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零工找吃,有事谁扛?/胡逸山博士

上篇由本地契约工作者(如电召驾驶员与送货员)是否应享有传统劳资关系下的福利与保护的课题,引发到对于现代劳资关系的一些反思。

的确,现代劳资关系的主流形式,就是劳方(如打工仔、工人等)为资方(也称老板、雇主、企业主等)付出一定程度的体力或脑力的服务,换来资方所付予的薪酬。

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渐渐导致资方需要对劳方提供更大更多福利的理念越来越理所当然。

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大企业基本上会终身雇用俗称“领薪人”的打工仔们,让后者从院校毕业出来投入职场后,如果兢兢业业、无犯大错,基本上也就得以高枕无忧,一路做到退休可也。

随着现代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到了某个年龄界限必须从工作岗位上强制退休下来也被制度化,否则,年长的员工长期霸占着优渥高位不放手,新进的员工就难以有升迁的机会,会影响职场的整体工作士气。

退休金与公积金

但老职员们退休了,也还有可高达好几十年的生命岁月,如无收入,又如何得以维生?

所以便有了退休金的制度,一般上是仍然每月付予退休员工其最高工资的某个百分比。

这一点以前在公私两界皆为主流做法,不过现在主要是在公家里比较流行,私人界则多采用公积金的做法,即在员工仍就职期间,劳资双方皆存钱进员工的公积金户头,主要供其退休后得以提款来维生。

近日听闻即便是在公家里也可选择公积金而非退休金,不知是否能为公务员薪酬开支庞大的政府省一点开销?

与此同时,资方被认为应赋予劳方的其他福利,也越来越五花八门,如必须为员工提供医药保险,当然所包含的疾病种类轻重各有不同,还有就是工伤保险与社会保障。

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关联的,前者涉及到如员工因为工作所需而受到损伤的医药费用,后者则是如员工受伤或因其他合理因素导致无能力工作后如何维生。

而有关契约工作者的福利课题,主要就是有关以上这最后两者。无论是电召的驾驶员或送货员,在开车或送货期间都很有可能遇上交通或其他方面(如被莽客、恶霸殴打等)的意外。

重新思考职场定义

但彼等严格上来说可谓是自由业者,而不是电召公司的员工,公司是没有法定义务要为彼等购买相关的工伤、社保等保险,那彼等“工伤”后的医药费、维生费等又如何呢?。

摊开来说,尤其在冠病病毒疫情后,不想受到传统劳资关系所束缚、必须朝九晚五地上班的自由业者,可是越来越多,所以整个职场的定义与运作,可能也必须有着颠覆性的重新思考。

自由业者要享有更大程度的工作弹性,那么是否就应自负自身的福利,而不能期望公司能像对传统员工般“照顾”彼等呢?又或是公司仍有某种程度的义务,来“照顾”即便只是契约工作者的福利呢?

这些都是发人深省、必须集思广益的越来越迫切课题。

视频推荐 :

反应

 

灼见

【灼见】达因政治遗风犹在/胡逸山博士

前财政部长敦达因日前辞世。因为他年事高,所以他的离世会予人“象征一个(政治)时代终结”的感觉。其实不全然如此,因为至少两位与他算是同一个(政治)时代,而且严格上来说政治资历比他高的政治人物还健在,还不时出来针砭时弊。

这两位与达因至少平行的政界前辈,当然就是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以及也曾是财长的东姑拉沙里。印象中,我刚读小学时,那应该也是我的政治启蒙期吧!

马姑面和心不和

据当时大人们说,这两人面和心不和,尤其姑里一直对之前首相敦胡先翁没有选他继承相位,而让马哈迪雀屏中选而耿耿于怀。马哈迪医生当然也看得出来,所以要寻机把姑里边缘化。不过几年,姑里就被调任不及财长重要的国际贸易及工业部长。

再过几年,马、姑的政治斗争表面化,姑里挑战党主席失败、巫统变成新巫统、姑里另组四六精神党,后来却又回巢巫统等,那是另一段政治史了。

无论如何,取代姑里出任财长的,却是一位在政坛上名不见经传的后座议员、算是马哈迪吉打老乡的达因。有别于姑里的好搞政治,无时无刻在窥视着相位,达因则十足十是马哈迪最为心仪的那种技术官僚,少说话、多办事,政治上更没有野心。

当然,马哈迪最为欣赏达因的一点,应该就是达因会实践马哈迪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等混合议程,也就是通过政府的“钦点”,辅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希望这些人能继续拉动更多的人也富起来。

那个年代也恰好是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大搞公家企业私营化,并且看起来蛮成功的时候,至少为这些半生不死的公企带来私企的活力,甚至还有转亏为盈的。

马哈迪当时老实不客气地东施效颦,也搞起大规模的私营化,把以前由政府直接经营的一些主要是基础建设或提供必要服务的机构私营化。但马哈迪却要来个一石二鸟,不但要私营化,还要达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社会经济目的。

钦点“幸运儿”无关绩效

所以,有别于英国私营化的选贤与能,以绩效为准绳的挑选经营者,本地的私营化就多是通过钦点、“提拔”一些也不知是具有什么资格的“幸运儿”来接手官营的大企业,而无端端地发达。所以后来出现多单的失败例子,甚至还要官方出手来打救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达因就是马哈迪这社会经济重组理念的最忠实实践者。在达因任财长时代,这种官方公开地“栽培”所谓“企业家”的做法可谓司空见惯,所以一些这些“企业家”们也被戏称为“达因的孩子”。

这种拔苗助长而非提倡绩效的社会经济发展理念一直延续至今。所以,达因的政治遗风可说是还没完结。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