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政策权衡,交待利弊/胡逸山博士

要妥善地、周全地、有效地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经济、一个社会等,的确殊不容易,得要考虑、平衡多方的利益所在。

有些决策,也许在经济上会带来很好的效果,但在政治上却不受欢迎,会招来巨大的反弹,所以执政者对该些政策的采纳以至实行,有时候不免会有所退缩。

另一方面,有些决策在政治上大受欢迎,会迎来响亮的掌声以及随之而来的大量选票,但在经济上却会带来不良的后果,或至少没有太大的经济效用,但执政者对这些政策却也会趋之若鹜,不断推出这些不顾后果的政策。

政策难面面俱圆

至于社会政策,更是难以两头尖,常会顺得哥来失嫂意,政治上受欢迎却经济上严重失效,或经济上很有效但在政治上受到很大阻力。

更有甚者,一些社会政策,尤其是在目前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肆虐的大环境下,可能也对抑制疫情的扩散很有必要推出,但在经济以及政治上却难以过关。

而且,在许多时候,这些难题也还不局限在一国一地,尤其是当下全球疫情起伏不平的大环境下,一些国家或地区还不时出现一些变种病毒,或更毒更容易传染等,很快就能穿越人为的国界而扩散开来。

一国一地所制订与施行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政策,也就对其他国家与地区也会产生溢出的效用或副作用。

就拿这冠病病毒疫苗来作为例子吧。全世界当下都在抢疫苗。

一些率先生产疫苗的国度,得在先为自身的国民注射疫苗以“益”国民、从而尽快为当权者制造政治红利以及复苏本土经济,与履行国际公民责任、把疫苗尽快推向世界来“益”全人类之间,做出可想而知极为困难的权衡。

到底,只(暂时)救自身国民,而世界其他地区仍病毒横行,全球经济还是难以复苏,而一国经济除非真个完全关起国门自搞自的,否则也还是难以搞上来。

这一年多以来全球多国被疫情逼得关起门来所产生的严重后果,也还是有目共睹的。

谁应先接种疫苗?

而在一国一地以内,在国际上所采购回来的疫苗数量有限,如何最有效地注射以控制疫情,也还是很难在政治与经济上两全其美。

如一地的外地劳工数目众多,而疫情在他们之间扩散的频率又高,那么在为前线工作者注射后,下一个逻辑上的注射群体,即应为这些外劳,还可维持他们的经济劳动力。

但如真个如此做,则一地苦等疫苗的本地居民则可能会鼓噪起来,认为当权者竟“优先”照顾外来者而不是本地人,在政治上很难“交待”。

另一方面,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难免会有一小撮的精英掌握了一国一地的经济主导权。

疫苗分配人人平等

如果让这些精英们先注射了疫苗,以便他们得以更快地跨国谈生意、找机会,则当地的经济可能也得以更快地复苏起来,但这在政治上又有违“疫苗面前,人人(的注射机会)平等”的原则,也是很难“交待”。

所以疫情的持续起伏不平,的确为完善的政策制订与推行,带来极为庞大的挑战。

如何更有公信地向公众解释这些政策的利弊,也就成为执政绩效的一大考量。

反应

 

要闻

控诉冠病疫苗致死和并发症 8人向政府及WHO索赔6千万

(吉隆坡27日讯)8名人士指控冠病疫苗接种导致死亡及严重健康并发症,因此向政府及世界卫生组织提起集体诉讼,要求赔偿6000万令吉。

这8人是通过莫哈末再努丁律师楼入禀起诉,并将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前首相丹斯里慕尤丁与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警察总长丹斯里拉扎鲁丁、现任与时任卫生部长、现任与时任内政部长、大马辉瑞及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25造列为答辩人。

起诉人也指世卫与其总干事谭德塞于2020年3月11日宣布冠病大流行,是欺诈性且不科学的,并随后批准并建议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全球成员国实施行动管控令(MCO)。

根据《新海峡时报》报道,起诉人称:“他们对冠病疫情提出了虚假和误导性的建议,冠病实际上是一种在实验室制造的人造生物武器,故意模仿季节性流感,并随后建议仅使用有毒实验疫苗来应对虚假大流行。”

诉方还指控,被告均极其疏忽,没有对冠病的有效性和有毒实验疫苗的安全性进行临床研究或适当检查。

“慕尤丁不仅在没有适当调查和检查的情况下接受虚假疫情,还实施了行动管控令。”

他们声称答辩方利用不公平影响、欺诈、不实陈述、隐瞒事实和缺乏充分披露,来确保公众同意他们所说的有毒实验疫苗,这些策略导致包括诉方在内的马来西亚人,在没有充分知情的情况下签署同意书。

诉方寻求法庭宣判冠病是假的,是一种人造生物武器流行病,类似于季节性流感。

他们也寻求法庭声明,迫使我国退出世卫组织和世界经济论坛(WEF),并寻求一般、特殊和惩戒性损害赔偿。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