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教育的探索与改变/黄燕娣博士

有一名离校多年的学生,每一次来电开口总是那句话:“老师,那个人还在学校教吗?”,之后,同样的牢骚又开始了。他总忘不了导致他被勒令退学的那位老师。

如果你问我他是不是坏小孩,我会说不是;那他是不是好学生,我会犹豫说也不是,那他是属于哪一类型的学生?

其实,他应该是属于令大部分教师头痛或不喜欢的那一类。

没有人生目标、学习意愿弱、懒散、不交作业、好玩,一般“坏”学生典型特征都可以从他的身上找到。好在他没有打架、偷、赌和抽烟的坏习惯,能说他“不乖”吗?

这孩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他在课室里睡觉被老师责备,睡醒后和同学讲话或东张西望,也会被老师骂。他有点小聪明,但就是不喜欢教师生硬的教学方式和学校的条规,在课室里总是“坐立不安”。

一般教师都希望学生乖乖听课,不允许发言,对于好动的他来说,难以忍受。一天下来好几堂课,对一位好动的15岁少年,哪能撑得住,因此他也是训导处的常客。

他喜欢的科目只有体育和数学,对于体育课,他可以自由奔跑,而且他是班上的篮球高手,这门课是他展现自己才能的时刻。至于数学,那是他的兴趣所在,没有学生天生喜欢被骂或被贴标签。

回想初当教师,我在教学时对学生的要求都很严格,作业量多,而且要求学生一定要准时把所有作业完成,考试一定要达标,否则就被罚。

曾有一年,因为过于生气,体罚一位学生,引起家长的质疑。

家长到校长室查询,了解情况离开前,跟我说:“老师,如果我孩子还是不听话,你放心体罚他,我会支持妳。”

改变教学方式

听后顿时呆立数十秒,心也酸了,也让我意识到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学生不交作业,或许是不会做,不会做可能是没听懂,没听懂很可能是老师的教法问题。难道责任全在学生吗?

经过一段日子的反思,自此以后,我慢慢的改变自己的教学观,也调整了教学模式,每个阶段主动被学生评鉴。在这过程中,的确受了不少“内伤”,但获益不浅,和学生之间的紧张关系也慢慢的缓和。

刚当教师时,常听一些资深教师说,进班要凶,于是常带着“黑脸”进班,学生都乖乖听课,成绩也考得不错。可是,那段日子对我来说是不快乐的,我给学生的印象是个很凶的老师。

时光流转,经验累积,我明白了该教什么、如何教、知识与技能的平衡。学生离开校园后,应该带走的是什么?这些反思推动着我的教学改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付出不一定马上见效,但我们要坚信,改变从小事做起,每一个小小的努力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教师需要不断反思、改进,方能与时俱进,为下一代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反应

 

言论

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黄燕娣博士

近期,在短短两个月内发生了3起中学生在校园内自杀的悲剧事件,这一问题迫使我们对当前以升学为导向的教育体系做出深刻反思。如何在这种背景下推动生命教育,成了学校面临的严峻挑战。

生命教育是一种帮助学生认识、珍惜、尊重和热爱生命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教育应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身心健康、智力成长、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及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培养。

学校教育不仅应帮助学生获得知识,还应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并能够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做出有意义的决策。

过于侧重功利主义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体系过于侧重功利主义,忽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导致人们逐渐失去对生命意义的感知。

在科技社会中,许多年轻人被视为“工具”,生命的价值渐渐模糊,甚至变得脆弱。一些青少年沉迷于飙车、吸毒、电玩等活动,过度消耗生命力,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

除了学生,成年人也因经济压力、人际关系或情感问题导致的悲剧也屡见不鲜。

这些现象提醒我们,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人”。

如今的小孩从小就被要求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学校培养的往往是解题高手,而他们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籍,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更无法感受到生命的意义。许多小孩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只会成为一群缺乏创新能力的“精英”。

青少年的危机往往源于自我认同的迷茫,以及情感与理性教育之间的矛盾。这些困扰与他们在学校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我们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尊重生命,强调身心的和谐,并追求身体健康。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生存,并具备应对危机的能力。

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生命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中,不仅限于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还应延续到高等教育及终身学习阶段,甚至从家庭教育开始。

达到培养“人”的目的

通过生命教育,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明白生命的珍贵和脆弱,从而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

在学校展开生命教育课程,不仅有助于预防青少年自杀等悲剧事件的发生,更能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和坚强意志的未来公民。

因此,生命教育应成为我们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之旅保驾护航。只有这样,教育才真正达到了培养“人”的目的,而不仅仅是培养“才”。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