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华社民间的创意/廖文辉博士

属于文化上层的大传统是需要时间营造和累积的,现阶段恐怕难以苛求,但马来西亚华人的庶民文化习俗,却处处充满智慧和惊喜。

我曾经说:“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可以说至少到目前为止,民俗才是影响我们最深远的,是我们最为深刻的文化表现。”为此还特别提出华社的第四宝,或第四根支柱——民俗的观点。

早期属于庙会活动或逢年过节表演的舞狮,在被禁止的危机中,以举办醒狮比赛来突破有关当局的禁令,最后形成一套由马来西亚华社制定的比赛规则、教练制度、培训方法等,并传播到全世界,成为国际赛事。

扯铃也是如此,由老人小孩的休闲活动逐渐改良成为舞台上的表演节目。还有陈徽崇和陈再藩创发的二十四节令鼓,虽然是有书艺的大传统文化元素,但确是许多宴会和活动的表演节目,仍然是草根性极强的活动。

以上3种民俗在华社的创造性转化之下,成为马来西亚华人的文化创意,传扬国际。

华社生活小智慧

如果仔细观察华社的日常生活,华社的生活智慧不时闪闪发光。华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有不少禁忌,但总有一些避忌的方法。

如在马六甲某新村门牌四号的屋主,将其门牌改为“诸事顺利”。估计这户人家应该是朱,“朱”“诸”同音,“事”“四”同音,既能避开“四”与“死”的谐音,同时也巧妙成为这户人家的祝福语,即朱家人士皆事事顺利的意思。

华人茶餐室有一种特殊的打包方法,就是利用炼乳罐来取代塑料袋打包饮料。炼乳是华人喝咖啡或奶茶必备的冲泡原料,每一罐炼乳使用后总有不少黏附在罐壁上的炼乳,丢弃无疑是种浪费,尤其在生活艰辛的年代。

因此,商家灵机一动,在开罐后的铁片上打出两个孔洞,穿上草绳,作为手提带,然后物尽其用地将滚烫的热水倒入冲泡咖啡,就成为天然的打包罐,可以提着四处走动饮用,民间俗称咖啡罐。

这种咖啡罐有两个缺点,罐口锋利,饮用务必小心,否则容易划伤;其次是数量有限,只能限量供应。目前这种特殊的打包方式还存在于小村镇,大城市基本已经消失了。

早期华社都会到神庙祈求平安,然后会带上一些黄色的符箓,将之焚化和水喝下,据说能保身体健康,事事顺利。我小时与奶奶同住时,也喝了不少。

深具创意和想象的家长,担心孩子看着白开水上面漂浮着的黑色灰烬难以下咽,因此就心生一计,将焚化后的灵符加入美禄饮料,如此小朋友就不会面对黑白分明的白开水,而是一杯美味可口的饮料了。

诸如此类的民间庶民生活小智慧其实还有不少,有待我们慢慢去挖掘。

反应

 

森美兰

周世扬吁华社 加强育苗培育参政领袖

(芙蓉25日讯)罗白州议员周世扬指出,华社各大机构应该更着重于加强育苗这一块,尤其是培育领袖直接参与政治,以在维护华教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表示,包括教总、董总及校友联总等华教机构,都可以探讨通过培育年轻领袖参政,甚至竞选为议员,如此才能更有力地解决华教长期面对的各种问题。

他日前代表交通部长陆兆福出席“2024年第38届全国华小华语演讲暨笔试比赛颁奖典礼暨闭幕仪式群英宴”,主持闭幕致词时,这么表示。

他说,华教未来的发展空间还很大,然而直接参与政治的华教分子并不足够,因此呼吁更多华社机构除了注重幼苗的个人发展外,也应该着重于加强在政治方面。

他也说,如今许多年轻一代,包括华裔领袖对华教背景的认知并不足够,因此华教机构应该好好培育下一代的华教底蕴,并鼓励他们在未来从政,以让捍卫及发展华教的工作能做得更到位。

他也代表陆兆福宣布拨款5万令吉予森美兰华校教师会作为活动经费。

筹委会主席兼森美兰华校教师会主席朱良义指出,全国演讲及笔试赛已成功举办38届,是极为重要的平台,为全国各地的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切磋交流的机会。

他表示,演讲比赛让学生在台上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信心和逻辑思维;而笔试比赛则通过书面测试考察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运用能力。

“此外,这项赛事还促进不同州属学生的文化交流,通过相互学习与沟通,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友谊。它不仅是一场语言能力的较量,更是一场文化碰撞的盛会。

“因此,我们有责任让这项赛事持续办下去,为更多学生创造机会,帮助他们在华文学习之路上走得更远。华文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传承离不开每位学生的努力,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

出席者包括教总永久名誉顾问拿督王超群、主席谢立意及第一副主席拿督黄天良等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