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果断抗疫反映施政能力/霍詠強

一波疫情暴起,彻底令香港进入一片混乱当中,医疗系统混乱、行政措施混乱,但都不及社会风气和声音混乱。踏入四月的香港,是否已经渡过了疫情的蹂躏,开始进入恢复期?虽然特区政府仍然强调“动态清零”,但在经济压力下被迫放鬆管制措施,从目前具体防疫措施来看,香港更倾向“与病毒共享”,但关键是实际是执行怎样的行动?行动的目标是什么?正如奉行“动态清零”的中国内地,从西安、长春到深圳、上海,同样经历疫情爆发,但采取的防疫方法都不相同。

今天对冠病病毒的了解更多,能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方法,例如同样要达到“动态清零”的深圳和上海,就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因应Omicron发病速度快、复原时间短的特质,深圳果断实行封城七天,效果可谓立竿见影,一星期后确诊数目回复个位数字,但是全球头号科技生产基地停工,也曾令全世界都吓过半死,行政安排出现混乱,然而反应及时、调整措施却也证明深圳的高强度、高效率。

另一方面,上海原来选择不封城,以精准防疫、分区封控为主,试图采取影响最低的限制措施,然而连日确修病例数以千计,上海最终选择以黄浦江为界,在八天内分两区完成禁足检测。

成功抗疫须高度组织

同时证明要成功抗疫,非具备高度组织不可,如果细心观察和比较,所有现代化社会的“渡劫”过程都差不多,在爆发初期的“措手不及”,那种大混乱的情况所有欧亚城市,无论是以严谨著名的德国、又或是井井有条的新加坡,都从无例外地经历过混乱和行政失当,那就表明这是现代化城市都难免会出现的漏洞。但是,这些施政能力较强地区同样能调整并稳定下来,当中差异何在?

一直被称道的中国,因为组织架构上的特质,在共产党的骨干底下,拥有有效的流程架构(电商物流)、强大的组织能力(区委街道办)、丰富的人力资源(党组织),这些都已经不是一般城市拥有的资源。但是,如果更深入地剖析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城市的应对,措手不及是必然的,因为一个城市的运作有其相应的资源,当面对资源范围外的突如其来变化,肯定会出现失当和延误。

举例说,上海曾经能封区小至一个商铺,被认为能精准防疫。但在面对传播快速的Omicron,就因为酒店的隔离措施失误,导致全城烽烟四起,最终难逃“半封城”的命运。同样以街道管理优异著名的深圳,因为封区过于急促而引起混乱,在封城初期令不少快递员“有家归不得”,因为居住的村区即时升级了防疫措施,快递员们担心小区封控影响工作,于是只能选择露宿街头。

在这种情况下,迅速反应成为关键差异,经物流平台紧急联系,深圳市区委组织部等相关部门临时调用了活动场所,并调集物资铺设通铺组成党群服务站点。

知错速改 进步关键

对笔者这种80年代开始跑中国的人来说,这种变化令人唏嘘,过往香港以“话头醒尾”著名,反应迅速举一反三;相反内地都是按本子办事、以谨慎为上。但过去十多年中国因为竞争激烈,什么都以追赶时间为标准,有时甚至宁愿错和乱也要快人一步,就连政府也不例外。当然这种方式容易出问题,但错了就快速改正。正如防疫争分夺秒,深圳小区改变封控政策有没有错?没有,因为隔离措施有必要,但未考虑必要外出的快递员肯定是失误,这时候需要的是迅速改正而非抱怨指责,这种决断态度才是进步的关键。

过去两年主要居住在新加坡,但也往来香港几次,亲身经历具体防疫措施,通过观察新港两地抗疫工作的比拼,找出关键问题,会发现:在Omicron之前,香港一直都优于新加坡,甚至可以説是遥遥领先,却在要走出疫情之际、崩溃大败。

在早期对病毒茫无头绪时,不少城市都曾经以“封城”为名,实施高强度管制措施。在2020年初的严防时代,新加坡就曾经因为外劳宿舍大爆发,确诊人数成千上万,尽管社区感染不多,但仍被迫从当年4月到6月实施高强度的“阻断”(Circuit Breaker),除必须服务和国际商业活动,例如金融市场继续运作外,所有员工只能在家工作、甚至停工,餐厅商店也只能提供外卖送货,不能探访亲友,措施极为严厉。这种严厉管制就算在确定“与病毒共存”的政策后,不少仍然持续,例如餐饮和探访,一直维持限在5人。

执法严谨 狮城跑赢香港

其实直到2021年中,新港两地的社区感染数字相近,同属控制得宜的地区,新加坡因为人力资源部门的疏忽,引发外劳爆疫而作出几近封城措施。相比下,当时香港情况一直宽松得多,除了早期全世界都出现医疗物资短缺而惹起疯抢,及后因为几个“群组”感染而曾经收紧防疫措施外,香港的防疫管制其实非常成功;当然成功非偶然,污水检疫一直发挥了“早发现”作用;香港在出入境管制程序上也远胜新加坡,但是新加坡对违反防疫令执法严谨,这两方面的差距,成为日后的关键。

然而所谓“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新加坡因为封城两月,强迫了企业遥距工作和电商物流的“大跃进”,目前新加坡企业都能让一半以上的员工在家工作,电商物流的效率还能做到当天送达。但最终因为新加坡是外向型城市,无可选择只能放宽出入境限制,又碰上潜伏期特长的Delta,终于在2021年9月出现大爆发,最令人揪心的是近千人在两个月内死亡。

然而在这段时间新加坡加大隔离中心容量到三万张床位,调动后备军人协助医疗和隔离工作,同时间派送大量自我检测套装,要求需要上班的员工自行检测,确诊就按情况留在家中、或到隔离中心检疫。其作用是在与病毒共存之馀,能够减低疾病扩散的速度,不至于击溃医疗系统。尤其是新加坡一直对违反防疫令严厉执法,动辄驱逐出境、高昂罚款和短期监禁,都有效地令民众遵守防疫规则。所以传播力高、杀伤力低的Omicron的出现,反而令新加坡鬆一口气,因为新加坡疫苗接种率高,在医疗系统有足够冗余下,新加坡病患的死亡率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连Delta都顺利渡过的香港,就因为对Omicron的破坏力判断错误,虽然Omicron致命率较低,但传播速度惊人,最终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本来就连中国防疫如此严密,仍然处处开花,足证香港被Omicron突破,也可谓非战之罪。但医疗系统崩溃,直接导致收治大混乱,短短一个月逾6000冠病病患者逝世,无论他们的过世主因是否因为冠病?但收治能力弱、抢救能力不足,管理医疗系统的香港医院管理局责任无可推卸。

这次收治能力崩溃,彻底暴露香港医疗系统的失败,更重要的是香港医疗服务的不足、公营服务之恶劣,一直被各方质疑。香港已经十多年未有新医院落成,大规模引入外地医护来提升服务,同样讨论了不知多少年?特区政府曾经计划香港发展成为区域医疗中心,却又医医相护、议而不决,以往风平浪静,靠著保险和私营医院,岁月静好。今天要用人命来揭露香港医疗的巨大缺口,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反应

 

要闻

控诉冠病疫苗致死和并发症 8人向政府及WHO索赔6千万

(吉隆坡27日讯)8名人士指控冠病疫苗接种导致死亡及严重健康并发症,因此向政府及世界卫生组织提起集体诉讼,要求赔偿6000万令吉。

这8人是通过莫哈末再努丁律师楼入禀起诉,并将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前首相丹斯里慕尤丁与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警察总长丹斯里拉扎鲁丁、现任与时任卫生部长、现任与时任内政部长、大马辉瑞及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25造列为答辩人。

起诉人也指世卫与其总干事谭德塞于2020年3月11日宣布冠病大流行,是欺诈性且不科学的,并随后批准并建议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全球成员国实施行动管控令(MCO)。

根据《新海峡时报》报道,起诉人称:“他们对冠病疫情提出了虚假和误导性的建议,冠病实际上是一种在实验室制造的人造生物武器,故意模仿季节性流感,并随后建议仅使用有毒实验疫苗来应对虚假大流行。”

诉方还指控,被告均极其疏忽,没有对冠病的有效性和有毒实验疫苗的安全性进行临床研究或适当检查。

“慕尤丁不仅在没有适当调查和检查的情况下接受虚假疫情,还实施了行动管控令。”

他们声称答辩方利用不公平影响、欺诈、不实陈述、隐瞒事实和缺乏充分披露,来确保公众同意他们所说的有毒实验疫苗,这些策略导致包括诉方在内的马来西亚人,在没有充分知情的情况下签署同意书。

诉方寻求法庭宣判冠病是假的,是一种人造生物武器流行病,类似于季节性流感。

他们也寻求法庭声明,迫使我国退出世卫组织和世界经济论坛(WEF),并寻求一般、特殊和惩戒性损害赔偿。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