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补选失利 是时反思/胡逸山博士

槟城双溪峇甲州议席补选,伊斯兰党以相比于近一年前的州选还多出一倍的多数票成功捍卫,令人刮目相看。这场补选,尤其是其成绩,有几点或许是值得注意的。

其一是这一年多以来大家所忧心忡忡的绿潮也还没有消退,至少是在邻近绿潮当政州属的选区(旁边即为伊党执政的吉打),反而是越战越勇。

勇到什么程度呢?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许是认为即使是其自身所领导的人民公正党在参选,胜算也应该不高,所以就完全不落场助选,以免败选后责任会被大做文章地落到他头上。

早在去年的槟城州选,国盟一方,赫然赢获超过四分之一的州议席,在雪兰莪更是突破三分之一,在这两个可谓全国最为城市化的州属有如此优良的选绩,有者认为是昙花一现,现在可谓印证了其扎根性,在该两州执政的希盟是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其二是所谓的选人或选党的争论,即左右选民投票取向的主要因素,是对于政党的钟爱抑或衡量候选人的素质。

希盟学历战不奏效

在此次补选,希盟大事强调其候选人的博士学历为主要卖点,许是想当然尔地认为在槟城如此城市化的州属,选民一般受教育程度也很高,那么应该会期望能有高学历的代议士,来为州的发展出谋献策,所以候选人高学历应会为希盟的选情加分。

在学历方面,希盟候选人的学历的确比伊党候选人的高出许多。不过伊党对此却也不慌不忙,不与希盟打的学历战起舞,而是一如既往地在选战中主打伊党向来标志性的,要把整体社会塑造得更为宗教化的课题,加强所瞄准的选民群对伊党,而未必是对候选人的好感。

看来最终希盟的“选人”策略好像不太奏效,反而是伊党的“选党”策略好像很有成效。不管学历高低,只要是在伊党旗下出选的,就投他一票。这一点其实也和至少2008年5·05大选希盟的前身民联的选举策略相似,成功选上了好一些议员,所以希盟对此其实不应该感到陌生。

其三是民生课题对选情的影响。一些地方性的民生问题,如水供稳定、道路维修等,在补选中当然会成为选民们对无论是联邦或州层级执政当局(刚好都是希盟)表现打分的地方。

据说在不久前联邦政府所宣布的针对性柴油补贴,在本次补选引起怨声载道。许多民众虽然不算是低收入群体而得以继续享有补贴,但即使是所谓中等收入者当下生活也是艰苦的,每月多了一笔开销而雪上加霜。加上据说一些助选者可能站台时或在其他场合提到这课题时口气可能有点轻蔑,甚至还暗示会有更多“针对性”的措施陆续推出,会令人产生不知民间疾苦的印象,选情不但不加分反而减分了。

非巫裔不积极投票

其四是希盟能否号召与整合其支持者,尤其是其传统与中坚支持者的问题。无论是在这场或其他补选中,伊党横扫绝大部分马来选民的支持,而绝大部分非马来选民则不支持伊党,这不但是公开的秘密,也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些非马来选民,本应是希盟的支持者,在这个以马来选民居多的选区,希盟想要过关,必须获得绝大部分非马来选民的支持,再由现已结盟的巫统帮忙拉一点马来票方有希望。但看来非马来选民在这场补选的投票率偏低,他们虽然还是坚决不支持伊党,但也没有太大的热忱出来支援希盟。

其中一个原因应该是他们觉得心凉,多年来一心支持希盟,但希盟上台两趟却也没有为他们争取到更“合理”的权益,反而看到希盟政府好像更为积极地去讨好绿潮选民,以争取后者转来支持,好像有点忘本,所以也就不出来或不回来投票了,算是无声的抗议吧!

此外,个别已经摆上台面的内斗,也让这些支持者傻眼之余也感到没眼看,不积极投票也就不足为奇。

所以是时候要严肃地反思了。

反应

 

灼见

【灼见】达因政治遗风犹在/胡逸山博士

前财政部长敦达因日前辞世。因为他年事高,所以他的离世会予人“象征一个(政治)时代终结”的感觉。其实不全然如此,因为至少两位与他算是同一个(政治)时代,而且严格上来说政治资历比他高的政治人物还健在,还不时出来针砭时弊。

这两位与达因至少平行的政界前辈,当然就是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以及也曾是财长的东姑拉沙里。印象中,我刚读小学时,那应该也是我的政治启蒙期吧!

马姑面和心不和

据当时大人们说,这两人面和心不和,尤其姑里一直对之前首相敦胡先翁没有选他继承相位,而让马哈迪雀屏中选而耿耿于怀。马哈迪医生当然也看得出来,所以要寻机把姑里边缘化。不过几年,姑里就被调任不及财长重要的国际贸易及工业部长。

再过几年,马、姑的政治斗争表面化,姑里挑战党主席失败、巫统变成新巫统、姑里另组四六精神党,后来却又回巢巫统等,那是另一段政治史了。

无论如何,取代姑里出任财长的,却是一位在政坛上名不见经传的后座议员、算是马哈迪吉打老乡的达因。有别于姑里的好搞政治,无时无刻在窥视着相位,达因则十足十是马哈迪最为心仪的那种技术官僚,少说话、多办事,政治上更没有野心。

当然,马哈迪最为欣赏达因的一点,应该就是达因会实践马哈迪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等混合议程,也就是通过政府的“钦点”,辅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希望这些人能继续拉动更多的人也富起来。

那个年代也恰好是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大搞公家企业私营化,并且看起来蛮成功的时候,至少为这些半生不死的公企带来私企的活力,甚至还有转亏为盈的。

马哈迪当时老实不客气地东施效颦,也搞起大规模的私营化,把以前由政府直接经营的一些主要是基础建设或提供必要服务的机构私营化。但马哈迪却要来个一石二鸟,不但要私营化,还要达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社会经济目的。

钦点“幸运儿”无关绩效

所以,有别于英国私营化的选贤与能,以绩效为准绳的挑选经营者,本地的私营化就多是通过钦点、“提拔”一些也不知是具有什么资格的“幸运儿”来接手官营的大企业,而无端端地发达。所以后来出现多单的失败例子,甚至还要官方出手来打救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达因就是马哈迪这社会经济重组理念的最忠实实践者。在达因任财长时代,这种官方公开地“栽培”所谓“企业家”的做法可谓司空见惯,所以一些这些“企业家”们也被戏称为“达因的孩子”。

这种拔苗助长而非提倡绩效的社会经济发展理念一直延续至今。所以,达因的政治遗风可说是还没完结。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