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语文:研究工具或优劣标准/廖文辉博士

英国自工业革命以后,通过其船坚炮利侵占领土,剥夺原料,制造成品后向世界倾销,成为日不落的帝国。二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强国,通过美元和美军主导世界。

英文成为世界语文,形成要在国际上立足,必须掌握英文的局面。马来西亚是英国殖民地,英语自然成为主要用语,即使独立后马来文成为官方语文,但英文仍然位居主导。

在这种环境下,学习英文让许多家长趋之若鹜,英文成为强势的主流语文。这种现象在学术界极为明显,甚至出现不以英文发文就无法同学界交流,或不入流的现象。

英文水平有待加强的学者只好向朋友请托,或花钱找人翻译,想方设法,没有两三篇,至少也弄个一两篇英文文章。实际上,文章是发出去了,但效果如何,是否真能因为这少数几篇带来影响,引起学界关注,恐怕大家心里有数,这些举动或许更大的作用在满足校方的评估升等要求。

三语精通谈何容易

另有部分还停留在殖民意识的学者,患上英文至上的幻想症,对大部分只能以中文发文的学者指指点点,好似不以英文发发表从此仕途黯淡。他们的一番苦口婆心,或许出于好意,然而三语精通谈何容易。

三语运用自如固然可喜可贺,能够出入不同语种的学界,增进交流。就好像民间学者,虽然不规范,但也是对学术有所贡献,无需排斥拒绝,他们的贡献常常不亚于象牙塔内的学者,又何须非此即彼。

我也有留美的朋友,英文极好,但坚持用中文发文,令我敬佩。用何种语文虽关乎个人的能力,但同时也涉及个人喜好。

即使使用英文发文,也不见得会引起学界的注意,让学界看到你其实不是语文,而是你的问题意识,你的创新,有无超越前人的观点,甚至开疆拓土,开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即使以中文书写,由于学术价值高,就会有英译本面世。

瞧不起中文研究成果

那些凡事以为非得以英文发文的,其实是倒果为因,本末倒置了。甚至还有更为严重的,有不少留学欧美学成归来的学者,认为中文研究的成果不科学、不学术、不客观,乃至拒绝使用中文的成果,以为只要不参考英文文献,你的成果就没有任何学术价值。这类的学者就不值一谈了。

英文的优势是挟着殖民统治和科技的力量,成为学术话语,并划出一套规范,做了不少开创性的研究,成就斐然。然而,近20年的华人研究,中文学界在这领域已经逐渐崛起,在不少方面有所超越,英文成果退潮明显,中文的成果比之前更为细致深入,并有开创性的研究。3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研究学会主办的国际研讨会(ISSCO)之论文几乎是中文,可见一斑。

有不少老一辈,乃至出国喝洋水的新生代英文学者,内心或多或少仍然瞧不起中文成果,这种殖民时期留下的妄自尊大的心态,恐怕要摒弃了。

现在的学者基本上都有双语的能力,我们无需妄自菲薄,也不需妄自尊大。不久将来,如果学界有需要,相信不少中文著述将会陆续被翻译成英文。

语文只是研究的工具,不是拿来瞧不起人或为难他人的工具,也不是判断学术成果好坏的标准,其关键原则是以自己最熟悉、喜欢的语文来书写即可。

反应

 

言论

招牌问题依法处理即可/许国伟

纯中文招牌的课题,再吵下去很可能不再是法规条例和商业操作的事,而是撩拨种族情绪了。

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上个星期,在社媒贴文挑起商场的清一色中文招牌,说自己彷佛身处中国。

老人家这一声质疑,已经在撩拨种族情绪。本来老人家贴文碎碎念几句就算了,偏偏吉隆坡市政厅“神助攻”来取缔违例的招牌。

虽然当局事后说明,取缔行动跟敦马言论无关;可“谣言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更别说时间点这么巧合。

这除了让人错觉,敦马有“喊水会结冻”的影响力,也使到中文招牌课题如燎原之火,引起更多人关注和讨论。

同时,也让有心机的政治领袖,找到了炒作的机会。

这几年来,中国餐饮业在我国发展蓬勃,从传统菜系到新颖口味的中国餐馆,有如雨后春笋四处林立。

本来,饮食文化是不同族群其中一个最好的交流方式。但是,如果凡事从种族主义入眼,观感就不同了。

他们不看中国餐馆带动的经济消费,就只看中国资本的入侵;不看中国餐饮带来的饮食变化,就只看中文霸权的问题。

因此必须警惕,不要让政治人物炒作这种狭隘思维,在国内形成21世纪的“新黄祸”论述。

“黄祸”,是19世纪欧洲极端种族主义者,利用人们广泛对黄种人(中囯人)的焦虑与恐惧,极力扩大渲染后制造的“假想敌”,来牟取政治目的。

如今不只巫青团长拿督阿克马,国盟的伊党和土团领袖更是落力炒作清一色中文招牌课题。

这不只是为了本身政治利益,或许国盟也想借这个课题,转移内部为争潜在首相人选的矛盾。

其实,清一色中文招牌的问题,不需折腾闹到这么大的,因为原本就可以依据法规处理。

隆市政厅已经说明,所有商店必须遵守1982年广告法令(吉隆坡联邦直辖区)及1976年地方政府法令的规定,所有招牌必须使用国文,也能使用任何语文,但国文文字必须处于显眼位置,字体必须大过其他语文。

隆市厅可低调处理

这风头火势下,隆市政厅可以低调地先通知招牌不符规定的商家,在一定期限内更改招牌,降低课题热度和冲击。

结果,执法单位是风风火火大张旗鼓的取缔,真是白送子弹给政客,给政客再炒作的机会。

这样的“神助攻”,还是免了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