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出了苏纳克,英国有幸?/胡逸山博士

200多年前,英国出了一位年方24的首相,叫小毕特(他爸爸老毕特也当过首相),为英国史上最年轻的首相。

起初英国政坛精英们也认为年少的小毕特不过尔尔,只不过一时政治斗争僵持不下而把他推出来作为折衷的首相人选,随时可把他拉下来。

不过,在英国美洲的殖民地独立建国、英国海外殖民帝国好像摇摇欲坠之际临危受命的小毕特,之后在两个分开的任期当了共18年多的首相,为英国史上任期第2长的首相,也是最为后人所称颂的首相之一。

逾200年最年轻首相

而在当下,42岁的苏纳克成为英国自小毕特以来最年轻的首相。苏纳克是英国第一位亚裔、印度裔首相,但严格上来说并不是第一位非央格鲁撒克逊裔或非英国国教信徒(他为印度教信徒)的首相。早在百多年前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英国就出了一位犹太裔首相迪斯莱利,其执政功绩也颇为后人称颂。

苏纳克成为当年殖民印度的英国的首相(虽然他是在英国土生土长),不禁让笔者回想起十几年前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时,笔者的一些内心感受。

族群平等待遇不是梦

笔者曾在美国念书、生活多年,基于各种机缘巧合与深思熟虑,长期以来比较认同与亲近共和党的政治理念的,对民主党则敬而远之;然而,当奥巴马当选,笔者心情也还是顿然激动,眼泪也不由自主地狂流了出来,导致各大媒体就此访问笔者时,笔者是强忍着泪水来点评奥巴马当选的历史意义。

笔者当时的心情可谓久久不能平息,虽然笔者的政治理念大多与奥巴马南辕北辙。

后来笔者回头一想,为何自己在奥巴马被宣布当选时会那么激动,这应该主要是它反映族群之间的平等待遇不一定是梦,它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美国白人与黑人之间的恩怨纠缠多年,尤其白人对黑人的歧视,坦白说到目前也还没有彻底消除、解决。但一个以白人为大多数族群的国度,能选出一位黑人总统,这到底是一项了不起的政治成就,也是作为先进国家的一大指标。

反观其他一些大拍胸膛自称即将或已达到先进国家地位的国度,竟基本上还把种族歧视制度化起来,那可真是贻笑大方,令人不胜唏嘘之余,又无可奈何。

为防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抓将起来,这里点到即止。

所以,对于苏纳克就任英相,笔者当然也颇为感动,但也许是点评了国际国内政治多年有点麻木,这次倒没有不禁掉泪宣泄压抑多年的不满,只是心平气和地评论他当选的历史意义,以及他所面对的挑战。

这些挑战的确很严峻,主要就是在当下举世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下,英国“钱不够用”但又不肯削减公共福利的困境。苏纳克即使曾任财长,应对起来也还是要步步为营,否则其前任只任一个多月首相的最短命运,也未必不会降临在他身上,因为在政治纷乱的年代,各路虎视眈眈的野心家也还是会蠢蠢欲动的。

反应

 

灼见

【灼见】达因政治遗风犹在/胡逸山博士

前财政部长敦达因日前辞世。因为他年事高,所以他的离世会予人“象征一个(政治)时代终结”的感觉。其实不全然如此,因为至少两位与他算是同一个(政治)时代,而且严格上来说政治资历比他高的政治人物还健在,还不时出来针砭时弊。

这两位与达因至少平行的政界前辈,当然就是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以及也曾是财长的东姑拉沙里。印象中,我刚读小学时,那应该也是我的政治启蒙期吧!

马姑面和心不和

据当时大人们说,这两人面和心不和,尤其姑里一直对之前首相敦胡先翁没有选他继承相位,而让马哈迪雀屏中选而耿耿于怀。马哈迪医生当然也看得出来,所以要寻机把姑里边缘化。不过几年,姑里就被调任不及财长重要的国际贸易及工业部长。

再过几年,马、姑的政治斗争表面化,姑里挑战党主席失败、巫统变成新巫统、姑里另组四六精神党,后来却又回巢巫统等,那是另一段政治史了。

无论如何,取代姑里出任财长的,却是一位在政坛上名不见经传的后座议员、算是马哈迪吉打老乡的达因。有别于姑里的好搞政治,无时无刻在窥视着相位,达因则十足十是马哈迪最为心仪的那种技术官僚,少说话、多办事,政治上更没有野心。

当然,马哈迪最为欣赏达因的一点,应该就是达因会实践马哈迪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等混合议程,也就是通过政府的“钦点”,辅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希望这些人能继续拉动更多的人也富起来。

那个年代也恰好是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大搞公家企业私营化,并且看起来蛮成功的时候,至少为这些半生不死的公企带来私企的活力,甚至还有转亏为盈的。

马哈迪当时老实不客气地东施效颦,也搞起大规模的私营化,把以前由政府直接经营的一些主要是基础建设或提供必要服务的机构私营化。但马哈迪却要来个一石二鸟,不但要私营化,还要达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社会经济目的。

钦点“幸运儿”无关绩效

所以,有别于英国私营化的选贤与能,以绩效为准绳的挑选经营者,本地的私营化就多是通过钦点、“提拔”一些也不知是具有什么资格的“幸运儿”来接手官营的大企业,而无端端地发达。所以后来出现多单的失败例子,甚至还要官方出手来打救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达因就是马哈迪这社会经济重组理念的最忠实实践者。在达因任财长时代,这种官方公开地“栽培”所谓“企业家”的做法可谓司空见惯,所以一些这些“企业家”们也被戏称为“达因的孩子”。

这种拔苗助长而非提倡绩效的社会经济发展理念一直延续至今。所以,达因的政治遗风可说是还没完结。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