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合作 开拓商机/胡逸山博士

近年适逢日本与东盟友谊合作50周年纪念,笔者日前受邀出席在吉隆坡所举行的一个相关论坛,并就两方友谊合作的前景发表演说。
查近代日本与本区域的交往,也还是环绕在贸易与投资为中心。尤其是东盟几个主要国家的工业化,都在很大部分上有赖于当年日本的大力投资,本地即为一例。
但自至少本世纪初以来,随着日本自身的经济发展陷入滞涨的胶着,日本在本区域的投资也随着萎缩,至少就是没有很显著的增长。
所以随着日本近年来重振经济的决心,对东南亚的投资应该重新被列为重点。
日本方面能够对本区域做出科技含量高的投资当然最好,即使做不到这一点,也可以在贸易上花些心思来做得更大。如近年来本地流行榴梿的出口,但就鲜有听说把榴梿出口到日本。
这一方面是因为习惯清淡口味的日本人,可能一时之间未能习惯榴梿的浓重气味,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日本检验检疫把关严格。
但这些都是应该努力被克服的难关,例如口味方面可在日本做出更大的推广工作,检疫方面就要与日方进一步磋商磨合。重点是要为本地产品开拓新市场。
中小企业应多交流
此外,传统上日方在东南亚的投资,多为庞大的集团在本地设厂,固然为本地制造许多就业机会,但也可更着重两地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流,为两地的中小商家带来更多的商机。
说到教育的交流,就不能不提到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最为心仪的“向东学习”计划,造就了本地许多学子有机会到日本学习先进的技术,推动了本地的现代化进程。
在过去几十年,本地的高等教育行业的发展也算蓬勃,但在本地虽然有着来自欧美等地的留学生,却鲜有见到来自日本的留学生,所以这一点也是可以加强的。
之前在马哈迪的第二任首相任期内,曾听说过有日本的大学要来本地开分校,在希望这项计划得以落实之余,也希望有更多的日本高等院校愿来本地如此做,而本地卓有成就的高等学府,也可考虑到日本开分校。
引进先进农业科技
日方在本地已然展开一些环保方面的项目,这一点值得嘉许。此外,也可协助本地加强农业发展,早日达到食品自给自足方面,如引进一些日本著名先进的农业科技等。但这些项目,都应在更能直接地惠及在地居民的前提下来推展,让彼等得以改善生计。
东南亚当然也欢迎日方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更大投入,但这些项目应该更为符合实际需求。
如吉隆坡与新加坡这两大都会之间的人流或货流往来,是有需要建设高速铁路,但在许多其他地区,起码目前哪怕只有普通铁路,让人流物流从内地能有个出海口就很好了。
总括来说,日本与东盟在紧密合作的基础上,未来可以探讨一同到其他发展中地区开拓商机。日本有着著名办事认真、注意细节的工作态度,而东南亚基于长期多元文化也有着很好的沟通协调能力,都得以结合起来,必能达至多赢的前景。
【灼见】南美有望成第二个东盟/魏开星

巴西(取自pexels)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杪的南美之行,面对欧美等西方国家的经贸、技术“脱钩断链”的压力,在走出困境,寻求突破的抗争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习近平此次借出席在利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非正式领导人峰会之际,应邀访问秘鲁,并与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举行双边会晤。两人共同见证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钱凯港开港。
APEC峰会后,习近平转往巴西,出席G20峰会;峰会之后,随即展开对巴西的国事访问,与巴西总统卢拉会谈,将中巴关系升格为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访问期间,中巴双方签署38项合作文件。
那么,应该怎么看习近平此行在当下的意义?
老朋友新关系
首先,南美既是中国的传统盟友,又是新时代的贸易伙伴。中国与南美(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国家)的关系将开启新篇章。南美作为上个世纪中国亚非拉兄弟的重要部分,同属第三世界。在反帝反霸的冷战时期,中国与广大拉美兄弟站在同一战线,互相支持、相互帮助。改革开放之后,中南关系与时俱进。
2014年7月,习近平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共同宣布成立中拉论坛。如今,中国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2000至2022年,中拉货物贸易总额增长35倍,2023年达到4890亿美元。今年前3季度,中拉货物贸易额达到4274亿美元,同比增长7.7%,全年有望突破5000亿美元。
其次,南美国家于中国的对外经贸地位凸显。特朗普在第一个总统任期便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拜登政府将中国视为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美方连同其盟国对中国除了贸易战之外,还衍生出科技战、金融战等等,各种制裁、封锁、遏制、禁运轮番上演。
在单方面强征高额关税、禁止美国及盟国的高科技产品销往中国等单边主义、逆全球化、人为扭曲产业链的骚操作下,中国与美国、欧盟的双边贸易额呈现下滑,中国第一贸易伙伴让位给东盟,美欧退居第二、第三。
钱凯港横空出世
面对自由贸易越来越遭到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的干扰,中国的对外经贸过于依赖美欧等西方市场的格局必须扭转,积极开拓其他有潜力的区域成了必然。东盟之外的中东、中亚、非洲等全球南方的市场重要性凸显。这当中,南美洲最具潜力。在与智利总统博里奇的会晤中,习近平称中方欢迎更多智利优质产品出口到中国;博里奇表示,智方欢迎更多中国企业赴智利展开产能、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
再次,中国与南美国家一拍即合。秘鲁、智利与巴西对习近平的到来均表现出极为欢迎与重视。巴西正在大力推进“加速增长计划”、“新工业计划”、“南美一体化路线计划”等发展战略,这些同中方“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双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将极大助力巴西再工业化进程,促进南美一体化建设。习近平称,期待中巴再创“黄金50年”。巴西同中国的进口额已超过该国对美欧的总额,超越1000多亿美元。
中方捷足先登
第四,中方未雨绸缪。在特朗普2.0扬言对世界暴力强征高关税之际,中国抢先一步,提早谋划。巴西的大豆、铁矿石、锂矿等均为中国市场及工业原料的刚需。之前依赖美国市场及澳洲供应,有被美国及其盟友“卡脖子”的风险;再由于巴西的上述产品在物流与运输上要绕道后,经巴拿马运河,无论从时间及运费上都费时费钱。如今,随着钱凯港的开通,南美到中国上海的航程从以往的45天左右大幅缩减到25天。这样一来,南美各国的产品通过太平洋东岸的港口,直到太平洋的西岸。困扰多年的绕道、费时费力的问题得以解决,中国与南美各国的经贸势必获得突飞猛进的增长。
最后,中巴有资格成为全球南方的领头雁。在金砖国家的创始成员国中,目前看来,中国与巴西最有资格领导全球南方。中国与巴西等国登高一呼,南美的左翼国家将积极响应。即使亲美的国家也难以抗拒互利合作的前景。阿根廷总统米莱在出席APEC峰会期间与习近平会谈,西方媒体称米莱成了“亲华派”。习近平当场邀请米莱访问中国,相信米莱很难抗拒这种盛情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