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中国反战立场可证/陈文坪

媒体5月3日报道,美国高官说,至今为止,美方未发现中国公然提供俄国军事和经济协助。

这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中方并非如外界所说的“在背后支持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战争”,华府高官的表态,印证中方是反战的。

中方虽未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但也没有支持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外长王毅、驻美大使秦刚都在国际场合发表反对战争言论,只是用另一种方式委婉表达。

中方明智规避风险,避免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上直接碰撞。无论对中美关系、中欧关系未来的发展,都是有利的,至少目前稳住了中美关系,避免向下滑坡;对中欧关系来说,却能稳中向上发展。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挥军入侵乌克兰所引发的国际危机不在话下。但俄国总统普丁这一出师无名的野蛮侵略,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公愤与反战声浪,特别是美国、北约、欧盟联合起来的强烈反击,如出台史无前例的各多项经济制裁、冻结外汇、关闭领空、石油输出。

联合国也召开特大会议,在193个成员国中以141国家赞成,压倒性票数通过决议,谴责俄罗斯侵略乌克兰,要求总统普丁无条件从乌克兰撤军。

由于中俄过去十多年来关系良好,又是近邻。而普丁在入侵乌克兰之前借出席冬奥会刚到北京访问,两国也宣布了“中俄关系上不封顶”的文告。

美国深怕中援助俄

美方深怕俄罗斯会向中方求助,而中方基于“盟友”立场给予俄方支持。如是这样,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将难以达到最大化。

因此,美方从国务卿布林肯、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到总统拜登都先后对中方喊话。要求中方公开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3月14日,沙利文更与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相约在意大利罗马会谈。沙利文事会受访时说,如果中国帮助俄罗斯回避制裁,必定面对严厉经济制裁。

3月18日,美国总统拜登更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连线通话。拜登也告诉习近平,给俄罗斯提供“物资支持”将承担后果。

4月1日,中欧也举行线上峰会,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会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更是强调,即使中国不支持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至少不该干预欧盟的制裁行动。

由此可见,美国、欧盟都先后向中方最高领导人通报了美欧对俄罗斯所采取的一系列制裁行动。

中俄合作也有底线

中国驻美大使秦刚在两国元首视讯结束后,随即澄清说,中俄合作“沒禁区有底线”的声明。他表示,中俄之间合作也有底线,即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这就是对美国所担心的婉转回应。

秦刚大使也通过国际媒体访谈发声,就是对美国、欧盟发出说明。中方反对战争,做事是有原则的,不会协助俄罗斯,更不会提供军备给俄罗斯。

俄乌战事进入第三个月,中方可说是“信守承诺”,并未在“军事与经济”上协助、支持俄罗斯发动的军事行动。反而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向乌克兰提供人道救援物资,即使乌克兰副总理言明现时须要防卫武器而非救命的物品,中方还是给予乌克兰人民提供了数千万元的药品、生活日用品等物资。

除此之外,中方外交部也敦促3大国企不要轻率购买俄罗斯资产。而中国石化叫停了两项在俄罗斯开展的合作项目谈判,如暂停与俄国商谈重大的石油化工投资与天然气销售计划。这些都是中方不支持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体现与实证。

可见 ,中国官方加强了对中企在海外投资的风险管控,也敦促中企须谨慎对待在俄的投资,已免造成对自身不利的局面。很显然的,这也是中方不支持战争的立场。 

反应

 

灼见

各界谴责教堂伤人事件/陈文坪

宗教和谐,是国家、社会、社区安宁的重要一环。新加坡自建国以来,政治领导人都不时向人民提醒宗教和谐的重要性;更重要一点是各宗教之间的彼此来往,以增强互信,及相互了解。

11月9日傍晚约6时,狮城宗教场所发生一起不幸事件。武吉知马圣若瑟堂(St Joseph's Church)举行儿童弥撒时,57岁的本堂神父李光兴被刺伤。一位37岁男子过后被捕。

事件发生后,震惊狮城各界。最主要是伤人事件发生在神圣的宗教场所,而且还是在弥撒中。

媒体报道后,各界都纷纷加以谴责,并呼吁信众保持冷静。警方也在当晚召开记者会说明案件细节及从干案男子身上搜到多件凶器,让人们了解整个事件过程,避免不必要的猜疑。

守望相助相互支持

新加坡宗教联谊会在深夜发声明,对当天傍晚李光兴神父在弥撒期间遭刺伤事故表示十分不安,并促请公众在这个困难时期给予天主教徒支持。宗教联谊会文告说:“我们向来展现宗教间的同情和社会凝聚力,现在更是如此。让我们保持冷静,在爱与团结中携手同行。”

各宗教组织也纷纷发文告谴责这起伤人事件。如新加坡锡克教咨询理事会、基督教全国教会理事会、佛教总会、全真教化协会、回教理事会、印度教基金管理局、印度教咨询委员会等都各发表公开信强烈谴责这起暴力行为。体现了为建设一个和谐的社区,守望相助,相互支持。

黄循财总理、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部长唐振辉等政要也在社媒发文谴责,并呼吁人们保持冷静和团结,以新加坡人的和谐与坚韧精神为彼此提供支持。

回顾过去,新加坡不时举行跨宗教对话与活动,让彼此间增强互信与了解。每当国家、社会遭遇一些灾害、困难时,各宗教团体都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各宗教领袖也会同台,为发生不幸的事件一起为社稷消灾、祈福,来安定民心。

如2020年10月,Covid-19疫情下,新加坡天主教会大力推动各宗教团体和平共处与合作,致力于为和平与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去年10月,以巴冲突越演越烈,本地百位宗教领袖和新加坡宗教联谊会会员举行跨种族祈祷会,大家齐聚一堂,为受影响民众祈祷希望带来安全与和平。

共同维护种族和谐

更早前,新加坡某中学发生学生伤亡事故,本地各大宗教领袖也一道为这起事件举行特别祷告仪式,为新加坡的安定与所有学生的安全祝祷。反映了狮城社会的团结、包容与和谐精神。

狮城教堂发生伤人袭击事件后,各社群、宗教领袖纷纷谴责暴力袭击,呼吁民众团结一心,共同维护多元种族的和谐相处,人民和睦生活。这是值得肯定的,更是互信的基础。

东南亚国家是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的社会,各族群、宗教互相来往,互相认识、相信彼此是长期的任务。

一旦当地发生什么袭击的不幸事件,至少能缓和所引发的种族和宗教的紧张情绪。因此,跨族群、跨宗教对话等活动,在民间团体必须持续不断进行。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