

尽管中国央行已采取降息措施,但通胀下降导致实际借贷成本上升。中国仍可能需进一步降息。中央政府亦一直不愿放宽财政政策,没选择采取大规模刺激措施,而是实施规模较小、零散的措施。

这些措施迄今为止,仍无法扭转中国经济的颓势。最新一轮提振消费的举措,如举办更多美食节、延长博物馆和游乐园开放时间等,无法为其经济增长提供太多的推动力。

刺激政策再令人失望

即使中国政策制定者愿意投入大量资金,却也无能为力,原因是在放弃清零政策之前,多年来对基础设施和大规模疫情控制措施的过度开支,已导致地方政府负债累累。

国际货币基金(IMF)数据显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的债务总额,预计今年将增至创纪录的66兆元人民币(约42.3兆令吉),相当于该国经济的一半以上。

地方政府负债收入减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用来为基础设施提供资金和支持地方经济的资产负债表外实体。

中国对房地产的打击亦导致土地出让收入暴跌,令地方政府失去了最大的收入来源之一。地方政府预算出现了紧张迹象。

标普全球数据显示,现有三分之二的地方政府,可能突破中央政府设定的非官方债务门槛(表明融资压力严重)。这个问题已经变得非常严重,以至于一些城市现在无法提供基本服务,违约风险正在上升。

鉴于政策制定者加大力度重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地方政府可能将被迫消减借贷,从而缩小需采取更积极财政措施的范围。

此举影响重大,原因是地方政府是中国经济的基础,占中国总体财政支出的85%,而且政策制定者为省市官员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经济增长目标。

鉴于基础设施支出容易达成,加上利率进一步下调以及现金发放计划行不通,政策制定者挽救其步履蹒跚的经济方法有限。

应对深层经济挑战

除了近期问题之外,中国亦需应对更深层次的经济挑战。

即使中国决定采取更积极的刺激措施,但这些措施能否重振经济,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由于消费者认为疫情封锁不可预测以及监管尚存不确定性,消费者信心仍然脆弱,导致许多家庭储蓄超出疫情爆发前的水平。

消费者的现金储备仍在增长——今年6月的家庭储蓄飙升至132兆元人民币(约84.6兆令吉)的历史新高,比去年同期水平高出17%以上。

此外,受过去几年的监管整顿和清零政策的影响,占中国经济60%以上的民营经济亦伤痕累累。中国政府试图通过承诺提供更多支持来挽回民营经济,但在政策多变的环境下,许多企业不愿投资。今年上半年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按年下跌0.2%。

面对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低迷的情况,即使是大规模的刺激计划,也可能不足以阻止中国经济的下滑。

此外,房地产危机是另一个棘手的挑战。尽管今年前几个月出现了复苏的苗头,但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4个月的反弹后再次陷入困境,7月当地100家最大房地产开发商的新房销售额,连续第二个月按年下跌33.1%。

长期前景黯淡

中国依旧面临着长期结构性问题。中国转向自上而下的国有经济体系可能会迎来低增长期,并危及私营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原因是国家目标现比利润更加重要,政策失误的风险也将更高。

中国的经济不景气,暴露了其中央计划结构的局限性。

中美关系迅速恶化亦令人担忧,跨国企业不得不应对中国突然的政策转变,并陷入两国愈发紧张的局势中。许多企业奉行“中国加一”策略,将部分生产保留在中国,并将其余生产转移到印度和越南等国家。

随着中国的营商环境愈发具有挑战性及充满不确定性,更多跨国企业可能会将其生产设施从中国转移,以分散运营风险。

按照历史标准来看,中国股市相当便宜,但目前仍缺乏积极的催化剂。中国的出口繁荣时期已经结束,而且其深层次的经济问题尚未解决。

困扰中国的长期结构性问题,也意味着中国股市现在需要大幅提高国家风险溢价,而投资者需要更大的安全边际。换言之,入市需谨慎,因为我们认为中国股市是一个“价值陷阱”。

视频推荐:

反应

 

言论

一人一票≠幸福/罗汉洲

最近在网络上听见2位中国內地姑娘在香港与德士大叔的对话,颇具振聋发聩的威力。

首先是德士大叔数落2位姑娘说:我们(香港)是开放、自由、有投票、一人一票、投票选领导人的,你们都没有,你们经济不好,很多人找不到工做,你们不要帮他们说假话。

一人一票等于民主?

中国姑娘回答:我们不需要选举,我们不用操心,国家一切替我们安排好,选个啥;我们开心就好,不需别人替我们安排、不需要别人帮忙;我们生下来就吃糖,没苦硬吃做什么;尖沙咀七八十巴仙(消费人)是中国人,香港经济靠我们中国人撑起;喝着娘的奶还嫌弃娘不好;中国可能有30%人过得不太理想,70%人都可以的、挺好的;如果我们过得不好,还能來香港玩,来消费吗?我们带着钱过来,不论现金还是支付宝,我们有钱,一分钱都不少你们的;在中国像你这样年纪的人都在家里舒舒服服,给儿女养着。

2位姑娘说了几遍“我们有钱”,当然会令香港人不爽,但她们确是有钱,若不是那位德士大叔轻蔑中国经济不好,很多人找不到工做,人民生活困难,那2位姑娘也不会声声“我们有钱”。且目前每一个国家都遭逢经济衰退,每一个国家都有难找到工做的人,中国不能幸免,别以为只有中国经济衰退。

德士大叔在英国统治香港期间出生,自小所听到的都是西方媒体对中国污蔑化、妖魔化的宣传,心里已先入为主,咬定中国没有民主、没自由、人民生活艰苦。香港回归后,他听到来自中国的资讯,他认为是假话,中国游客讲的话,他认为是“帮他们说假话”。

那位德士大叔与所有的“民主自由之士”有共同的盲点,就是以为一人一票就等于有民主,有投票权就等于人民必定幸福,人民选领导人,国家就肯定繁荣进步。

中国人幸福感高

事实是这样吗?太多的事实否定了这种观念,中国目前是第二大经济体,许许多多一人一票的国家瞠乎其后;中国是科技大国,许许多多投票选领导人的国家瞠乎其后;中国能够在月球背面把土壤挖回来,没有一个一人一票的国家做得到。

欧洲权威研究机构调查后的结论说,中国人的幸福感最高,对政府的满意度也最高;世界银行称赞中国扶贫工作做得最好,脱贫的人日渐增加。另一边厢,欧美国家街头流浪汉也日渐增加,叫中国人选个啥,有甜何必自讨苦吃?

中国人生活困苦、没有自由?中国每年有超过1亿人次出国旅游、消费、暴买,中国人也是欧美奢侈品最大消费群;欧美国家已禁止中国人随意购买土地、产业、企业,它们也禁止中国人投资于某些行业,中国人的钱多到令欧美那些一人一票的国家害怕,唯恐人民币淹没它们。

我欣赏那2位中国姑娘的话:我们不需要投票,我们开心就好,不需要别人替我们安排。德士大叔视如拱璧的一人一票,中国人却视如敝屣,但他们活得比许许多多有投票权的人开心。

德士大叔有一句话倒说得很对:我们的天空和你们的天空是不同的。

大家都生活在自己的天空下就好了,别强迫别人活在我们的天空下,别强迫别人接受我们的天空,目下天下滔滔,正因为欧美集团强迫别人必须接受他们的天空,更企图强行为中国人安排怎样生活,殊不知中国人活得比他们更开心幸福。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