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中国外交新尝试/魏开星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6日下午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是俄乌战争爆发之后首次;也是中国对国家社会普遍期待的积极回应。对此,美欧俄等各方都给予肯定。

德国媒体说,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访华时希望习近平与泽连斯基交谈,习当时的答复是当“条件和时间合适”时,他与泽连斯基可能会对话。该媒体称,日前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关于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主权的说法引发轩然大波,可能造就了这样的“时机”。然而,笔者以为卢大使的谈话是为俄乌问题的日后谈判制造话题,反而与“习泽谈话”未必有直接关联。

卢说法绝非心血来潮

卢沙野日前受访称,根据国际法,前苏联各加盟国没有有效主权国家地位,引起多个东欧国家抗议。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之后发表声明,这只是卢沙野的个人观点;而外交部发言人就表示,中方尊重前苏联加盟国的主权国家地位,没有任何改变。

卢沙野当时接受法国电视台访问,当主持人讲到根据国际法,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卢沙野就响应,根据国际法这些前苏联加盟国都没有国际地位,没有国际协议承认它们的主权国家地位。

作为副部长级的大国大使,卢沙野本人虽然颇受争议,然而绝不可能心血来潮、信口开河;因此,此番言论定有所准备且意有所指、内含深意。

事后中国外交部及驻法使馆发表澄清声明,明显是在扮演“红脸”角色,以对冲卢沙野的“白脸”面目。此时,卢沙野也找到台阶下,声称是与主持人在聊天。翻看当天的电视节目,确实有“海阔天空”、“天马行空”的气氛与场景设置。

当主持人质疑卢大使的言论时,卢揶揄主持人“没有读书”。这已经不是正儿八经的电视访谈了,而是进入聊天环节了。卢沙野还说,如果我按标准答案问答,你们节目还请我干嘛?节目不是要收视率吗?

为何选择法国试水温?

从上述的情景回放,可知卢大使谈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主权话题,很大可能是中方在预设主题,为克里米亚等俄乌问题的解决放了一个气球,试了一次水温。

那么,如此重大的话题,为何选择卢沙野来开腔?因其本身极具争议性。此人在加拿大及法国履职时,就因善于、敢于制造话题而广受关注。既然有了“前科”,再“撒野”一两次也见惯不怪了。

又为何选择法国?原因就更明显了。法国总统马克龙从俄乌战争爆发伊始,就专程赴莫斯科与俄总统普丁展开一个“长桌子”对话。虽然事后证实“普马会”未有成效,但是法国的诚意不容抹杀。

当俄乌战争爆发一周年之际,中国抛出《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之后,马克龙邀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一起访问中国。访问中,他们同中国高层近距离接触,都表达了希望中国在解决乌克兰问题中发挥独特的影响力。

马克龙在访问中国返程时强调欧洲“战略自主”的重要性,并称欧洲“不能成为美国的追随者”。有理由相信,法国在未来处理俄乌关系时也将展现出相对的独立性。加上,中法关系在马克龙访华后,呈现出可喜的上升势头。中国外交官在这样的国家展开试探性的讨论,相对安全,也便于善后。

中国外交须与时俱进

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外交风格也必须与时俱进,不能再被动式地应对、解释、澄清、抗议等“以不变应万变”;必须主动出击,预设话题,为外交行动做事前的铺垫、探路、摸底、先声夺人等工作。其实,这些套路,对西方国家来说早就是家常便饭。比如,美国在台海问题上、在一中原则上,常常似乎是总统的“口误”之后,白宫发言人又出来“擦屁股”。

美国现任总统拜登是典型的“老人痴呆”,与空气握手、叫错别国领导人名字、说错话,外界已习以为常。美方将计就计,在涉台问题上预设话题。当被记者问道是否出兵台湾时,拜登张口就来“是的”。当舆论为此大加炒作时,白宫发言人出来辟谣了,什么“一中政策不变”云云。

“寇可往,我亦可往!”既然西方外交热衷制造话题,放气球、试水温,我方为何不能如法炮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石习会推动恢复对日免签

报道:毛峰

习近平与石破茂出席在秘鲁会谈,习近平引用孟子“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名言勉励石破茂扫除中日障碍,也允诺落实对日免签和解禁水产。

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不能只说不做坐而论道。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与日本新首相石破茂在秘鲁举行面对面会谈,习近平引用孟子“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鼓励石破要勇于破除中日关系障碍。石破表示,希望日中双方努力,不断积累具体成果,让两国国民实际感受欣慰。

据《亚洲周刊》了解,中日两国首脑决意联手先搬掉当前阻碍中日互惠关系发展“两块石头”,即尽快恢复中国对日公民赴华短期免签和取消中国对日本水产品进口禁令。

同时通过加强多层次高级别对话与多领域交流,把中日推进战略互惠关系落到实处。

共同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的中日两国领导人于日本时间11月16日上午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首脑会谈,这也是石破茂再任首相并第二次组阁仅仅5天,就与习近平首次进行面对面会谈。

为了避免被日本媒体渲染过于“媚中”或“亲中”的形象,石破茂在与习近平拍摄“握手秀”时刻意保持了不苟言笑之严肃,但内心却对最快时间内实现与习近平面谈喜出望外。由此也释放出石破新内阁新政权有意推动日中两国战略互惠关系的积极意愿,成为中日关系改善的一个转机。

首次石习首脑会谈以同声传译方式进行了约35分钟,超过了原定的20分钟。

扩大中日共同利益

中日两国首脑同意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扩大中日共同利益,也就中日间存在的现实问题坦率交换意见。

习近平在会谈中表示,在国际和地区局势发生巨变的情况下,中日关系处于改善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中国与日本相互是伙伴,希望恪守不会成为威胁的共识,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对此,石破茂予以了积极回应。他表示,日中两国拥有共同的大方向,对国际社会也具重要意义,希望与习近平建立坦诚对话的关系。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习近平在会谈中特别引用了孟子的“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暗示鼓励石破茂要勇于继承其政治恩师田中角荣冲破阻力恢复建立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胆识,为改善中日关系决不退缩,勇往直前。

据《亚洲周刊》了解,该孟子所言是日本原首相田中角荣生前经常引用的名言。

石破茂是在田中角荣亲自扶持下走上从政之路,当选国会议员并石破天惊当选日本首相的。

在日本政坛保守政治势力对华强硬占据上风,石破茂在自民党内支持基盘并不牢固的背景下,习近平用石破恩师信奉的孟子名言激励石破,凸显了北京希冀石破茂能为突破当前中日关系困局有所作为,也为目前在自民党内根基不深执政基盘并不牢固的石破内阁增添政绩。

日核废水引起反弹

石破在会谈中心领神会北京政治意图并积极跟进表示:“为推进日中关系稳步发展,国民的理解和共鸣不可或缺。希望通过双方的努力,不断积累具体成果,让两国国民能够实际感受到日中关系的发展值得欣慰。”

对此,习近平同样心照不宣,当场允诺将按中日协议落实解禁对日本全部水产品暂停进口的措施。

去年8月日本正式开启“排海阀门”,将福岛核事故中经处理的核废水直接排入大海,造成中国强烈不满与反对,并出台强硬措施,禁止日本全国水产品的进口。

对此日本一直呼吁中方尽快取消对日本全部水产品进口的禁令,成为了影响中日关系的一个现实新问题。

中日首脑秘鲁会谈后随即就有日本媒体传出消息称,中国国营旅行公司领导等已接到相关通知,中国政府正在考虑恢复疫情前对日公民短期逗留免签政策,最快将在11月底前正式官宣。

这被视为中日首脑着手切实解决影响中日关系第二个问题的又一新动向。

《亚洲周刊》于去年8月中旬报道了中国应尽快恢复因冠病疫情而暂停对日本公民短期赴华免签政策,对于有中国舆论提出要把恢复对日免签与希望日本实施对华免签划等号的“外交对等论”以及“单方对日免签不平等论”,指出了其可能会误导中国民众认知,实不足取。

《亚洲周刊》唯一独家报道引起北京高层重视,中国外交部由此因势利导,把扩大对外单方面免签,作为中国外交新政,以进一步促进中外人员往来,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免签政策持续扩大

去年12月始,中国决定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

今年3月14日起,中国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等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

7月1日起,对纽西兰、澳洲、波兰3国试行免签。

11月8日起,对韩国、挪威、芬兰等9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中国外交扩大开放和免签政策,为中国恢复对日本单方面免签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消除障碍,切实推进两国民众相互往来交流提供新动力。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