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科技巨头大挫败/Project Syndicate

去年,美国总统乔·拜登的政府撤回了一项可能破坏国内数据隐私、网络公民权利和自由以及竞争保障的提案,并因此激怒了那些为大型科技企业以及其他从我们个人数据中获利的公司游说人。

而现在拜登关于美国人数据安全的新行政命令则表明游说者们又该坐立不安了。

数十年来数据中间商和科技平台一直在不受任何监督或限制的情况下利用美国人的个人数据牟利。

拜登政府已经宣布将禁止向中国和其他受关注国家传输某些类型的数据。这是朝着保护美国人敏感个人信息和政府相关数据迈出的微小但重要的一步。

此外,这项命令很可能是其他政策应对措施的前奏。美国人对网上发生的事情感到担忧是有道理的,而他们的担忧也远远超出了对隐私权的侵犯,还包含其他一系列数字危害,比如错误和虚假信息、社交媒体引发的青少年焦虑以及种族煽动言行。

数据自由=言论自由?

那些利用我们的数据(包括个人医疗、金融和地理位置信息)赚钱的企业多年来一直试图将“数据自由流动”与言论自由划等号。

它们会试图把拜登政府的一切公共利益保护措施说成是为了关闭新闻网站访问权限、瘫痪互联网并向独裁者赋权的举措。但这都是无稽之谈。

科技企业知道,倘若开展一场公开、民主的辩论,消费者对数字保护措施的担忧就会轻而易举地压倒对这些企业利润率的关切。

因此行业游说者们一直忙于试图瘫痪民主程序。他们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求制定晦涩难懂的贸易条款去约束美国和其他国家保护个人数据的行为。

保护美国人的隐私和国家安全看似本就是美国总统的分内之事,因为这两者都可能因为我们产生的大量数据的处理方式和存储地点不同而受到危害。

然而令人吃惊的是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政府却试图禁止美国对“信息(包括个人信息)向任何国家的跨境传输”施加任何限制,只要这种传输与在美国或其他签署协议的国家运营的任何投资者或服务提供商的业务有关就准予放行。

实践中行不通

虽说特朗普政府将这一规则纳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提案确实包含了一个表面上看允许实施一些“为以实现合法公共政策目标所需的”监管的例外条款,但该条款在设计之初就是为了让它在实践中行不通的。

虽然大型科技企业的游说者们引用这一例外来反驳对更广泛提案的批评,但该条款的措辞却直接来自世贸组织的一项在48次尝试中失败了46次的“一般例外”。

数字贸易幌子

禁止跨境数据监管只是大型科技企业游说者说服特朗普官员加入修订后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并在世贸组织相关会谈中提交的四项提案之一。这些以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写成并潜藏在数百页贸易协定语句中的条款被误导性地打上了“数字贸易”规则的标签。

通过禁止政府采取某些政策,提案中那些由行业撰写的条款威胁到了美国国会两党为抗击大型科技企业侵犯消费者、劳动者和小企业权利的行为所做的努力。它们还削弱了负责保护我们隐私和民权以及执行反垄断政策的美国监管机构。事实上如果特朗普时代禁止政府限制数据流动的规定在世贸组织生效,那么拜登政府自己的新数据安全政策就会遭到禁止。

甚至很少有人知道特朗普这一提议的存在——那些一直在悄悄强占贸易谈判的游说者们当然不在此列。

虽然此前的各项美国贸易协定中都没有包含禁止行政部门和国会实施数据监管的条款,但数字平台却突然被赋予了特殊的保密权。国会和行政部门认为对保护公共利益至关重要的算法评估和人工智能预筛选都将被禁止。

贸协背负恶名

行业游说者们在特朗普在2020年败选后仍希望将这些反常规则变成新规范。他们的计划是将同样的条款添加到拜登政府一项名为《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的协议中。

但拜登政府的官员并没有听从他们,而是与国会共同确认特朗普时代的那几项提案与国会和政府在数字隐私、竞争和监管方面的目标不符。

平台中间商权力大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拜登政府不再支持特朗普时代提案的决定为何会激怒科技游说者。他们认识到甩开符合大型科技企业心意的“数字贸易”手铐的拜登政府是在重申其监管大型平台和数据中间商的权力,而美国各政治派别都认为这些平台和中间商权力太大了。

正是因为企业游说者的这种行为,贸易协定才背负上了恶名。

美国需要进行一场重大辩论来讨论如何最好地监管大型科技企业以及如何在保持竞争的同时防范正在煽动政治两极分化并破坏民主的数字危害行为。这场辩论显然不应受制于大型科技企业通过贸易协议偷偷施加的限制。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说得很对,如果美国政府在确立自身国内方针之前就受缚于那些对相关行动加以限制的贸易规则,那就是“政策失当”。

无论对大型科技企业的监管持何种立场(不管是否认为应该限制其反竞争行为和社会危害),任何相信民主制度的人都应该为拜登政府拒绝本末倒置的做法鼓掌。美国应该像其他国家一样以民主的方式决定其数字政策。

如果真的这样做了,我猜其结果会与大型科技企业及其游说者所推动的大相径庭。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视频推荐 :

反应

 

名家专栏

贺锦丽下象棋 特朗普下跳棋/Project Syndicate##

作者:肯尼斯·罗格夫

无论是副总统贺锦丽还是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赢得11月的美国总统大选,这一结果无疑都将对美国的政治气候产生深远影响。

但由于特朗普对政策缺乏兴趣,而贺锦丽竞选团队又在努力转移人们对乔·拜登执政期间食品价格上涨的关注,因此大选结果会对经济产生多大影响还不好说。

到目前为止金融市场对大选基本保持着漠不关心的态度,这或许是因为投资者认为贺锦丽和特朗普都无法确保对国会参众两院的控制,从而限制了他们制定有意义立法的能力。由于民调和博彩市场都预测大选结果将异常接近,因此有理由认为政治僵局是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在我看来民主党大获全胜的几率正在增加,而投资者最好对此予以关注。

自从拜登结束竞逐连任、贺锦丽开始崛起以来,共和党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特朗普——似乎在下跳棋,而民主党人则在下国际象棋。虽然共和党内不乏敏锐的战略家,但该党领导人要么无视他们的建议,要么缺乏去足够的关注去予以落实。

赢取公众注意力

相比之下民主党的竞选活动却异常严谨,贺锦丽基本上不接受媒体采访,也不参加任何没有预先安排的活动,唯一的例外是她和竞选伙伴蒂姆·沃尔茨与一位极其赞同她的CNN记者进行了座谈以争取支持。事实证明贺锦丽的这一策略非常有效,她在精心准备的演讲中展现出了自身魅力和能量,并在首次接受采访时轻松顶住了压力。而主宰新闻圈十年的特朗普则发现自己已被边缘化,只能想方设法夺回公众的注意力。

如果民主党赢得白宫,守住参议院,并重夺众议院,贺锦丽就能颁布全面的经济改革。倘若能撤销参议院的阻挠议事程序规则(正如民主党人曾多次誓言的那样),那她的政府即使在微弱多数的情况下也能冲破共和党的抵制。

虽然这一策略无疑会为共和党人最终再度掌权时采取同样的手段埋下伏笔,从而可能导致长期动荡,但民主党领导层似乎对此并不感到担忧。

增税解决长期债务

尽管如此,获得行政和立法部门的控制权将使贺锦丽和民主党至少能够部分解决美国的赤字问题(预计2024年将达到1.9兆美元),以及通过急需的增税措施来解决长期债务问题。

贺锦丽已经提议提高对富人和企业的税收以便在未来十年内创造5兆美元新收入,但如果要在不增加赤字或不违背不对年收入低于40万美元者增税承诺的情况下实施其雄心勃勃的进步计划也是极不容易的。

虽然贺锦丽说她希望为特朗普和过去十年美国政治的“翻页”,但估计也不太清楚书的下一章会是什么样子。

当然特朗普也提出了增税建议,不过是以普遍征收10%进口关税和对中国商品征收60%关税的形式实现的。鉴于2023年美国进口的商品价值超过3兆美元,这种做法确实可以带来可观的收入。值得注意的是关税在征税体系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很常见。

赤字难减

但尽管特朗普声称的方案与贺锦丽相反,但他提议的关税——虽然从技术上讲是对国外企业征收的——最终会导致美国消费者承受更高物价以及大多数成本。此外其他国家将不可避免地采取报复行动,从而进一步推高进口商品的成本。

特朗普和贺锦丽似乎都对减少赤字不感兴趣。贺锦丽的经济方案包含几项代价高昂的措施,比如恢复拜登政府的儿童税收抵免政策,为首次购房者提供补贴等。

考虑到贺锦丽作为加州进步民主党人的背景,人们怀疑她的支出议程最终将远远超出这些初步建议。

特朗普则承诺为所有人减税,发誓不仅要让低收入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福利免税,还要给富人减税,因为后者承担的税率更高因此应当受益最大。这种做法当然是鲁莽的。

美联储政策

在美联储问题上两位候选人之间的对比更加明显。贺锦丽承诺尊重美联储的独立性,不过她很可能会任命一些倾向于保持低利率的鸽派官员,甚至不惜冒着通胀上升的风险。

特朗普则建议总统应当在美联储的讨论中拥有“发言权”——这就让人回到了央行自治之前的时代。同时考虑到特朗普垄断对话的倾向,人们不禁要问其他人是否真的有机会发言。

理想的情况是双方都不会在11月大选中获得执行其意志的权力。

但如果有一方最终控制了白宫和参众两院,那么民主党的可能性要比共和党大得多。

尽管贺锦丽的任何胜利都将有利于美国的灵魂,但它对经济的意义却远非如此明朗。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