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隐私与人命哪个重要?/霍咏强

“凌晨两点,她起床了,换上运动衣、伸展一下身体,戴上智能手表和蓝牙耳机出门,随后在昏暗的街道中,独自一人开始跑步。”旁白响起说: “‘Sleep at night. Run faster, push harder, follow the herd’ – not for me. I run on a different schedule – mine. Your Galaxy. Your Way.”

简单说就是“不随波逐流、我有我逍遥”。

三星(Samsung)这样的一个广告却在英国惹起掀然大波。女性安全运动团体批评为幼稚、不切实际:“这真是令人震惊。我不知道有哪个女人会在凌晨2点跑步”,她们认为三星对女性安全问题“视若无睹”,因为今年1月,一名爱尔兰女子Ashling Murphy在慢跑时被杀,在英国引发了一场有关女性独自跑步,尤其是夜跑安全性的讨论。三星迅速为此致歉,并表示不会对关于女性安全的讨论无动于衷。

妇女组织“夺回这些街道”(Reclaim These Streets) 就表示:“这则广告是荒唐可笑的。”这个组织在2021年3月成立的原因,就因为英国女子Sarah Everard在夜间步行回家时失踪,后发现是被伦敦警察Wayne Couzens 绑架、强奸并谋杀。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半数女性在黑暗中独自行走时感到不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塑造一个女性在夜间跑步的形象是脱离现实的,对英国女性而言,这种自由和安全已经变得奢侈、甚至不现实。

现实是残酷的,英国的治安每况愈下,人身安全受损,自由出入成为奢望令人慨叹,于是这些妇女组织奉劝女性不能单独外出,对广告内容嗤之以鼻,本来是正常不过的。但是归根究底,问题核心应该是“如何改善治安、保障人身自由”。但似乎大家根本没有试图或企图打破这种局面、改变带来困扰的核心,容让现实的缺失变成常态,这种态度对这个世界会否是更残酷?觉得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情是荒谬,却没有试图改变背后的关键,哪会否才是“真正的荒谬”?对世道麻木、被任意操弄扭曲,才是真正的不幸。

事实上,凌晨两点独自外出,在不少亚洲和北欧城市,例如新加坡、香港、首尔、东京、北京、上海、奥斯陆及哥本哈根,虽然可能不常见,但却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在新加坡的居所附近有一条缓跑径,也经常在深夜见到女孩子独自跑步;但在世界上同样先进的另一角,这却成为了“不可思议”,甚至会令广告商被投诉和攻击的“幼稚行为”,问题到底出在哪?

所以居住在这些安全城市的朋友,请珍惜这些习以为常的人身自由,因为在欧美动辄追求自由和人权的所谓先进城市,这种最基本的自由和权利却是不可思议的。

治安变坏由小事开始

更重要的是这种情况并不是不可改变的,维持治安应该是每个城市最基本的工作,也不存在什么犯罪城市,治安变坏都是由小事情开始,例如美国为减轻法庭和监狱的负担,对轻微犯罪网开一面,又或者轻轻放过所谓“受生活所逼的犯罪”,将“犯罪等同福利”的结果,当然是治安急剧恶化,然后又倒果为因,认同轻微罪案是“常态”,自然形成了恶性循环!

中国内地同样曾经治安非常恶劣,尤其东莞、深圳等发展城市,也曾有“晚上9点后不打的”的日子,但随着当地警方广泛利用监察镜头、致力打击罪案,治安才得以改善。结果,这些监察镜头的制造商,还被冠以配合专制政府监视人民而被制裁。世事何其荒谬?

事实上,在欧美地区就公众地方安装监视镜头也引起过很多争议,最终还因隐私而被取缔。到底在“公众地方”的隐私重要?还是人命安全重要?不是只有盗贼才忧虑被暴露吗?说到底,为什么这些设备会被怀疑?不就是因为人民对当地政府失去信心,才会忧虑被“监视”,如果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这个政府又是怎样被选举出来的呢?

令人更疑惑的是怎样才算是一个“安全的城市”?

令人费解的安全评估

经济学人智库(EIU)每年8月公布安全城市指数报告,在2021年,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获评为全球最安全城市,以82.4分位列榜首,多伦多以82.2分紧随其后,新加坡(80.7)、悉尼(80.1)、东京(80.0) 排在前五名。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安全的概念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除了个人安全之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信息数据……这些都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冠病疫情席卷全球后,人们对健康安全也更重视。但是,这些方面的安全真能和最基本的人身安全包括:社会治安、出行自由相比吗?

再进一步而言,怎样才算是人身安全?那应该是社会治安吧,但观乎中国城市中排名最高的上海,总得分为67.9位列30,基础设施相当安全(80.3),但是人身安全只有59,排名偏低,把结果和欧洲城市实际情况比较,更会摸不着头脑!

最近计划到法国巴黎,循例看看当地最新情况,结果发现网上最常见的旅游“贴士”,竟然是千万要小心手机、手提包被抢,还有不少博客的“被劫经历”。然而,在这个报告中,巴黎城市生活安全指数为74.3、排名23,尤其在人身安全这一项目的表现却是5项中最好的79.0,在60个城市中排在第6位,比总排名第3的新加坡还要高。然而,很多生活在巴黎的人对人身安全的问题有着或多或少的担忧。地铁上的小偷小摸事件,甚至是大街上明目张胆地抢劫,巴黎是怎样被认为在人身安全要远远高于北京、上海,甚至是比新加坡、香港还要高的呢?

当然如果不善忘,会记得经济学人智库曾经在疫情爆发前,2019年10月在一项报告中将美国列为“最有能力抗疫”的地区,由此可见这些指数到底有多大参考价值,也可想而知!

反应

 

灼见

【灼见】中国有问题?/霍咏强

中国高速发展过程中面临大量问题:地缘政治、发展不均、人口老化等,但社会内部矛盾永远是每个政府的重中之重,正如中国前总理朱镕基曾经感慨中国14亿人口,再小的问题也是大问题,因为城市密集、人口多、变化多,任何恶意外溢,结果都很可怕,正如最近中国连续出现多宗大规模伤人案,是否说这会成为中国社会的潜在困扰?

11月11日,62岁男子驾车冲进珠海市一座体育馆前,撞向锻炼的人群,造成35人死亡,43人受伤,男子并在车里试图自杀,据称是因为离婚时财产分割感到不满。不到一周,华东宜兴市的一家职业技术学院发生持刀袭击事件,造成8人死亡,17人受伤,一名21岁的学生因考试不及格,无法毕业,通过袭击来发泄不满。连同上月及年中,在苏州和深圳两宗涉及日本人的袭击,造成一名日籍学生被刺伤后死亡,另外一名中国妇女胡友平勇敢救人却不幸遇害。

需社会教育来改变

幸而中国严格限制枪支,因此枪击事件很少发生,袭击更多是驾车撞击,又或是持刀袭击,发泄对个人问题的愤怒和沮丧的少数个别事件,以次数和人口比例,仍然远低于欧美和非洲地区。

然而,尽管中国常提上世纪60年代初的“枫桥经验”,发动和依靠群众,控制矛盾就地解决,并且发展成目前的街道办,通过深入地区工作的基层干部管理。但因为目前社会结构已经改变,邻舍关系比以前淡薄,要维持好治安,社会治理方式也要与时并进,更需要社会教育来引导和改变。

但是,中国最严重的问题是什么?或者最简单但又最难解决的就是“持续性”,急功冒进似乎是发展中地区无法绕过的难题。

投资酒庄转移资产

就连远在法国西南部,以葡萄酒而闻名的城市波尔多,这些年也出现许多急功近利、试图转移资产却反被套牢的中国富豪。十多年前,许多中国富商和名人纷纷来到这里收购酒庄,想在这片欧洲小镇中,凭借风靡一时的陈酿实现投资梦想。然而,大部分追捧“酒庄热”者淘金梦碎;曾经名噪一时的酒庄,只能贱价而沽。

拉甘酒庄——这座历史悠久的葡萄酒庄园,曾经是中国企业在法国AOC级葡萄园中收购的首批酒庄之一。当时酒庄的新主人,青岛龙海以200万欧元购入,并在这里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图景——从品酒室,到精品店、豪华客房,建立一条由葡萄酒所衍生的旅游产业链。然而,如今这座酒庄不但没有成为理想中的热门旅游景点,潮湿的天气侵蚀着城堡的墙壁,因年久失修、蝙蝠出没在阴暗的角落而更似吸血殭尸的场景,如今起拍价仅有15万欧元。

部分投资甚至牵涉犯罪行为,今年5月,巴黎刑事法庭没收了海昌集团的曲乃杰在2010年代初收购的9处酒庄,总价高达3500万欧元。他因挪用政府补贴款项违规购买酒庄而被指控洗钱、挪用公款、滥用公司资产等多项罪名。不难想象,这些富豪只是通过所谓投资买卖,将资金、资产转移到外地。

一些中国投资者除了缺乏造酒的知识外,更错误地估计了造酒成本,和高估了营销能力,以为收购庄园后可以立即盈利,以3至4欧元的价格生产葡萄酒,然后期望向中国以20、40欧元甚至更高的价格出售。但在疫情冲击、销量大减下,导致生产成本甚至高于进口的波尔多葡萄酒,在市场上毫无竞争力。

坏事也有好的发展

无论何等经营,都需要持续投入,确保初心。未来会有更理性、更务实的新一代中国投资者和消费者出现,不再盲目追求名牌,而是怀着热诚来推动葡萄酒产业,这对于要能静心走自己的路,如何达致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无法跨越的学习过程。

它建基于人民对良好社会的信念,从而建立一个更公平和可靠的社会环境。正如坏事也看到好的发展:珠海市发生开车冲撞行人事件后,大批伤者被送往医院救治,在那3天期间,千多名市民自发捐血帮忙救治伤者,也有德士司机就停在捐血站门前,免费接送献血者。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