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资增长料续输通胀/白文春
我之前曾在本栏提到,美国和欧元区今年1月的通胀率都触及40年新高,分别按年增长7.9%和5.8%。
这归咎于冠病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以及这两大经济体近年印刷了大量的钞票,大批资金流入市场导致资产通胀。
美欧近期通胀急飙,已迫使两地的货币政策决策者更为担忧,并开始改弦易辙,收紧货币政策和提高利率。
事实上,美联储刚在3月份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升息0.25%,并表明由于通胀“偏高”,它或将进一步升息。
大马也无法幸免于这波全球通胀大浪潮,在去年8月一度触及按年增长2%的低点后即“扶摇直上”,于去年11月直抵3.3%的高点,过后才分别于今年1月和2月分别放缓至2.3%和2.2%。
国内通胀去年8至11月期间扬升,归咎于食品价格尤其是居家煮食,以及非食品价格的增幅加速。大家对食品价格的通胀尤为感同身受,因为许多小贩和商家已纷纷调高售价。
至于非食品物价,则是电费走高(政府去年在振兴经济配套下提供的电费折扣优惠期已经结束)、运输成本、家具和餐馆餐饮价格扬升所致。
虽然由于运输成本和电费涨幅回缓,导致今年1月通胀率放缓,但我认为这只是短暂现象。
何况,我们可以看到,非食品物价,包括家具、保健、休闲服务、教育、餐馆和其他物价在这期间全面上扬。这显示更多商家于今年初调高物价。与此同时,食品价格也延续去年12月掀起的涨势。

燃油价水涨船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反映通胀率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中,燃油零售价格在该指数的运输组别占有很大比重。
国际原油价格飙升,令国内汽油零售价格“水涨船高”,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当RON95汽油零售价格从2020年4月的每公升1.27令吉低位,于去年2月扬升至1.96令吉时,政府制定了将RON95零售价格顶价,设定为每公升2.05令吉。
如今,RON95燃油零售价实际价格已于今年3月触及每公升3.70令吉高位,或比去年2月的1.96令吉扬升约88%。
若政府让RON95燃油零售价格随着市价自由浮动,根据我的计算,单是RON95燃油零售价格,已足以将消费者物价指数推高约6%,令今年1月通胀率扬升逾8%。
为此,财长东姑扎夫鲁早前曾表明,若原油价格持续处于每桶100美元以上,政府今年的燃油补贴或将高达280亿令吉,相较于去年只是110亿令吉。
尽管提供燃油补贴,成功将通胀率压低在较低水平,但政府的补贴财务负担也因此大增,而如果油价持续高企于每桶100美元以上水平,这看来将难以为继。
事实上,尽管RON95零售价格保持稳定,但其实已不是至关重要,因为大部分商家早已调高物价。
在通胀扬升的同时,国内薪资增幅却仍乏善可陈。以国内就业人口最多的服务业为例,该领域常年薪资2019年和2020年分别按年增长1.4%和0.4%后,于去年下跌2.4%。同样的,作为第二大经济领域的制造业2020年薪资增长0.9%后,于去年放缓至0.3%。
总体而言,国内薪资增幅将继续比不上通胀,令国人生活更艰辛。
最低薪金+渐进式薪金推动 明年平均工资有望突破4000
(莎阿南26日讯)研究预测,最低薪金提升至1700令吉及渐进式薪金实施同步推动,明年大马平均月薪有望显著增至4000令吉水平。
未来劳动力研究中心(EU-ERA)最新报告预测,大马的平均月薪将可从今年的3529令吉,增至3971令吉至4053令吉之间,年增长率预计在12.5%至14.8%(名义工资)。
报告预测,若大马经济增长4.5%,明年平均月薪有望增长12.5%,至3971令吉;若经济增长5.5%,明年平均月薪可达14.8%涨幅,至4053令吉。
此增长主要是受新的最低薪金制全面执行,以及2025年财政预算案为渐进式薪金提供的2亿令吉支持实现。
该报告框架基于2025年财政预算案,对大马劳动力市场进行全面分析。
其发现与政府为建设一个有韧性和包容性的劳动力战略而分配的4210亿令吉预算案相符,以解决生产力、薪金和劳动力参与的关键挑战。
吸引高质量劳动力
未来研究有限公司主席莫哈末萨米教授告诉《阳光日报》,以渐进式方法提高低技能和半技能工人的工资,可为企业提供调整成本结构的空间,以永续方式提高员工收入。
“公务员工资的提高,将在提升整体工资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并于私人界工资结构中产生连锁反应,成为薪资参考标准。”
他说,这种情况将推动私人界吸引和留住高素质劳动力的竞争,进而促使工资增长。
“最低薪金的上调将直接影响低薪工人,而渐进式薪金则通过逐步调整工资结构,对各层次劳动力产生积极影响。”
他表示,该措施也将提高家庭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有助于刺激内需的增长。
政府将推出起薪指南
力求薪资与岗位匹配
莫哈末萨米透露,政府正通过人力资源部,规划发布各行业起薪指南。
“这个指南将确保工资水平与工作任务匹配,料可提高劳动竞争力,吸引更多女性及高技能劳动力加入,从而提高整体收入水平。”
他建议,政府可以通过明确的实施指南、合规监测以及技能培训,协调最低薪金制和渐进式薪金。
“适当的过渡期,如对小型企业实施六个月宽限期,将为雇主调整运营成本提供机会,政府提供的激励措施及低成本贷款计划,对帮助企业,尤其是微中小企业应对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至关重要。”
此外,他认为渐进式薪金需与生产力倡议结合,包括技术和自动化培训,确保薪金增长由生产率提升支撑。
“采用渐进式薪金增长指南,如新加坡的渐进模型,可提供最长10年的薪金增长标准,能帮助雇主进行长期成本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