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有一种反复叫马哈迪/杨善勇

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心底的那些想法,确是扑朔迷离。他有时这样,有时那样。追溯过去,对比现在,越是可以感受他台上的演讲、治国之政策,乃至晚年的发言,总是一如既往地你读不懂。

他看起来推崇多元,支持民主。想当年,他甚至下场,身体力行支援净选盟大示威,赢得现场掌声如雷;随之夹持5·09的气势如虹,打败国阵,重回布城。但是,喜来登行动前后,他的所言所行,再不是那么一回事。

权力才是最爱

也许,权力才是他一生的最爱。年已97岁,这位马来西亚的一哥从来没有掩饰这一点。他不断地暗示,仍有很多人希望他能第三度担任首相,再次领导国家。对此,他虽然没有接受,唯也不拒绝。言下之意,还用说吗?

看待国家的族群,他的立场总是反反复复。不同的场合,他的声音不仅大相逕庭,往往还是自相矛盾的。对照他的2020宏愿,和这些日子他质疑非马来人效忠的惹人诟病,自可觉察他的论调之言不由衷。

诸如这些,非此一桩。尽管高调喊出向东学习的口号,身为爱德华七世医学院培训的专业西医,他相信日本的“汉方医”吗?可惜,中医的地位,在他两次任内,都没有得到政府的认可,遑论法定的认证了。

当然,踌躇满志的大选宣言,说得洋洋洒洒;对马哈迪而言,这一切可不是《圣经》的圭臬。因而,所有的承诺,最终一律搁置。恰如1999年他一度接受大选诉求,轻舟既过万重山之后,则是另一副嘴脸。

总之,任何的问题,皆不是问题,只要对他没有构成问题;反之亦然。烈火莫熄的岁月,他为何不站出来怪罪华裔和印裔呢?为击垮纳吉,他还可以和宿敌安华联手,一起面对他俩共同的敌人。

多次改变口风

敌人打败了,然后,自然是另一窗风景了。离开巫统,他因此有一番说辞。重新加入,他的辩词又有了新的版本。后来组成土团党,筹组斗士党,他也有一套信不信由你的声音。

民主对他,到底是什么?可是,他自己可曾遵奉所有的守则?他彻底忘了1987年的茅草行动大逮捕?他再也想不起一个个遭到罢黜法院的大法官?还有,那一段传遍五湖四海的林甘经典视频?

没事,没事,总之,不管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伊班人、卡达山人,重要的是,只要是自己人。何况,大事、小事、好事、坏事,一切遽然过去,唯有他的存在是永远。

反应

 

灼见

【灼见】马哈迪只见中文招牌/杨善勇

占据的角度要是不同,所见的自然大相径庭。苏轼的《题西林壁》诗里展现的不止是人生的意境,也是视角的道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前不久,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在脸书贴文供称他在柏威年商场只见中文招牌,一时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中国;于是故作不解问道:“此乃马来西亚,或是中国的一部分?”大概正是这么一回事。 

事实上,当然不是这样。都什么时候了,此时此刻,不论柏威年商场,乃至这个国家大城小镇的任何一个广场,几乎不可能出现只见中文招牌的景观。毕竟,地方政府法令已经明文有所规定写在招牌的语文了。那么,马哈迪到底何出此言? 

从不愿择善从之

追溯往事,马哈迪的这番论调,犹是要让华商和华社深深困惑了。大选之前他甚至曾经接纳2098个华团联署的1999年《华团诉求》,借以积极争取华人选票。大选之后,诸事已定,他随之转身遽然反脸,指控诉求好像共产党及奥玛乌纳云云。 

这种朝三暮四的操作方式,正是非常典型的马哈迪出招风格。人在马哈迪身边做事,前首相敦阿都拉可是看得一清二楚。当年接受碧莉洁威西和詹运豪专访,阿都拉明明白白点出马哈迪一如既往的反反复复:“马哈迪自有本身的一套。他坚信他那一套是唯一的法门。当我另辟蹊径,他指责我错了。那就是马哈迪之道。大课题,他也是这样。除了自己的想法,他从来不愿择善从之。”(《觉醒:马来西亚的阿都拉年代》;八打灵:SIRD,2013;页11) 

只缘身在此山中

眼下的问题,当然不在中文的展现,也不在英文的应用,而是马哈迪一时的天马行空。何况,那是中餐馆。对象群是谁,大家知之。那么,门口书写中文招徕既定的顾客,也是理所当然了。 

缘由浅显,思之自明。贵为两任一国首相,马哈迪岂有可能不懂得?既然这样,他的这番话,恐怕是“只缘身在此山中”。森林茂密,空间隐蔽,处在那里,他看到什么? 

曾经排华的印尼,印尼机场也有了中文告示。大环境变了,政策和条规自然也要相应调整。马哈迪纵然不便远行,网络点击,也可以看到这一幕风景,何必为这一点事小题大做,喋喋不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