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囚犯都出来为民服务吧/周若鹏

身陷囹圄,然心系社稷百姓,纳吉说他身为国会议员,有责任出席国会,服务选区,要求狱方定期放他出来工作,如此高德,怎不叫人感动涕零?

之前我写过要出狱有什么招数,诈病是其一,万没想到有诈上班这一招,难怪他有本事当首相我没有。且来想象一下诈上班是怎么个情况。每个周一,要劳师动众备囚车警卫接送囚犯往返办公处,多么浪费资源。请问囚犯在外的待遇是否该和狱中一样呢?比如说不准开冷气,午餐晚餐都自狱中外带,不准另点外卖牛排?

为防囚犯暴力反抗和逃跑,应该要上手铐脚镣吧?如果有上铐,我倒觉得偶尔放风也还好,因为我很想看戴着手铐的议员进入国会。我猜全世界都想看,全球媒体都会刊登那么精彩的照片,纳吉将再次让马来西亚扬名国际。

服务选区就有点困难了,绑手绑脚了怎能像妇女部部长那样拿水笔射干净的地板呢?真正做工很难,但要摆个pose拍照应该还可以,人民看他行动不便了还努力奉献,搞不好一心软就原谅了之前鲸吞亿万的罪行,下届大选还投票给他呢!啊不,是下下下届大选。

坐牢本就该在里面蹲

狱方也太不通情达理了,居然拒绝了这么高尚又合理的请求。狱方给的理由是保安,纳吉的律师沙菲依进一步上诉说上下班和出入法庭也差不多呀,能上庭就能上班。我完全无法反驳,难怪他有本事当大律师我没有。同理,我们不该剥夺觉醒的囚犯回馈社会的权利,每个囚犯都应能随时进出监狱,为国家贡献GDP。

如果你觉得我以上说法神经病,那的确是神经病。坐牢的概念本就该在里面蹲,为罪行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管他之前是高官还是CEO,此刻只是编号53549413。好意思提出需要上班的谬论,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幸狱方尚有常识有良知,没有轻易妥协。但是,若说选民的确应被服务,能怎么办呢?有没有折衷办法?

纳吉是老板,老板不必亲力亲为,有手下代劳。若真有心服务社区,每周让他使用网络几小时就可以了,和团队视讯交代工作,发面簿文抒发政见,偶尔直播一下狱中生活,我一定会follow。且把这两年来疫情和行管中训练出来的Work from Home变通一下,这叫WFJ,Work from Jail。其他国家入狱的贪官也将能参照此大马模式继续为国为民,于是我们又更威水了。

反应

 

灼见

当教育机构参与拍剧/周若鹏

就这天,寰宇电视的连续剧《青春,你好!》启播,这名字不知谁取的,不知和导演陈胜吉有关与否。我总不容易从他的作品名称直接联想内容。 其实《青春》并非阳光明媚,它还挖掘家庭两代鸿沟、不正当交易、自杀、性爱短片等黑暗主题。

在拍摄现场和导演互动的机会不多,倒是在工余有机会闲聊几句,方略知其才学。

我本以为陈胜吉故弄玄虚,现在我认为他是信任观众,信任我们能够思考,能消化有深度的故事,能接受转折所带来的惊喜,叙事不必粗暴直白。

首映礼上总监制李治成说陈导是本地少有能兼顾艺术与商业的电影人,诚然。

幕后故事十分丰富

导演是作品的灵魂人物,但作品不是靠他一人完成的。在开拍以前,总要有人说服寰宇挑战大马的尺度,要让投资方信任剧组能在尺度内拿捏得恰好到处。至于拍摄团队有多敬业乐业,影视业如何推动经济活动,我之前谈过了就不再赘述。

从观众角度来看,一部戏就只是一部戏,娱乐罢了;我有幸一窥幕后,幕后的故事也十分丰富。娱乐媒体如常聚焦演员和拍摄花絮,我倒觉得制作公司韩新影像值得多着墨。

对一般影视公司来说拍剧是日常,而韩新影像背后是大同韩新学院,那是办教育的,怎么去投资拍戏呢?这个问题,也有资深教育界前辈问过韩新陈院长:“怎么去做这不赚钱的事?”这绝对是善意提醒,请万勿把教育当慈善,学院必须赚钱才能营运。

韩新向来以广电科系见称,我觉得韩新成立一家与业界接轨的公司,此举十分可取。通过制作公司接受顾客委托制作各类影视作品,主动为学生创造学以致用的机会,同时也培养本身的艺人,为学生铺路,像主演《青春》的谢烘霖就是韩新学生。

投资拍摄连续剧尽管不赚钱,但从行销层面上来说赚了口碑(《青春,你好!》真的是好戏),提升品牌印象,让家长学生都对学院更具信心。一个项目当下赚不了钱,不代表所做的事没有价值,未来若更多人加入韩新,培养出更多人才,便是本地影视业之福。比如说,原来陈胜吉导演也是韩新的杰出校友。

我希望寰宇、韩新都能多做像《青春,你好!》这样的尝试,既富娱乐性又不乏社会关怀,信任观众能够欣赏高质量、有深度的作品。请你去看《青春,你好!》,有人看,对整个制作团队来说就是莫大鼓励,让大家走得更远。(第一集有我噢!)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