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东盟探索域外合作新思路/罗传钰博士

10月28日,东盟宣布已同意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此前1天,澳洲也与东盟达成了类似协议,成为首个与东盟达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

5天前(11月22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中国与东盟正式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面对本地区已成为域外大国角力战场这一挑战,东盟与澳洲和中国先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下简称CSP)的做法,显示东盟仍想在中国及西方阵营之间寻求平衡,未来也不会出现明显“选边站”的态势。

然而,从SP(Strategic Partnership)到CSP(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合作范围调整,更是东盟对于未来其发展域外国家关系的思考与走向。

指导对话

至今东盟已经与11个域外国家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对话伙伴关系,其中不乏全面型(如与俄罗斯)、强化型(如与欧盟、加拿大),也有强调在经济领域合作(如与日本)。东盟还借助ASEAN PLUS开展了多边对话关系建设。

因而,东盟并不是要将CSP作为其与其他域外国家合作时的升级版本或最终目标,也不是说东盟与其他对话伙伴并不需要全面合作。

东盟所希望的,或者东盟需要做的,是通过CSP来调整其指导原则。即当对话伙伴关系已经成为合作常态时,东盟与域外国家如何扩展深度与广度?当未来其他对话伙伴提出类似请求时,东盟需要用什么样的标准或者原则?借CSP,东盟给出了答案,即与对话伙伴建立一种有意义的、实质性的、互利的关系。

何为有意义的、实质性的、互利的关系?其虽与澳洲率先达成了CSP,但似乎东盟并未明确。因此,从这一点来看,与澳洲的CSP或许是一种平衡策略。相比较而言,“开放”、“包容”、“可持续发展”密集出现于东盟与中国的联合声明,这似乎就更具体地反映了东盟所理解的实质意义和互利价值。

细化合作

那么,如何将这些价值细化于实质合作内容,做到“口惠实至”呢?

CSP的第一要务,应首先解决东盟的“近忧”,即如何借助密切合作以减轻疫情影响并促进本地区的复苏和增长。这除了要通过大量的冠病疫苗无偿援助以提升接种率,给予相应资金支持抗疫工作外,中国计划予以15亿美元的发展援助,以及未来5年力争从东盟进口1500亿美元农产品,则更好地回应了东盟各国最有意义的优先选项。

而疫苗联合生产和技术转让,减贫领域交流合作,拓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领域合作,共建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参与中国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乃至尽早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更是中国为了缓解东盟“远虑”的互利建议。

强化基础

要在未来数年确保这些合作顺利推进,一方面必须要有扎实的合作基础。30年来,东盟与中国交往既通过政府、企业及民间等多主体推动,又围绕政治、经济与人文等多领域开展,还在东盟及其十个成员国等多层次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外交资源。可以说,CSP的建立,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另一方面,CSP亦应借加深合作来稳固基础,而非另起炉灶。

全面,意味着双方将基于此前良好的合作基础,在经济与人文领域开展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还会通过中国—东盟自贸区3.0建设、RCEP等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来确定合作的框架与机制,深入参与由全球供应链驱动的区域生产网络。

更重要的是,相对于此前的战略伙伴关系,CSP说明东盟与中国关系已经更为成熟,双方的政治互信得到了加强,在双方相互重视的高层政治承诺和优先事项上形成了更多共识。

当前东盟及其成员国所面对的挑战,除了疫情防控与经济复苏的双重难题,又有AUKUS可能冲击的东南亚无核武器区建设,更有大国角力带来的长期地缘安全风险。相信如东盟与中国的联合声明名称所言,“和平、安全、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就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C位出道的真谛。

反应

 

灼见

【灼见】南美有望成第二个东盟/魏开星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杪的南美之行,面对欧美等西方国家的经贸、技术“脱钩断链”的压力,在走出困境,寻求突破的抗争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习近平此次借出席在利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非正式领导人峰会之际,应邀访问秘鲁,并与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举行双边会晤。两人共同见证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钱凯港开港。

APEC峰会后,习近平转往巴西,出席G20峰会;峰会之后,随即展开对巴西的国事访问,与巴西总统卢拉会谈,将中巴关系升格为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访问期间,中巴双方签署38项合作文件。

那么,应该怎么看习近平此行在当下的意义?

老朋友新关系

首先,南美既是中国的传统盟友,又是新时代的贸易伙伴。中国与南美(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国家)的关系将开启新篇章。南美作为上个世纪中国亚非拉兄弟的重要部分,同属第三世界。在反帝反霸的冷战时期,中国与广大拉美兄弟站在同一战线,互相支持、相互帮助。改革开放之后,中南关系与时俱进。

2014年7月,习近平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共同宣布成立中拉论坛。如今,中国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2000至2022年,中拉货物贸易总额增长35倍,2023年达到4890亿美元。今年前3季度,中拉货物贸易额达到4274亿美元,同比增长7.7%,全年有望突破5000亿美元。

其次,南美国家于中国的对外经贸地位凸显。特朗普在第一个总统任期便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拜登政府将中国视为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美方连同其盟国对中国除了贸易战之外,还衍生出科技战、金融战等等,各种制裁、封锁、遏制、禁运轮番上演。

在单方面强征高额关税、禁止美国及盟国的高科技产品销往中国等单边主义、逆全球化、人为扭曲产业链的骚操作下,中国与美国、欧盟的双边贸易额呈现下滑,中国第一贸易伙伴让位给东盟,美欧退居第二、第三。

钱凯港横空出世

面对自由贸易越来越遭到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的干扰,中国的对外经贸过于依赖美欧等西方市场的格局必须扭转,积极开拓其他有潜力的区域成了必然。东盟之外的中东、中亚、非洲等全球南方的市场重要性凸显。这当中,南美洲最具潜力。在与智利总统博里奇的会晤中,习近平称中方欢迎更多智利优质产品出口到中国;博里奇表示,智方欢迎更多中国企业赴智利展开产能、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

再次,中国与南美国家一拍即合。秘鲁、智利与巴西对习近平的到来均表现出极为欢迎与重视。巴西正在大力推进“加速增长计划”、“新工业计划”、“南美一体化路线计划”等发展战略,这些同中方“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双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将极大助力巴西再工业化进程,促进南美一体化建设。习近平称,期待中巴再创“黄金50年”。巴西同中国的进口额已超过该国对美欧的总额,超越1000多亿美元。

中方捷足先登

第四,中方未雨绸缪。在特朗普2.0扬言对世界暴力强征高关税之际,中国抢先一步,提早谋划。巴西的大豆、铁矿石、锂矿等均为中国市场及工业原料的刚需。之前依赖美国市场及澳洲供应,有被美国及其盟友“卡脖子”的风险;再由于巴西的上述产品在物流与运输上要绕道后,经巴拿马运河,无论从时间及运费上都费时费钱。如今,随着钱凯港的开通,南美到中国上海的航程从以往的45天左右大幅缩减到25天。这样一来,南美各国的产品通过太平洋东岸的港口,直到太平洋的西岸。困扰多年的绕道、费时费力的问题得以解决,中国与南美各国的经贸势必获得突飞猛进的增长。

最后,中巴有资格成为全球南方的领头雁。在金砖国家的创始成员国中,目前看来,中国与巴西最有资格领导全球南方。中国与巴西等国登高一呼,南美的左翼国家将积极响应。即使亲美的国家也难以抗拒互利合作的前景。阿根廷总统米莱在出席APEC峰会期间与习近平会谈,西方媒体称米莱成了“亲华派”。习近平当场邀请米莱访问中国,相信米莱很难抗拒这种盛情的“诱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