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更新和重温/史慧娴

两年前,我曾为本栏撰写过一篇文章——《失业了,EIS赔多少?》。
于2018年推出的就业保险计划(EIS),是政府为遇到裁员或其他情况而失业的国人提供保障。EIS由社会保险机构(SOCSO)管理,为失业员工提供最多6个月的生计支持。
此后,所有打工族都必须从工资中扣除一定比例,用以缴纳EIS。与雇员公积金(EPF)相似,员工缴纳一小部分工资到一个集合基金,然后由SOSCO进行投资。
最近,SOSCO和EIS迎来了重大变化。从今年10月1日起,EIS的投保月薪上限从5000令吉提高至6000令吉,并且适用于本地和外籍工人,这将为国内更多的员工提供较高的社会保障。
雇主必须需注意新的EIS缴纳率、福利的提升以及过渡期等,并确保在2025年3月前合规。
接下来让我们重温EIS制度,以及了解更新后EIS的赔偿福利。
保障的失业情况
EIS覆盖的失业情况如下:
1. 一般裁员
2. 互惠遣散计划(MSS)和自愿离职计划(VSS)
3. 自然灾害导致公司关闭
4. 公司倒闭或破产
5. 推定解雇(常见于雇主完全更改劳动合同义务,导致雇员被迫辞职)
6. 受职场性骚扰或性威胁而辞职
7. 被命令执行不在工作范围内的危险任务后辞职
如何运行
所有私人界员工都将自动加入EIS,雇主每月扣除雇员工资用以缴费。不受EIS覆盖的人包括家政工人、自雇人士、公务员以及地方政府和法定机构的员工。
雇主和员工将各缴纳雇员工资的0.2%,总缴费率为0.4%。最低可缴纳工资为300令吉,此时0.4%意味着每月缴费仅1.20令吉。
另一方面,新的投保月薪上限为6000令吉,因此你的月薪即使超过6000令吉,你和雇主的总缴费也将只按6000令吉的0.4%计算,即每月最多19.80令吉。
申请条件和申领福利
受保者可申领最多6个月的福利,包括经济支持和求职协助。以下是申请的条件:
1. 在失业后60天内申请EIS
2.确保满足缴费资格条件(CQC),即按要求的月数完成缴费
3. 确保失业符合EIS法案分类
自2018年开始缴费的员工,从2019年起已可申请EIS。除了经济支持,EIS还提供以下福利:
1. 经济支持
·求职津贴
·收入减少津贴
·培训费(直接支付给职业培训服务提供商)
·培训津贴
·早期再就业津贴
2. 求职协助
·再就业安置计划
·职业咨询
其中,收入减少津贴和早期再就业津贴为一次性支付,其他福利则可提供最多6个月。
失业后赔多少示例
来看以下例子。阿明工作了多年并已缴纳EIS长达5年。失业前的他最后月薪为8000令吉。由于EIS将投保月薪上限设定为6000令吉,他的福利将按此计算。
阿明失业后每月可领取的金额和比例如下:

对高薪者帮助有限
对于月薪低于6000令吉的员工,EIS能提供重要的财务缓冲,帮助他们在失业后的6个月内勉强维持生计。
然而,若你的收入超过6000令吉,EIS能提供的帮助相当有限。例如,如果月薪为1万令吉,而EIS的投保福利仍然基于6000令吉,那它的赔偿将无法覆盖你失业前的大部分月薪。而且,你还可能需要支付较高的财务负担,如房贷、车贷及信用卡等。
若你是较高月薪者一群,建议你通过投资、兼职或创业等方式来多元化收入。此外,也应该建立充足的应急基金。
#WalletWisdomWithWaihun
想知道更多理财贴士,你也可以上到iMoney学习中心网站 https://www.imoney.my/articles
免责声明:以上资讯只提供分享及参考用途而非正式理财、投资或产品购买意见。
因个人情况及需求会有差异,读者可依据自身独特情况再向笔者取得建议或者联络自己特许理财规划师取得咨询。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如何向亲友讨回欠债呢?/史慧娴

(取自freepik)
在不同的时刻,家人或朋友都可能会来找你借点钱。
大多数人在面对关系亲密的人的请求时,可能会答应。
毕竟是自己的亲友们,你会相信他们以后会归还这笔钱。
但并非每个人都一样,你所信赖的亲友有可能是那种拖欠很久的人。
而这个等待过程可能会让你感到沮丧。
奈何有些人甚至对于主动讨回钱而感到犹豫,尤其对象是自己的亲朋好友时。
是否要回我们的钱?
虽然有些人可能愿意借钱给家人朋友时,不求收回这笔钱,但这通常不是个好习惯。
我们就应该要回这笔钱,毕竟是你的钱,讨回这笔本就属于你的钱,是天经地义的。
你可能同意借给那个人钱,是因为他们忘记带钱包了,或他们真的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无论哪种原因,你都将这笔钱借给他们了,并应该预期这笔钱是拿得回的,尤其是金额特别大时。
以下是为何我们应该要索回钱的原因:
●长时间不归还,可能会导致你们双方之前关系变僵。无论关系多么亲密,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严重问题。
●虽然朋友就该在有需要时互相依靠,但你必须清醒,以免被利用。
●这表明你认真地想避免债务,并意识到自己的财务状况。
●这意味着你不会让自己被利用。
●当你明确表示想要回钱时,对方将充分意识到自己需要偿还欠款。
●你不希望债务相关的压力持续存在,所以最好尽快拿回所被拖欠的钱。
如何讨回钱?
若有人欠你一些钱,最困难的部分其实是收回。
正如先前所提,人百百种,你所亲密的朋友家人可能都有你不知道的一面。
假设你不懂如何联系他们并讨回钱,可以参考以下例子:
1.避免争执
在如何情况下,避免争执都是好的,尤其涉及金钱时。
试图拿回你借出的钱,可能会让你感到沮丧,并可能将其发泄在借贷者身上,而这就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因此,过度争吵可能会破坏你们之间的关系,甚至让你拿不回钱!
●尽量避免消极且攻击性的语言
●适时阐述当下情况,并保持中立语气
●提醒别人还钱时,请保持冷静且礼貌地询问
●若局势便糟糕,请尝试缓和局势或暂时走开,毕竟这种情况下的行动,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
2.友情提醒
有时,人们可能忘记他们欠你钱,尤其金额不大且双方关系亲密的情况下。
但这不意味着可以就这样忽视。
通常,他们会为忘记而道歉并立即付款。
但若没有,你就不得不向对方提醒了。
●礼貌询问他们是否还记得,及何时可偿还,以免友谊恶化。
●向对方发出友好地短信提醒。
●等到单独相处时才提醒,以免对方尴尬。
●在一同出门时能顺便提起,对方可能支付你的餐费或饮料费用,来弥补你。
3.强调自己财务状况
无论你借出多少钱,钱还是从你的口袋中掏出来的。
这意味着会影响你的财务稳定。
当要提醒人还钱时,向他们强调你自己的财务状况有助催促他们还钱。
●向对方解释你需要支付许多账单,若能尽快还钱,你将不胜感激。
●让他们知道时限,且让他们知道你的帮助只是让他们渡过一时之难;这终究是笔贷款,而非一份礼物。
●告诉他们这笔钱可以减轻你的其他财务负担。这不是为了让他们感到愧疚,而是让他们理解到你也有自己的财务负担。
4.书面形式要求还钱
理想情况下,你在把钱借出前,应该先拟定一份欠据,详细说明贷款的金额,及何时要偿还。
实际上,这种情况不太会发生,特别是借钱对象是你的家人和朋友的时候。
然而,你应该要尝试以书面形式来讨回借款,以保留谈话记录。
●短信或电邮皆可;根据你的情况,可以自行选择内容要轻松些或严肃些。
●你所写下的内容,应该包括所欠金额、贷款日期与同意偿还的时间;这可避免任何混乱并确保大家都理解协议内容。
5.心态放松接受调整
尽量以放松的心态来要回钱,且可能要配合对方做出些调整;虽然这可能导致你较慢收回钱,但至少可以确保对方按双方所订计划来还钱。
●若没有谈定的期限,至少给对方合理的时间,才来要求还钱。
●确保在要回钱时已超过所谈期限,以不造成双方争执与误会。
●若对方无法一次还清,请让他们选择分期还款。
●若他们遇上财务困难,先尝试制定一个双方都适宜的还款计划。
至此,你已经大致理解如何以真诚的方式,要求对方还钱。
在本地追回欠款合法途径
若对方是好友或亲戚,通常不会选择这个方法。
毕竟这个步骤大概率会让双方关系断绝。
不过,视情况而定,有时我们仍需要靠本地所拥有的合法途径来追回欠款。
小额索赔法庭
对于少过5000令吉的欠款,大马人都可以向小额索赔法庭求助,这将助你免去聘请律师的费用。
这涉及《2012年法庭规则》中的198表格,你需自行填写表格并提交。
该过程要求你在指定日期参加法庭听证会,且可能会有一些小额费用。
推事庭、地庭和高庭
再来,若金额上升,就需要根据《1953年限制法》和《1957年债务人法》聘请律师来合法索要回你的钱。
该程序将进入民事法院系统,推事庭可受理最高10万令吉的追款。介于10万至100万令吉的欠款,则可由地庭审理,而超过100万令吉的欠款则由高庭受理。
#WalletWisdomWithWaihun
想知道更多理财贴士,你也可以上到iMoney学习中心网站 https://www.imoney.my/articles
免责声明:以上资讯只提供分享及参考用途而非正式理财、投资或产品购买意见。因个人情况及需求会有差异,读者可依据自身独特情况再向笔者取得建议或者联络自己特许理财规划师取得咨询。版权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