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财政预算案VS资本市场/程志彬

大概从10年前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在不同平台点评财政预算案。累积了这么多年的经验,最大的领悟是财政预算案和资本市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今天,就和大家浅谈之中的“得到”。

2023年的财政预算案,是个俗称“大选预算案”。当我们的时任财政部长在国会提呈了财政预算案不久,国会就解散了。这意味着,2023年财政预算案还没有真正落实。

在2023还没落实的预算案当中,其中有几项涉及上市公司,这里我也分享一些要点。

其中包括在大马交易所主板上市的科技公司,上市费用可享有税务减免。在创业板(ACE)及杰出企业家加速器平台(LEAP)市场上市的公司,上市费用可享有至多150万令吉税务减免,直至2025课税年。

此外,为了增加女性领导和决策权,政府将通过大马证券监督委员会,强制规定所有上市公司必须至少拥有一名女性董事。

惠及各项层面

这项建议从2022年9月1日起,由大资本公司开始生效,其他上市公司则需从2023年6月1日起执行。因此,证监会将推出特别培训计划,提升女性技能水平。

这次的预算案惠及很多层面,特别是普罗大众,当然这也是在预期中,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次是个大选派糖果的预算案。

每年的预算案,几乎无一例外政府都会特别照顾B40群体, 如发放援助金、照顾公务员。政府为了提高B40生活水准,也设定了最低薪金为RM1500。最新的预算案也提供M40一些税收减免;此外,中小型企业、房地产、旅游业等,不同的行业均有受惠。

当我国政府宣布最低薪金提高到RM1500时,很多中小企业的老板都叫苦连天。做企业的朋友都知道,除了调高最低薪金,原料价格也暴涨,马币也疲弱,面临缺乏劳工等问题,困扰中小企业甚至是大型企业。

话说回头,在预算案中有很多是帮助B40、M40和激活房地产市场的措施,如印花税优惠。很多时候政府的出发点是为了帮助B40 、M40和房地产,其实从本质上个人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先让企业生存或赚到钱。

有企业家朋友曾向我抱怨,最低薪金的调幅从RM1200去到RM1500,原本薪金RM1500的员工也相应要求调薪去RM1800,无形中,公司成本提高,原料价格增加,大大造成了老板们的困扰。

试想想,如果朋友对我说生意做不下去了,决定关门大吉,结果全体失业,请问,这样就算调高了最低薪金至RM1500又有何用?企业家们面对的辛苦,又岂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

每次财政预算案,政府都会推出很多政府担保基金或低利息贷款给中小型企业,以协助应付业务困境。中小型企业经常面对融资、人才、市场等等的一些挑战。

预算案可以惠及很多阶层,可是最重要的是必须协助中小型企业,因为它们提供了超过80%的就业机会。如果中小型企业熬不下去,我们即将面对很多失业问题。

一旦失业,就谈不上什么最低薪金,谈不上怎么协助B40及M40群体、房地产,谈不上呼吁首购族购买可负担房屋计划,而衍生的是更多社会问题。

先照顾企业稳经济

所以,如果要把我国经济稳住,首先需要照顾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的角色并非一般,公司需要赚钱,给予员工福利,甚至更高的薪酬。

在员工们有了好的福利及薪酬前提下,直接提升消费能力,或有能力购买房子,这样才是健康的经济循环。建立于这样的循环,政府应该先协助壮大企业,做得更大更好,让企业有能力给予员工更好的福利与薪酬。

怎样才能让中小型企业做得更大更好呢?我就引用Finsource 的口号:以IPO方式来经营你的企业,把资本市场概念带给中小型企业。

企业朝向上市路途,自然而然就有动力冲业绩。在我国上市的企业,业绩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当企业成功上市,就容易吸引到好人才,市场份额也会扩大,老板也会更加愿意给员工更好的薪金福利。

企业家必须要有IPO思维及目标,这样一切才会往更好的方向前进,续而惠及各阶层,包括B40及M40群体,建立更好的经济循环。

财政预算案及资本市场息息相关,我希望企业家们能了解这点。希望看到我这篇文章的企业家朋友,今天起就替企业设下IPO的方向,了解IPO的路途要怎样走,把自己的公司打造成上市企业。

如此,企业朝IPO路途操作,肯定会越来越好。一旦企业越来越茁壮,无形中也会替国家制造就业机会,惠及各阶层人员。

反应

 

国际财经

财政大臣提增税预算案 英国商团称半数将裁员

(伦敦25日讯)英国最有影响力的商业游说团体负责人称,工党政府增加税收的预算案发布后,英国各地公司处于“控制损失”模式中,近一半的公司计划裁员。

上个月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在预算案中提出,将增加税收超过400亿英镑(约2240亿令吉),其中大部分将来自对雇主国民保险缴款的调整。

“像这种加税,绝不能再只是针对企业,”CBI的总执行长雷恩·牛顿·史密斯预计周一将在该游说组织于伦敦举行的年会上表示。

提高财政收入的预算案原本在预期之中,但加税幅度令许多公司意外。

财政大臣发布预算案后,接受CBI调查的许多企业表示,不愿投资、扩张或冒着风险招人。

回到控制损失模式

根据已发布的演讲稿摘要,雷恩·牛顿·史密斯还将表示,即使风险不严重,但这些年刚刚熬出头的公司又要回到控制损失的模式中。

约十分之六的企业对CBI称,预算案不会提高英国的投资吸引力。CBI称,这项调查是预算案公布后几天进行,共收到185份回复。

11月中旬CBI又提出更多问题,共收到266份答复。根据这项调查,48%的企业计划裁员,62%的企业表示他们会减少招聘。

雷恩·牛顿·史密斯将表示:“利润受到冲击,就会影响竞争力,进而波及投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