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孩子拒学中文,怎么办?/周若鹏

先说结论:不太要紧。我不是马华写作人吗?受华教熏陶,半辈子用中文思考、写作,经营中文出版社,我不是该举大旗高声呐喊中文万岁吗?谁不听话就拿旗杆插他吗?

我过去在独中求学,某日同班的刘同学对我说:“学中文有什么用?这世界在用英文啊!中文懂个基础就够了。”我没反驳,这段对话居然是在以中文为主的教育环境里发生的,想像一下,若换成以英文为主的国际学校,会怎样?

会思考这议题,是因为某国际学校的家长老师问起,孩子抗拒中文怎么办?家长和我一样来自中文教育背景,我理解那种惋惜,四书五经之妙,唐诗宋词之美,孩子感受不到了;金庸、古龙以至中华圈的流行文化,也无法和孩子分享。

功利难成学习动力

家长怎样说服孩子中文的重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那套肯定没用,因为他们都读不懂;于是只好从功利角度切入,说中国崛起,中文有经济价值,你看老外不都在学中文吗?然而对年轻的学生来说,功利通常都不会是学习的动力。

学习语言需要合适的环境,我的刘同学无论多不认同中文,他的中文能力就是比一般人强,因为他身处于独中环境里。国际学校没那个环境,尽管有开办中文班也好,每周一两小时的课程怎比日常的英语对话和英文课业呢?

中文教育背景的父母把孩子送入国际学校有很多理由,一是相信那一套的教育品质;二是希望加强英文能力;三是开阔视野建立人脉。但同时又希望孩子平行发展中文能力,于是用那一堂中文课自我安慰,还以为自己能在家教孩子中文。

这一厢情愿的想法很快就会破灭,在那环境底下还能读中文书籍的学生是凤毛麟角。一个中三程度的国际学校学生能阅读许多颇有深度的英文书籍了,已不可能接受小学程度的中文读物。

“硬销”会带来反效果

也许该自省的是家长,博大精深的只有中华文化吗?英文世界的知识也一样渊博呀,只要孩子能掌握一种语文,持续对诸事好奇,不断自主学习,又何必要求一定要用中文呢?如果中文是第一语文,那么掌握好当然很重要;如果他英文很强,那么中文能力也许只是锦上添花。

你身边必然也有好些不谙中文的华人朋友,工作和生活都好端端的,你真能说他们的生命中缺失了些什么吗?那么,他们能不能也说你缺失了莎士比亚呢?任谁这样想,是不是都太自以为是了呢?

中文很好,把好处告诉孩子,试图减少抗拒心理就够了,“硬销”只会带来反效果。找一些趣味的中文内容引发兴趣,比如中、台连续剧,让他们保持和中文世界的关系。在家里用华语,制造使用中文的小环境,让孩子“中文懂个基础就够了”。全球有60亿人不懂中文,都活得好好的。

反应

 

灼见

当教育机构参与拍剧/周若鹏

就这天,寰宇电视的连续剧《青春,你好!》启播,这名字不知谁取的,不知和导演陈胜吉有关与否。我总不容易从他的作品名称直接联想内容。 其实《青春》并非阳光明媚,它还挖掘家庭两代鸿沟、不正当交易、自杀、性爱短片等黑暗主题。

在拍摄现场和导演互动的机会不多,倒是在工余有机会闲聊几句,方略知其才学。

我本以为陈胜吉故弄玄虚,现在我认为他是信任观众,信任我们能够思考,能消化有深度的故事,能接受转折所带来的惊喜,叙事不必粗暴直白。

首映礼上总监制李治成说陈导是本地少有能兼顾艺术与商业的电影人,诚然。

幕后故事十分丰富

导演是作品的灵魂人物,但作品不是靠他一人完成的。在开拍以前,总要有人说服寰宇挑战大马的尺度,要让投资方信任剧组能在尺度内拿捏得恰好到处。至于拍摄团队有多敬业乐业,影视业如何推动经济活动,我之前谈过了就不再赘述。

从观众角度来看,一部戏就只是一部戏,娱乐罢了;我有幸一窥幕后,幕后的故事也十分丰富。娱乐媒体如常聚焦演员和拍摄花絮,我倒觉得制作公司韩新影像值得多着墨。

对一般影视公司来说拍剧是日常,而韩新影像背后是大同韩新学院,那是办教育的,怎么去投资拍戏呢?这个问题,也有资深教育界前辈问过韩新陈院长:“怎么去做这不赚钱的事?”这绝对是善意提醒,请万勿把教育当慈善,学院必须赚钱才能营运。

韩新向来以广电科系见称,我觉得韩新成立一家与业界接轨的公司,此举十分可取。通过制作公司接受顾客委托制作各类影视作品,主动为学生创造学以致用的机会,同时也培养本身的艺人,为学生铺路,像主演《青春》的谢烘霖就是韩新学生。

投资拍摄连续剧尽管不赚钱,但从行销层面上来说赚了口碑(《青春,你好!》真的是好戏),提升品牌印象,让家长学生都对学院更具信心。一个项目当下赚不了钱,不代表所做的事没有价值,未来若更多人加入韩新,培养出更多人才,便是本地影视业之福。比如说,原来陈胜吉导演也是韩新的杰出校友。

我希望寰宇、韩新都能多做像《青春,你好!》这样的尝试,既富娱乐性又不乏社会关怀,信任观众能够欣赏高质量、有深度的作品。请你去看《青春,你好!》,有人看,对整个制作团队来说就是莫大鼓励,让大家走得更远。(第一集有我噢!)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