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拥抱科技股/奕帆丰顺
尽管英伟达(Nvidia)最近突破新高,但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自2022年5月达到顶峰后,一直呈下降趋势。
最近的财报和修正后的指引都指向需求疲软,因为台积电、三星、高通和SK海力士等主要半导体公司都警告称,由于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和其他消费市场的需求疲软,库存调整可能即将到来,一些公司可能开始重新调整库存。
较弱的指引表明,不利因素越来越多,库存仍有调整的空间。
隧道尽头的光明
我们认为,随着全球半导体行业进入一个吸引投资者考虑的阶段,买入机会出现了。通常情况下,下行周期往往带来最好的买入机会。虽然不能排除进一步下行的风险,但我们认为下行空间有限,前景诱人。
而且在5G、物联网和电动汽车发展的支撑下,科技行业的长期前景仍然非常乐观。
政府支持措施
大马2023年预算提供了一系列加强税收的激励措施,旨在刺激对关键行业的投资,其中包括电动汽车、电气和电子行业。预算案还扩大了对投资自动化设备的制造公司的外国工人的税收优惠。
具体的税收优惠,包括电动汽车工业的税收减免,和自动化的资本补贴。因此,这将有利于电动汽车领域的公司以及自动化领域的公司。
这对大马科技产业有何影响?
正如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半导体行业在马交所科技指数中占有重要的权重。
因此,全球半导体行业的不景气,将给国内半导体产业带来负面影响,因为消费者情绪的疲软,可能会影响半导体行业的收益。
此外,我们看到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大马的主要消费电子产品出口市场的消费者信心仍然疲软。
我们认为,大马半导体的长期前景仍然乐观。
尽管本地半导体行业近期前景黯淡,但仍有一些积极的催化剂,支撑本地科技行业。
大马技术领域3个细分市场
●电子制造服务(EMS)
随着大马重新开放国际边界,供应链中断的缓解,以及大马政府最近宣布加快制造业雇用外籍工人,原材料和劳动力短缺问题开始得到解决,我们看到购买机会出现。此外,大马制造业PMI在2023年1月触及低点后,正在逐步恢复。
更长期的增长故事仍然存在,因为我们认为中美芯片战争,将使东盟国家获得更强劲的电子和电子制造业外来直接投资,大型跨国公司将制造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东盟。
此外,在国际边境重开后,本地EMS公司较高的库存水平,将有利于他们在未来几个季度,将注意力从解决运营问题转移到去库存,以及由于具有挑战性的宏观经济环境,而推迟发布新车型。
因此,我们看好EMS行业的前景。
●半导体封测/自动测试设备(OSAT/ATE)
我们认为,随着供应链中断的缓解,以及5G基础设施的推出,和政府发展电动汽车(EV)行业的政策等出台,长期观点仍然不变。这些有利的背景,将增加企业的半导体消费,并将缓解低迷的消费者终端需求。
在OSAT领域,尽管最近行业主要参与者益纳利美昌(INARI)面临不利因素,但我们仍然看好该领域,因为估值仍然具有吸引力,并有上升潜力。
而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我们认为与电动汽车行业以及机器视觉领域相关的公司,显示出良好的买入机会。
●软件(数字经济)
我们认为国际边界的重新开放,和国内经济活动的恢复,将有利于软件部门。虽然我们预计更多的经济活动,如更多的信用卡交易,更多的贷款要求,和更多的外国工人涌入,没有跨境限制和运营时间限制,这些都将促进MyEG(MYEG)等服务提供商的销售,但我们仍然担心MYEG最近面临的不利因素。
然而,我们认为,国内经济活动的复苏,将促使企业融资贷款需求的增加,这将有利于CTOS数字(CTOS)等信用评级机构。

估值仍具吸引力
尽管库存调整仍在继续,但我们认为,鉴于马交所科技板块仍较2021年11月的峰值下跌41.19%,这问题或多或少已反映在当前价格中。
由于大多数负面因素已经被消化,我们认为马交所科技指数正着眼于长期增长,因为目前股价水平的基本面和估值不匹配。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价值已经出现,加上宏观不确定性正在显示出企稳的迹象,例如潜在的利率暂停,以及对发达国家温和衰退(而不是硬着陆)的预期。
视频推荐 :
台积电失宠? 黄仁勋不排除与这家日厂合作

黄仁勋
(纽约27日讯)AI霸主英伟达与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之间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出现变数?
尽管英伟达目前仍仰赖台积电代工其AI晶片,然而英伟达总执行长黄仁勋近期却暗示,未来不排除与日本半导体制造商Rapidus合作,生产其A芯片。
成立于2022年8月的Rapidus被视为日本的“半导体国家队”,是由日本政府以及索尼(SONY)、丰田(TOYOTA)、铠侠(KIOXIA)、NTT、软银(SoftBank)、NEC、电装(DENSO)与三菱日联银行(MUFG Bank)等8家日本企业共同出资组成。
日本政府扶持半导体产业不遗余力,经济产业省补助Rapidus的总额已将近1兆日元。日前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更表示,于2030财年前,将提供超过10兆日元的资金来振兴国内的半导体及AI产业,力图重拾在芯片领域的领导地位,而其中就以2027年实现最先进半导体量产的Rapidus为重点,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对Rapidus的重视程度。
Rapidus会长东哲郎强调,该公司是日本重拾全球半导体领导地位的最后机会,并期望赶上台湾和韩国等领先企业。
Rapidus目前在制造技术上落后台积电及三星电子,而为了提升竞争力,决心改变策略从自动化技术下手,目标是在2027年全自动量产2纳米制程,号称交货时间将缩短2/3。
而英伟达作为全球AI应用狂潮的带领者,在产品面临市场庞大需求,却又供应有限的情况下,把目光放在台积电以外的供应商也就不足为奇。
黄仁勋9月在旧金山举行的高盛技术会议上虽重申,英伟达严重依赖台积电生产最重要的芯片,因为台积电是该领域里最好的企业,但同时也透露,必要时可以将订单转移给其他供应商,“只是这样的调整可能导致芯片品质下降”。
黄仁勋13日在东京的记者会上,再次强调了供应链多元化的重要性,而当被问到是否有可能委托Rapidus生产时,他则笑称,“我对Rapidus有信心”。日媒解读认为,黄仁勋的发言是暗示可能考虑外包生产,而委托以量産最先进半导体为目标的Rapidus代工在未来有可能成为选项之一。
不过Rapidus虽有日本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丰田等日本企业的出资,但目前仍有约4兆日元的庞大资金缺口,加上建立技术、寻找客户与克服量产障碍等问题也考验着Rapidus的执行能力。Rapidus是否真能在半导体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抢下英伟达大单,进而撼动台积电的霸主地位,显然值得所有人拭目以待。
新闻来源:中时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