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美德高官访华 感受“新质生产力”/魏开星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今年1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他对“新质生产力”作出系统阐述。接着,今年北京“两会”总理李强将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一时间,“新质生产力”成了中国内地的时髦词汇。实际上,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政府应对新的产业革命而提出的一项国家战略,是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构成。

产业政策一直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政策的特色之一。新中国自1949年10月1日成立以来,从1953年到1957年就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这种以五年为周期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延续到现在。“十四五规划”时间跨度从2021年到2025年,就是这个范畴。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行的是苏式经济体制与社会发展模式;邓小平引领的改革开放,将中国经济体制与发展模式定性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该体制下,中央政府保持了对全国经济的宏观调控,而产业政府被视为宏观调控的策略之一。

“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国策

中国提出“新质生产力”,引发世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应对中国经济崛起,之前是脱钩断链、小院高墙、单方面提高关税、技术封锁等等;当以上种种的效果有限时,美国财长耶伦前一阵子访华又炮制中国“产能过剩”危害美国及世界的新说辞;并说应对中国“产能过剩”,美方不排除采取任何手段。欧盟执行委员会则以“去风险化”为借口,企图为中国出口“新三样”(光伏太阳能、新能源电池及电动汽车)产品进入欧洲市场设置障碍,以此阻止中欧之间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商业合作。

在美国政府及欧盟“敌视”“新质生产力”之下,美欧的产业界,尤其是在华投资的企业,却是另一种态度。近年来,尽管有数据与事例显示美欧等地区有外资流出中国内地,然而更多的却是选择继续留在中国;不少跨国企业还增资扩产。这些在华外企试图对中国“新质生产力”政策进一步的了解,以便有机会参与;并期望在中国的政策红利中分一杯羹。

以上便是德国总理肖尔茨今年再次访华时先到重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访华时先到上海的背景因素。

在华外企关注“新质生产力”

德国总理肖尔茨4月14日抵达重庆,展开访华之旅。在重庆,他的第一个参观地点是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肖尔茨参观了该公司研发生产的多款氢动力产品以及氢燃料电池解决方案。氢动力系统被誉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心脏”。同时,重庆也具有丰厚的氢气资源,优质优价的氢气是氢能源商用车实现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自肖尔茨走后不久,4月23日,习近平也到了重庆视察。在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习提出西部地区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重庆是制造业重镇,正致力于建设国家级的先进制造业中心。习近平强调,支柱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重庆上海为“中国制造”重镇

无独有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24日下午抵达上海,开启任内的第二次访华行程。25日与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会晤。布林肯就中国贸易政策和非市场经济行为对陈吉宁提出关切,强调美国寻求与中国进行健康的经济竞争,并为在华美国工人和企业寻求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布林肯还在上海与美国商界领袖举行会谈。与重庆的博世氢动力系统公司一样,上海拥有世界第一富豪马斯克名下的特斯拉电动车大厂。

陈吉宁是中国清华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留学英国的环境科学家、工学博士、教授;而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是空间技术专家,曾任神舟飞船工程总指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不少“封疆大吏”由一些从事科技工作的科学家担任,这与中国目前正在倡导的“新质生产力”对高级干部的要求很契合。这也是肖尔茨与布林肯第二次访华到北京之前,必须先下到地方的主要动力。他们分别选择重庆与上海,虽一西一东,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反应

 

灼见

【灼见】南美有望成第二个东盟/魏开星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杪的南美之行,面对欧美等西方国家的经贸、技术“脱钩断链”的压力,在走出困境,寻求突破的抗争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习近平此次借出席在利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非正式领导人峰会之际,应邀访问秘鲁,并与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举行双边会晤。两人共同见证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钱凯港开港。

APEC峰会后,习近平转往巴西,出席G20峰会;峰会之后,随即展开对巴西的国事访问,与巴西总统卢拉会谈,将中巴关系升格为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访问期间,中巴双方签署38项合作文件。

那么,应该怎么看习近平此行在当下的意义?

老朋友新关系

首先,南美既是中国的传统盟友,又是新时代的贸易伙伴。中国与南美(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国家)的关系将开启新篇章。南美作为上个世纪中国亚非拉兄弟的重要部分,同属第三世界。在反帝反霸的冷战时期,中国与广大拉美兄弟站在同一战线,互相支持、相互帮助。改革开放之后,中南关系与时俱进。

2014年7月,习近平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共同宣布成立中拉论坛。如今,中国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2000至2022年,中拉货物贸易总额增长35倍,2023年达到4890亿美元。今年前3季度,中拉货物贸易额达到4274亿美元,同比增长7.7%,全年有望突破5000亿美元。

其次,南美国家于中国的对外经贸地位凸显。特朗普在第一个总统任期便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拜登政府将中国视为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美方连同其盟国对中国除了贸易战之外,还衍生出科技战、金融战等等,各种制裁、封锁、遏制、禁运轮番上演。

在单方面强征高额关税、禁止美国及盟国的高科技产品销往中国等单边主义、逆全球化、人为扭曲产业链的骚操作下,中国与美国、欧盟的双边贸易额呈现下滑,中国第一贸易伙伴让位给东盟,美欧退居第二、第三。

钱凯港横空出世

面对自由贸易越来越遭到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的干扰,中国的对外经贸过于依赖美欧等西方市场的格局必须扭转,积极开拓其他有潜力的区域成了必然。东盟之外的中东、中亚、非洲等全球南方的市场重要性凸显。这当中,南美洲最具潜力。在与智利总统博里奇的会晤中,习近平称中方欢迎更多智利优质产品出口到中国;博里奇表示,智方欢迎更多中国企业赴智利展开产能、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

再次,中国与南美国家一拍即合。秘鲁、智利与巴西对习近平的到来均表现出极为欢迎与重视。巴西正在大力推进“加速增长计划”、“新工业计划”、“南美一体化路线计划”等发展战略,这些同中方“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双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将极大助力巴西再工业化进程,促进南美一体化建设。习近平称,期待中巴再创“黄金50年”。巴西同中国的进口额已超过该国对美欧的总额,超越1000多亿美元。

中方捷足先登

第四,中方未雨绸缪。在特朗普2.0扬言对世界暴力强征高关税之际,中国抢先一步,提早谋划。巴西的大豆、铁矿石、锂矿等均为中国市场及工业原料的刚需。之前依赖美国市场及澳洲供应,有被美国及其盟友“卡脖子”的风险;再由于巴西的上述产品在物流与运输上要绕道后,经巴拿马运河,无论从时间及运费上都费时费钱。如今,随着钱凯港的开通,南美到中国上海的航程从以往的45天左右大幅缩减到25天。这样一来,南美各国的产品通过太平洋东岸的港口,直到太平洋的西岸。困扰多年的绕道、费时费力的问题得以解决,中国与南美各国的经贸势必获得突飞猛进的增长。

最后,中巴有资格成为全球南方的领头雁。在金砖国家的创始成员国中,目前看来,中国与巴西最有资格领导全球南方。中国与巴西等国登高一呼,南美的左翼国家将积极响应。即使亲美的国家也难以抗拒互利合作的前景。阿根廷总统米莱在出席APEC峰会期间与习近平会谈,西方媒体称米莱成了“亲华派”。习近平当场邀请米莱访问中国,相信米莱很难抗拒这种盛情的“诱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