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一路狂奔的中国车企/霍咏强

中国汽车在过去半年成为全球经济贸易的关键议题:
(一)中国汽车出口上升量超越日本成全球首位,2023年出口近500万部;(二)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三)美国对华电动车关税由25%提高至100%;(四)美国参议院财委会调查德国宝马汽车使用中国配件;(五)欧盟就中国新能源汽车征收附加关税,最高达38.1%
然后,有评论指出多达10多万中国汽车停放在外国海关停车场?只因为争取补贴而出口造假?新能源汽车供应已经过剩?已经卖不动了?还是刚好相反,知道关税要提高了,当地经销商立即增加购货量,避免受额外关税影响?事实似乎更靠近后者。
欧洲车企反应激烈
还有另一些数据间接解决了这些疑问:
中国出口的500万辆汽车当中只有120万属于新能源汽车,仅占中国制新能源汽车的15%,比例远低于德国和日本,当中还包括美国特斯拉约40万辆。
根据追踪亚洲国家汽车市场的Dunne Insights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总销量约2500万辆,并致力推动汽车出口。去年向逾百个国家输出汽车,然而,中国品牌汽车出口美国和加拿大却是所有出口地区中比例最少的,数字甚至可以略过不提。
另一个同堪玩味的情况是在欧美对中国汽车征收高额关税时,反应最激烈的是欧洲汽车企业,包括福士伟根和宝马等。
一方面,他们当然忧虑中国会做出对等反击,对欧洲汽车做出同样的额外关税,而这种情况除了有即时的经济影响外,更重要的价格差距拉大,产量降低无法维护生产线的提升时,反而令欧洲汽车在往后日子完全无法和中国汽车竞争。
关税摧毁美国汽车
对美国车企,情况更特殊,他们更怀疑关税正是摧毁美国汽车的元凶。克莱斯勒前主管罗素表示,从历史说明了关税的危险,正如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可能是针对中国,但它提高美国汽车制造商的生产成本,从而损害的利益,关税的确是砸了自己脚的石头。
在周黎安的《转型中的地方政府》,他形容中国经济为就如同一辆在高速公路上飞速奔跑的旧车,西方人作为局外人不理解为什么这么旧的车还能够一路高速行驶,认为里面一定有神秘装置;而坐在车内的中国人,发现满车的装置简陋不堪,心里也禁不住老犯嘀咕:这么旧的车为什么还能够一路狂奔?
最近比亚迪(BYD)推出的新汽车,放出“开创油耗2时代”的宣传标语。发布会上,主席王传福揭晓了10万人民币左右的秦L和海豹06 DM-i两辆插电混能(Plug-in hybrid)的新车,燃油耗低至仅每百公里2.9升,满油满电下能走逾2000公里,虽然为了长里程加大油箱、为了“2”油耗标语、用上较旧的NEDC标准,被其他中国同业讥为“出老千”,但这确实是目前为止无可争议的全球最低油耗了。
在发布会上还出现另一组数字更令人意外,目前在中国,每卖出4辆插混车就有3辆属中国制,而且单单比亚迪的插混汽车销售达逾360万辆。
中国车企赶上日本
谁都知道混能汽车(Hybrid)是日本的皇牌产品,为何在无声无息间被中国赶上了?
丰田汽车是全球混合动力鼻祖,早在1997年就推出畅销全球的Pirus,彼时根本没有中国汽车业,但日系车企建立很高的壁垒,中国车企无法在日本基础上创新,只能另寻他法,既然更懂电池,于是倒过来以电为主、以油为辅的插混技术,悄然赶上了日本 。
或许对这种变化更准确的形容,是中国汽车并未对欧美市场构成威胁,但是中国汽车品牌出现了强大的颠覆市场能力,将汽车业的变化,推向更靠近通讯产品市场,也就是说除了超强产品如苹果、三星以外,其他所有品牌的底子都是中国。
如果汽车业除了特斯拉、马赛地、福士伟根外,其他几十个品牌都是“中国制造”,又会如何?
于是,在“恐华”心态蔓延下,就演变成企业制裁、科技脱钩,通过粗暴的关税和极端的科技限制行动,控制所谓国家利益?
无论如何,汽车和芯片行业,会成为连场贸易战的主战场。
一人一票≠幸福/罗汉洲
最近在网络上听见2位中国內地姑娘在香港与德士大叔的对话,颇具振聋发聩的威力。
首先是德士大叔数落2位姑娘说:我们(香港)是开放、自由、有投票、一人一票、投票选领导人的,你们都没有,你们经济不好,很多人找不到工做,你们不要帮他们说假话。
一人一票等于民主?
中国姑娘回答:我们不需要选举,我们不用操心,国家一切替我们安排好,选个啥;我们开心就好,不需别人替我们安排、不需要别人帮忙;我们生下来就吃糖,没苦硬吃做什么;尖沙咀七八十巴仙(消费人)是中国人,香港经济靠我们中国人撑起;喝着娘的奶还嫌弃娘不好;中国可能有30%人过得不太理想,70%人都可以的、挺好的;如果我们过得不好,还能來香港玩,来消费吗?我们带着钱过来,不论现金还是支付宝,我们有钱,一分钱都不少你们的;在中国像你这样年纪的人都在家里舒舒服服,给儿女养着。
2位姑娘说了几遍“我们有钱”,当然会令香港人不爽,但她们确是有钱,若不是那位德士大叔轻蔑中国经济不好,很多人找不到工做,人民生活困难,那2位姑娘也不会声声“我们有钱”。且目前每一个国家都遭逢经济衰退,每一个国家都有难找到工做的人,中国不能幸免,别以为只有中国经济衰退。
德士大叔在英国统治香港期间出生,自小所听到的都是西方媒体对中国污蔑化、妖魔化的宣传,心里已先入为主,咬定中国没有民主、没自由、人民生活艰苦。香港回归后,他听到来自中国的资讯,他认为是假话,中国游客讲的话,他认为是“帮他们说假话”。
那位德士大叔与所有的“民主自由之士”有共同的盲点,就是以为一人一票就等于有民主,有投票权就等于人民必定幸福,人民选领导人,国家就肯定繁荣进步。
中国人幸福感高
事实是这样吗?太多的事实否定了这种观念,中国目前是第二大经济体,许许多多一人一票的国家瞠乎其后;中国是科技大国,许许多多投票选领导人的国家瞠乎其后;中国能够在月球背面把土壤挖回来,没有一个一人一票的国家做得到。
欧洲权威研究机构调查后的结论说,中国人的幸福感最高,对政府的满意度也最高;世界银行称赞中国扶贫工作做得最好,脱贫的人日渐增加。另一边厢,欧美国家街头流浪汉也日渐增加,叫中国人选个啥,有甜何必自讨苦吃?
中国人生活困苦、没有自由?中国每年有超过1亿人次出国旅游、消费、暴买,中国人也是欧美奢侈品最大消费群;欧美国家已禁止中国人随意购买土地、产业、企业,它们也禁止中国人投资于某些行业,中国人的钱多到令欧美那些一人一票的国家害怕,唯恐人民币淹没它们。
我欣赏那2位中国姑娘的话:我们不需要投票,我们开心就好,不需要别人替我们安排。德士大叔视如拱璧的一人一票,中国人却视如敝屣,但他们活得比许许多多有投票权的人开心。
德士大叔有一句话倒说得很对:我们的天空和你们的天空是不同的。
大家都生活在自己的天空下就好了,别强迫别人活在我们的天空下,别强迫别人接受我们的天空,目下天下滔滔,正因为欧美集团强迫别人必须接受他们的天空,更企图强行为中国人安排怎样生活,殊不知中国人活得比他们更开心幸福。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