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提高财政开销需三思/白文春

大马经济今年第二季按年萎缩17.1%,不仅是我国史上最糟的萎缩情况,表现也是本区域最差。这促使一些反对党议员建议政府将刺激经济的财政开销提高一倍。

至今为止,政府已在抵御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的刺激经济开销,建议挹注450亿令吉,通过各项措施来支援商家和消费者,从而提振经济。

其中两笔数额最大的拨款,分别是拨出约170亿令吉进行薪资补贴、聘雇奖掖及培训援助,以及110亿令吉为低收入群体提供现金援助。两者合共占了刺激经济开销的62%比重。

提高国债顶限

政府将通过借贷,融资刺激经济配套下的额外开销。

这些开销,加上原本约520亿令吉的现有财政赤字,以及假设所有赤字都通过借贷来融资,估计将导致政府的直接债务今年骤增约970亿令吉,达到8900亿令吉。

因此,假设今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下跌5%,今年政府直接债务估计将占GDP约62%比重,这不仅将高于去年占GDP的52.5%比重,也将超越政府的国债55%顶限。

政府别无选择,只好建议将国债顶限提高到60%,并已获得国会下议院通过。

然而,政府可能会探讨其他收入来源,来融资部分的财政赤字,以便国债不会超过60%顶限。

我上述国债可能超过60%顶限的估计,是假设有关赤字完全通过举债来融资。

这并非政府首次提高本身设下的国债顶限。之前的55%顶限,是于国际金融海啸期间提高到该水平,更早之前的45%及40%顶限,则分别于2008年6月及2003年4月达到。

援助措施应对准目标群

我可以理解政府在有需要时,尤其是经济危机期间提高国债顶限的做法,然而,每几年就提高一次,显示政府财务状况没有处理好。

在这方面,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应该再度提高财政开销来刺激经济,结果背负更多债务,而且债留子孙,还是应该在各项刺激措施下,探讨如何更谨慎地花费每一分钱?

当然,许多人也曾提出这个问题,即我们是否有必要为低收入群体的每户家庭提供额外现金援助,还是应该精挑细选和对准目标群,只给予失去工作和收入,并真正需要有关现金援助来渡过难关的一群?

事实上,部分低收入群体目前仍得以保住饭碗,并已在生活援助金(前称一马援助金)下受惠。

我认为,这些人也许不需要额外现金援助,而政府可省下这笔钱充作其他更好用途。

善用财务避免债留子孙

我们羡慕邻国新加坡,不解为何在当前充满挑战的情况下,该国政府仍有能力继续为支援商家大洒银弹。

事实上,新加坡8月17日公布总额80亿新元(约240亿令吉)的额外支援措施,延长为遭疫情重创的航空与酒店领域提供的薪资补贴,以缓冲有关冲击。

其实原因很简单,新加坡拥有庞大的储备金,让该国可在困难时期大掏腰包。

这让我联想起,上一次经济危机,即2008至2009年国际金融海啸期间,发达国家纷纷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国际油价冲破每桶100美元,我国国库也大唱丰收,但我们并未把这笔丰厚资金积谷防饥,反而平白挥霍。

我不认为这是容易的事,但政府在财政开销上需谨慎行事、精明理财,确保我们不会债留子孙,未来的世世代代不必扛上还本付息的负担。

反应

 

雪隆

大马受邀赴中国温州 参加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

(吉隆坡27日讯)大马再次受邀参加在中国温州举办的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WYSS)。

自去年以来,我国一直是峰会的重要国际参与者之一。今年,由职业培训局副局长阿兹米博士率领的代表团人数达30人,包括来自国家技能发展局、人力资源部、马六甲理工大学、国民大学(UKM)、大马汽车、机器人及物联网研究院(MARii)等机构的成员。

此次峰会内容包括主题演讲、专家报告、案例分享以及行业代表讨论会。

我国代表团还参观了雅龙的智能制造技术展示,涉及工业4.0、物联网及设施维护等前沿领域。

马中两国在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TVET)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新突破,苏丹再纳阿比丁大学(UniSZA)与雅龙及Advance Retro Solution(ARS)签署了意向书,推动智能制造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转移,为双方未来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

此外,我国代表团还访问了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ZJITC),重点探讨工业4.0、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如何助力我国技职教育发展。

推动师生交流资源共享

与此同时,电动车市场的崛起也成为马中合作的热点议题。代表团访问了中国北方汽车集团,讨论通过技术转移和课程开发,支持我国在电动车和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的建设。北方汽车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职业教育解决方案提供商,承诺为我国提供先进的培训设施和研发经验,助力电动车技术的本地化发展。

未来,两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包括推动师生交流计划及行业资源共享。

我国代表团将实践此次峰会所学习的经验,进一步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提升本地职业教育与国际化接轨的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高技能型人才。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