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胀引爆黄金避险需求/拿督威拉黄俊豪
市场充斥对通胀的隐忧,美国10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增幅高达6.2%,相对于9月5.4%数据可谓显著跳升,瞬间引爆了实物黄金避险需求升温。
金价受到通胀避险情绪推动,11月一度飙升超过40美元,逼近1870美元。
得益于市场对通胀的担忧加深,以及主要央行保证将暂时把政策利率保持在低位,自11月3日以来,金价已经稳步上涨高达120美元。
市场分析师预测,2022年首季黄金均价料将重新站上每盎司1950美元,因美联储再次承诺支撑经济,同时放任通胀攀升。
短期局势分析
国际实物黄金价格在11月份第二周上涨2.57%,创下近半年最大涨幅,金价与美元仍维持反向波动,可见推动金价上行的能量在逐渐强化。
另一方面,银价走势近期强稳,与黄金价格对比已经被缩小至1对74,值得追随者关注。
后市展望
市场预期美联储货币量化宽松(QE)减码后,后续数据会更聚焦于通胀危机,这相对有利于黄金。
金价目前尝试突破每盎司1870美元高位,且锁定终盘强势格局。
一众美联储官员就通胀与利率前景纷纷发表看法,大致上的观点认为,通胀将在明年末季回落至正常水平,但通胀仍有继续恶化的可能性,因此倾向于明年底才能达成升息条件。
美元暂无法走强,因美元若系统性走强,复苏并不健康的美国经济,必将遭遇风险市场动荡带来的冲击。
美国官方或乐见商品市场回落化解通胀风险,但并不希望此时已陷入最强泡沫化的美国股市遭遇重大冲击。
美股若崩溃,美国经济将再度陷入危机。
美国财长耶伦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相信都担不起这样的历史罪名。
今年看空黄金表现的主要金融机构摩根大通与花旗银行。
花旗上周却巨幅上修金银价格预期:将三个月内的黄金目标价上调11%至每盎司1900美元,将末季黄金价预期从每盎司1700美元上调至1800美元。
法国兴业银行策略报告也称,金价突破每盎司1875美元水平后,将延续升势,反弹至所预测的每盎司1930美元和每盎司1980美元。
瑞银财富管理报告则不排除至明年3月,金价有暂时高于每盎司1900美元的可能性。
体面生活是国民应得权利/南洋社论

近年来,马来西亚城市地区的体面生活基本开销节节攀升。
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以一家四口为例,在巴生谷、新山、芙蓉、马六甲等城市,月度基本开销普遍超过5000令吉,部分地区甚至高达6490令吉。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城市化的成本,也揭示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对中低收入家庭的冲击。
政府目前参考体面生活基本开销数据实施针对性补贴计划,这是一项积极尝试,但仍需更精准、更全面。补贴应集中于基本民生需求,如食品、电力和燃油,特别是针对低收入(B40)和中等收入(M40)家庭。
此外,补贴政策应动态调整,与通货膨胀率挂钩,以确保覆盖面和补贴金额能及时适应物价波动。
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同时,政府可通过优化公共资源配置,降低与补贴相关的行政成本,使更多财政资金直接惠及家庭。对于乡区家庭,尽管体面生活开销较城市低,但仍需关注能源、交通和教育开支,确保社会公平。
居住成本是体面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城市房价和租金居高不下,加剧家庭的财务压力。政府应通过加强对房地产业的监管,防止投机行为导致房价虚高,同时增加可负担房屋的供应。
此外,推行“公共住房及租金控制”模式,确保中低收入家庭能够以合理成本获得优质住房。监控现有租赁市场,防止租金飙升,也是一项重要措施。
食品价格是开销的重要部分,其波动直接影响家庭预算。政府应在食品生产和分销链中加强管控,确保市场供应充足。
例如,通过扩大农业补贴,支持本地粮食生产,减少对进口食品的依赖。同时,打击囤积居奇和价格操控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城市交通成本也是影响生活成本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应继续推动公共交通网络的扩展和升级,并提供更多交通津贴,鼓励公众使用更经济的交通方式。
联手国行抑制通胀
通货膨胀是推高体面生活开销的主要推手之一。政府与国家银行应加强合作,通过合理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胀,例如控制利率增长,稳定货币供应量,防止价格过快上涨。
体面生活不仅仅关乎消费支出,更关乎收入增长。政府应制定长期经济规划,吸引高附加值产业投资,为劳动者创造更多高薪岗位。
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强化劳动者权益,确保收入增长能够追赶生活成本的上升速度。
此外,通过教育投资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竞争力,为家庭提供更稳定的经济保障。教育普及还能在长期内缩小城乡差距,减少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我们认为,体面生活的定义远不止于满足基本需求,而是追求一种有尊严、有保障的生活方式。
面对当前城市生活成本高企的挑战,政府必须在短期内采取精准措施,稳定民生开支;同时在长期内通过收入增长、产业升级和教育投资,为家庭构筑更牢固的经济支柱。
唯有如此,人民才能真正享受经济发展的红利,生活在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包容普惠的社会中。体面生活,不应成为奢侈品,而是每一位国民应得的权利与期盼。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