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生分水岭/莊国辉
看着眼前的财务报表,我突然回想20年前当时的我还在为明天而烦忧。
不知不觉来到了人生分水岭,还是要面对这种“十五二十”的感觉,不禁要问到底是不是五十不惑?我真的知道自己要什么?我这样做是对的吗?最近常问自己的三个问题。
快要陷入沉思时候,我开始唤回当时记忆。那时候的我又要开始面对另一个领域的挑战了,我问自己到底能适应吗?
我没有经验,而且过去的经验告诉我未必可以胜任这份工作,还有可能导致往后烦恼多多。
想着想着,我就创造了“得四分”角色来与大家分享故事。
“得四分”的故事
“得四分”是一位18岁就出来工作的人。不是出于自愿工作,而是想逃避学习不佳得处境。
得到上天的眷顾,本来“得四分”不好不坏的眼见可以退休了,却不然被别人和自己摆了一道。没办法,谁叫能人故事多啊,那就从头再来吧!
多年以后,“得四分”竟然还是被要求协助之前被多次出卖的社群回来服务。介于之前的不好经验,“得四分”思前想后还是想想如何可以温和回应但是又能让对方理解中来为自己出一口气。
逆向思维
“得四分”最终回应了一句:我想我达不到你们这么高的要求!对方先是一愣,最后理解了陈先生的话中之意就自讨没趣什么也没说地离开。
“得四分”当然清楚知道对方只是想利用自己,然而自己在之前的事件中已经感到心寒,但是又不想撕破脸。
“得四分”轻描地告诉对方关于之前无理做法实在是不敢恭维,于是心生一计,就用巧妙影视对方的无礼的“要求”表示实在无法接受来回应。

换位思考
“得四分”当然理解对方的心思,但是他需要换位思考到底对方最在意是什么,又有什么东西能表述自己的立场。俗语说的好,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
哪怕“得四分”就是一句简单不过的回答,到了“有心人”的心理所泛起的波动,就不想一般人如此地平静。
数字背后意义
小故事,大道理。人生何尝不是每次要做出重大决定时候,都是希望能得到贵人指路。
仔细琢磨,当贵人相助时,我们不是也抱着怀疑的态度地冷淡回应不当一回事。所以我们许多时候不是没有资讯,而我们不理解一些数字背后的真正意义。
金钱数字游戏
在这一刻,我原本觉得能工作越久就越好,无需退休和加上工作上已经驾轻就熟。但是我想人大多是吃着眼前这碗饭,却看向他人的饭碗,心里梦想着吃上了该多好。
所以人生很多决定,往往就是一瞬间产生了奇想,我也是随着心里想的而做出决定。
新工作开始后,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如果少工作十年,那么对我有什么不同。
没有想过这话题,很自然就用财务计算机想得到答案。让我大吃一惊,发现了完完全全是没有必要这样做。
当得到了这个重要的讯息,我就开始琢磨应该如何好好利用时间,尤其是往后非常有限的时间。
再次调整了生活规律和目标过后,我就开始理解金钱的另一个意义,就是能在一些限制条件下来换取“时间”。这就是数字背后的意义。
总结
理财规划就是这么不断循环。本来已经规划好和理清目标了,但当规划赶不上变化时,我又要重新规划。
过去种种的财务规划经验,我开始觉得许多事情就已经可以预见的,所以当我们犹豫时就需要告诉自己: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不然,我们会被眼前的烟幕遮挡了视线,而看不见数字背后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