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团结政府终于稳定了?/胡逸山博士

近来常被问起:“你过去两年来一直说团结政府岌岌可危,随时可能倒台。喏,人家不也存活了近两年吗?还比上一届的希盟政府长呢!现在肯承认这个政府终于稳下来了吧?可以做完整届了吧?”我一时啼笑皆非。

大家不要误会,我并不是存心希望团结政府倒台,而是和大家一样希望它能做完至少这一届。这并不是因为特别喜欢希盟,当然更不是支持之前享尽一党专政甜头多年的国阵,而是因为反之的政治情境,万一是由一切要宗教化、保守化来治国的绿潮一方来执政,那实在太可怕了!

但我们必须面对政治现实。现实就是这个国家的政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马来人所主宰,选举政治也是如此,因为过半选民都是马来人。在上届大选,几乎75%的马来选票支持绿潮,那这个只有25%马来选民支持的政府,又怎么会稳呢?

在去年的6州选举,绿潮再接再厉,大有斩获,甚至在雪兰莪与槟城如此高度城镇化的州属里也赢得显著的席次,证明其热潮未退。至于所谓反跳槽法,之前也解释过,坦白说未能真正阻吓其心有异的议员再来个喜来登政变。所以,我是有根有据地说团结政府是不稳的,而不是蓄意诅咒它。

令吉走强支持率增

当然,说团结政府不稳并不是说它就一定会倒台,而事实也是它也成功熬过了近两个年头。这固然可喜可贺,但是否就意味着它从此一帆风顺,可做至届满?首先我们来看政府近日看起来好像蛮稳的几个因素,也看它们是否得以持续下去。

首先,就是经济方面好像有所好转的迹象,说得更具体,就是马币币值的大幅度上涨,让大家觉得可以出国大花钱般很爽的感觉。这就被引申为现任政府治国有方,值得支持下去云云。

说穿了,马币的当下上涨,主要是因为美国联储局降息,大量美元热钱被释放出公开市场,其中一些也游窜到像我国般的所谓正崛起市场,而市场的美元一多,其相对于当地货币的币值必有所下降,这是经济学原理,也就显现出马币的币值上升。

只要美联储一直降息或维持低息口,则马币可能还有好运走,但只要美联储一升息,则马币下滑指日可待,因为本地的经济基本面,还是大有改善空间。到时大家又会如何看待团结政府的治国手腕呢?

补选表现影响看法

另外,我国政治也是“看风”的,即哪一方在选举表现上节节胜利或败退,那股战风因此而嘹亮或衰竭,会影响大家对它的未来胜算的看法。

在最近的吉兰丹州能吉利补选以及柔佛州的马哥打补选,团结政府都能取得压倒性的胜利,那就让大家产生其得以扭转劣势,压倒绿潮的感觉。但这些到底也还只是补选,如果下一场是由绿潮胜出,那大家是否又会有着再扭转的政治印象呢?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也很努力地争取马来选民的支持,包括高调地支持被许多马来选民视为极为重要的巴勒斯坦建国运动等。他的政府也不时推出一些想要把社会搞得更为宗教化的政策倡议等,在博取马来选民的支持方面,也会有一定效果。

当下的政治形势之一,就是两边在比赛谁更为宗教化。不管我们喜不喜欢,这就是要维持当下政局稳定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反应

 

灼见

【灼见】达因政治遗风犹在/胡逸山博士

前财政部长敦达因日前辞世。因为他年事高,所以他的离世会予人“象征一个(政治)时代终结”的感觉。其实不全然如此,因为至少两位与他算是同一个(政治)时代,而且严格上来说政治资历比他高的政治人物还健在,还不时出来针砭时弊。

这两位与达因至少平行的政界前辈,当然就是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以及也曾是财长的东姑拉沙里。印象中,我刚读小学时,那应该也是我的政治启蒙期吧!

马姑面和心不和

据当时大人们说,这两人面和心不和,尤其姑里一直对之前首相敦胡先翁没有选他继承相位,而让马哈迪雀屏中选而耿耿于怀。马哈迪医生当然也看得出来,所以要寻机把姑里边缘化。不过几年,姑里就被调任不及财长重要的国际贸易及工业部长。

再过几年,马、姑的政治斗争表面化,姑里挑战党主席失败、巫统变成新巫统、姑里另组四六精神党,后来却又回巢巫统等,那是另一段政治史了。

无论如何,取代姑里出任财长的,却是一位在政坛上名不见经传的后座议员、算是马哈迪吉打老乡的达因。有别于姑里的好搞政治,无时无刻在窥视着相位,达因则十足十是马哈迪最为心仪的那种技术官僚,少说话、多办事,政治上更没有野心。

当然,马哈迪最为欣赏达因的一点,应该就是达因会实践马哈迪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等混合议程,也就是通过政府的“钦点”,辅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希望这些人能继续拉动更多的人也富起来。

那个年代也恰好是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大搞公家企业私营化,并且看起来蛮成功的时候,至少为这些半生不死的公企带来私企的活力,甚至还有转亏为盈的。

马哈迪当时老实不客气地东施效颦,也搞起大规模的私营化,把以前由政府直接经营的一些主要是基础建设或提供必要服务的机构私营化。但马哈迪却要来个一石二鸟,不但要私营化,还要达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社会经济目的。

钦点“幸运儿”无关绩效

所以,有别于英国私营化的选贤与能,以绩效为准绳的挑选经营者,本地的私营化就多是通过钦点、“提拔”一些也不知是具有什么资格的“幸运儿”来接手官营的大企业,而无端端地发达。所以后来出现多单的失败例子,甚至还要官方出手来打救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达因就是马哈迪这社会经济重组理念的最忠实实践者。在达因任财长时代,这种官方公开地“栽培”所谓“企业家”的做法可谓司空见惯,所以一些这些“企业家”们也被戏称为“达因的孩子”。

这种拔苗助长而非提倡绩效的社会经济发展理念一直延续至今。所以,达因的政治遗风可说是还没完结。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