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损六“溜”大顺/麦传球
许多华人认为,当我们出远门或做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时,我们应该选择一个黄道吉日。
对我来说,作为一个交易者,最重要的一件大事是止损。因此,了解止损对于管理风险和保护资金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也许我们不知道该怎么找一个黄道吉日来止损,但我认为以下6个时期是我们学习止损的最佳时机。
1.使用策略
在你的交易生涯早期,尽早了解和使用止损或止损策略,可以帮助你养成良好的风险管理习惯。
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防止因市场波动或意外事件而可能发生的重大损失。
而且,一般来说,当你第一次开始交易时,你的交易资本应该或可能是最低的,因为你可能还没有勇气开始大笔交易。因此,止损金额应该相对较小。
2.模拟交易
当然,学习或执行止损的最佳时间,是在模拟交易期间,因为你损失的是虚拟资金,而不是真实资金,因此,对你的资本没有实际影响。
然而,我们应该像真实交易一样进行模拟交易,即我们不应该仅仅因为使用模拟货币,就总是情绪化地止损。
3.参加比赛
另一个学习止损的好机会,是参加交易比赛时。同样的,你的止损不会影响你的真实资金。是的,有些交易比赛的获胜者是靠运气获胜的,但如果我们不在比赛中应用交易技巧,而是使用赌博技巧,那么当我们以后在真实市场中交易时,我们的交易技巧,就很难帮助我们赚钱。
4.承受能力
对于很多人来说,即使是很小的一笔钱,他们也可能无法承受损失。然而,有些人甚至可以承受六到七位数的损失,也不会对他们的财富产生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当你还能承受经济损失时止损,是另一个学习止损的好时机。
5.工作交易
对于为别人工作的专业交易者来说,在用别人的钱进行交易时止损,是学习止损的最佳时机。事实上,如果一个专业交易者在工作时不止损,那么他未能止损可能会导致他失业。因此,当你用别人的钱进行交易时,止损是最重要的。
6.评估风险
当你正在测试新的交易策略时,使用止损单可以帮助你评估其有效性,而无需冒太多资金风险。
当市场趋势或价格走势对你不利时,溜之大吉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只要我们能保住本钱,我们总有机会挽回损失。
所以,任何时候止损都是黄道吉日,因为第一次止损在心理上或实际上就是最好的止损。

风险管理原则
另一方面,决定交易中止损或实施止损的最佳时机,对于有效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虽然确切的时机可能取决于你的交易策略、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状况,但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一般准则:
●设定风险承受力:
在进行任何交易之前,确定你愿意在该交易中承担风险的资本的最大百分比。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在单笔交易中,仅冒一小部分交易资本(例如 2-4%)的风险。
●使用技术指标:
根据技术分析实施止损水平。
这可能包括支撑位和阻力位、移动平均线或其他与你的交易策略相符的技术指标。
●基于波动止损:
考虑你所交易资产的波动性。 在波动较大的市场中,可能需要扩大止损范围,以避免过早平仓。
●追踪止损:
追踪止损可用于保护利润,同时给予仓位增长空间。它随价格变动锁定利润。
●固定百分比或金额:
一些交易者更喜欢将止损设置为固定百分比(例如低于购买价格的10%)或固定金额。
●基于时间退出:
如果你的交易策略基于特定的持有期(例如日内交易或波段交易),则你可以设置止损,以便在未达到目标时自动退出。
●基本面变化:
如果你进入交易的原因因基本面因素(例如公司前景或经济状况发生巨大变化)而发生变化,则可能是时候退出该头寸了。
●情绪纪律:
避免让情绪左右你的决定。根据逻辑分析设定止损水平并坚持下去。
●定期审查:
定期审查你的头寸并根据需要调整止损,尤其是在价格大幅波动或市场状况发生变化之后。
每天都是黄道吉日
请记住,止损的目标是限制交易的潜在损失,同时留出足够的空间来进行有利可图的交易。每个交易者都有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交易风格,因此,制定适合你特定需求的策略并坚持下去非常重要。
应用止损规则的一致性和纪律,是长期交易成功的关键。
成功交易的关键不仅仅是何时进入交易,还在于知道何时退出。
止损策略是做出退出决策的重要工具。此外,随着你获得更多经验和市场条件发生变化时,继续学习和调整这些止损策略也是很重要的。
当你根据预定义的标准进行止损时,每天都是止损的黄道吉日。
视频推荐 :
【股势先机】捞底“捞到半山腰”?/陈泽荃
股市里,“捞底”听起来总是很诱人,毕竟谁不想在最低点买入,等着股票价格扶摇直上,赚得盆满钵满呢?
然而,理想与现实往往背道而驰。在捞底的路上,等待和煎熬是家常便饭。
更令人焦虑的是,很多投资者发现自己在认为的“底部”买入后,股票继续跌跌不休,最终从捞底变成了“抄在半山腰”。
在股市多年,亲眼见证过一些逆向思考捞底而赚进斗金的投资者,也目睹了捞底到对股市完全绝望失去信心的人。
捞底是一门学问。股市变化无常,充满不确定性。即便有再多的数据和理论支持,也没有人能百分百判断市场的最低点在哪儿。
因此,捞底并不是人人都能驾驭的投资策略,它更适合有资金、有耐心、懂得分析、并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

“底”的不同面貌
在股市中,“底”可能有几种不同的情况,每种情况对捞底者的要求也不同:
1. 技术性底部:
通过技术分析寻找支撑点,判断股价可能即将反弹。
2. 价值底部:
另基于基本面分析,寻找被低估的优质公司。
3. 市场底部:
整个市场因为大规模抛售而暴跌时,也有人尝试在整体市场低迷时捞底。但这需要有非常强的逆向思维和心理承受能力,因为在恐慌氛围中买入非常考验信念。
策略与底气
成功与失败的分界线,往往取决于以下几点:
1. 对公司基本面的研究:
捞底并非赌博,而是科学的决策过程。公司业绩稳健吗?跌势是因为行业周期性问题,还是公司监管出了问题?未来几年,公司所在行业的前景如何?如果无法回答这些问题,贸然捞底只会增加风险。
2. 资金管理和分批建仓:
股市中,分批投入是控制风险的基本手段。一次性“全押”(all in)不仅心理压力大,还容易因为时机错误而错失修正的机会。
此外,捞底时还需要明确计划:这次出手是为了短期反弹还是长期持有?在达到目标时,能否果断卖出?
3. 情绪管理:
“贪婪”和“恐惧”是投资者最大的敌人。当股价下跌时,听到市场的“便宜”论调,很多人会因为害怕错失机会而冲动买入。
但理性的投资者会冷静分析:当前价位是否真的合理?公司未来是否有回升的潜力?
4. 明确目标风险承受能力:
捞底之前要问自己:如果股价继续下跌,我能承受多大的亏损?如果市场反转,我的收益预期是多少?
这种自问能帮助投资者保持清醒,避免在情绪中迷失方向。
5. 注重现金流管理:
在股市动荡时,留有足够的现金是一种保障。一旦捞底失败,投资者仍然有资金应对突发情况或等待下一个机会。
挑战自我认知
捞底不容易,它不仅是一种投资技巧,更是一种对市场和自我认知的挑战。它考验投资者的判断力、耐心和执行力。在捞底成功时,我们能感受到智慧与勇气的回报;而在失败时,也能学会在市场中谦逊和反思。
愿每一次出手,你捞到的都是金子,而不是沙子。毕竟,股市的机会无处不在,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以智慧和冷静的心态抓住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