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一个中国 兩种脸相/蔡元评

主导全球秩序一百多年的美欧国家,开始面临从高峰下坠的困境,里外都发生情况,剧变处处。

美国总统和国会形同陌路,外交失序;英国公投脱欧后各种情绪交错,有犹豫的,说不脱了,而要脱,又如何脱,首相和议会不断的闹别扭;德国出现经济萎缩现象,“黄金十年”可能终结;法国人不满城乡发展失衡,去年发生大规模的“黄背心”暴力骚乱后余波荡漾;加泰罗尼亚要求独立的暴力抗争此起彼落,加人声称,和西班牙没有共同的血缘与语言,指西班牙是劫略者!



美欧动荡政治失焦

特朗普虚张声势的个人秀把美国总统的格调扫落一地。对外,美国领导力急速的下坠,总统语无伦次,公开的向盟友索取保护费,自毁外交;国内,媒体纷纷把他当花边材料,巴望选民明年以选票赶快拉他下马。权威的《经济学人》以“谁会相信特朗普的美国 ?(Who can trust Trump’s America?)”社论指出,特朗普逆向外交,只会把盟友推向中国靠拢。《时代周刊》以“全国立即审判特朗普(America on Trial)”为封面标题,指出:“目前是美国人以理性战胜民粹,展现民主的关键时刻”。

民主党马萨诸塞州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E. Warren),在乱军中被相中为替代特朗普的理想人选。传媒认为沃伦是日趋下坡的资本主义救星;沃伦提出许多振奋人心的议题,包括拒绝大企业向政府施压、加重富人税、鼓励企业在国内设厂。舆论期待她平衡贫富差距,彻底的带美国走出泥淖。

沃伦有多大的功力把美国拉回正道,是个大问号;就连有没有足够的选票拉下特朗普,也是个大问号。



不变的,肯定的,是以盎格鲁-撒克逊族群为核心的英语世界仍然闭起眼睛,现实撂一边,把中国虚拟为一个“不堪”的体制—— 践踏人权、不民主、低档。因此,必须由美国带头监管!

许多人认识的现实中国,则是个多元发展,工业和手艺能力强劲、从“中国制造”朝“中国智造”奋进的群体。“China”于是出现了两种脸相,一个是正能量,另一个是英语世界虚拟的、费神又费力扭曲,用作政治打击的“不堪”脸相。

对内开明对外失明

西方传媒公开批判自家领袖,是民主的开明表证;不过,对拒绝拷贝其制度、或不符合其口味的外国领袖除了批判,还刻意的加以排斥。简单说,是政治“失明”。

中国被美国设定为一号的排斥对象。各种打击的名堂走马灯般循环不息,例如:“威胁论”、“渗透论”、“剽窃论”等等。除了中国,当然也剑指强悍的俄罗斯和石油丰富,却不听其吩咐的回教国。美欧对这些“不堪者”有各种逼其就范的动作:制裁、围剿、挑拨。若对手国力软弱,例如伊拉克、利比亚,干脆就一举歼灭。

著名的《外交事务》双月刊,把菲律宾、匈牙利、中国、土耳其、俄罗斯的领导人头像缀在一块,编成专辑,指称:杜特蒂以杀人为乐,维克多罔顾法律,习近平家天下,埃尔多安民粹治国,普丁乃彼得大帝复活。然后笼统的概括:“这些人在当今的政治舞台上,恣意残暴、专制独裁。”

日前发生的英国货柜车39人偷渡遇难事件更夸张。CNN未明情况即幸灾乐祸,立马指中国庆祝70周年之际公民却潜逃,暴露了中国之“不堪”;先入为主的CNN后来被告知受难的都是越南人。猴急吃热豆腐,烫烂了喉咙!

虚拟中国水中捞月

国与国彼此竞争是必然的,但挖人墙角,把人涂黑,往自己脸上贴金,尤其是在国际关系从一极转向多极发展的此刻,是逆水行舟,吃力不讨好的负面外交。

英语世界在工业革命后掌握全球话语权近一个多世纪。对一穷二白时代的中国人,它鄙视;对翻身雄飞,14亿人的中国,它惊惧。优越感、失落感,使常居云端的美欧政客潜意识的恶化中国;无孔不入的英语传媒则扮演急先锋,将中国虚拟为与民主、自由、人权逆向运作的边缘政体。对中国人的生长环境、文化基因、思维方式,则一知半解或避而不谈,转而一锤定音,主观的以虚拟的框架将中国定位。

美国国会通过的所谓“2019年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和之前的“台北法案”,不但荒诞不经的干涉中国内政,而且到别人家中泼粪,凸显了伪民主下的双重标准与暴政;相对的,中国人民代表大会若依样画葫芦,通过“夏威夷法案”,挑拨美国人,岂不是天翻地覆!

实体中国与虚拟中国明显的对不上号。虚拟中国是一种歇斯底里,它制造了全球对立,也给自己头上套了一圈紧箍咒!水中捞月,长此以往,美国的元气将耗损,自毁竞争力!

〈作者为《全球竞争力》主编;http://www.worldstt.com〉

反应

 

名家专栏

贺锦丽下象棋 特朗普下跳棋/Project Syndicate##

作者:肯尼斯·罗格夫

无论是副总统贺锦丽还是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赢得11月的美国总统大选,这一结果无疑都将对美国的政治气候产生深远影响。

但由于特朗普对政策缺乏兴趣,而贺锦丽竞选团队又在努力转移人们对乔·拜登执政期间食品价格上涨的关注,因此大选结果会对经济产生多大影响还不好说。

到目前为止金融市场对大选基本保持着漠不关心的态度,这或许是因为投资者认为贺锦丽和特朗普都无法确保对国会参众两院的控制,从而限制了他们制定有意义立法的能力。由于民调和博彩市场都预测大选结果将异常接近,因此有理由认为政治僵局是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在我看来民主党大获全胜的几率正在增加,而投资者最好对此予以关注。

自从拜登结束竞逐连任、贺锦丽开始崛起以来,共和党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特朗普——似乎在下跳棋,而民主党人则在下国际象棋。虽然共和党内不乏敏锐的战略家,但该党领导人要么无视他们的建议,要么缺乏去足够的关注去予以落实。

赢取公众注意力

相比之下民主党的竞选活动却异常严谨,贺锦丽基本上不接受媒体采访,也不参加任何没有预先安排的活动,唯一的例外是她和竞选伙伴蒂姆·沃尔茨与一位极其赞同她的CNN记者进行了座谈以争取支持。事实证明贺锦丽的这一策略非常有效,她在精心准备的演讲中展现出了自身魅力和能量,并在首次接受采访时轻松顶住了压力。而主宰新闻圈十年的特朗普则发现自己已被边缘化,只能想方设法夺回公众的注意力。

如果民主党赢得白宫,守住参议院,并重夺众议院,贺锦丽就能颁布全面的经济改革。倘若能撤销参议院的阻挠议事程序规则(正如民主党人曾多次誓言的那样),那她的政府即使在微弱多数的情况下也能冲破共和党的抵制。

虽然这一策略无疑会为共和党人最终再度掌权时采取同样的手段埋下伏笔,从而可能导致长期动荡,但民主党领导层似乎对此并不感到担忧。

增税解决长期债务

尽管如此,获得行政和立法部门的控制权将使贺锦丽和民主党至少能够部分解决美国的赤字问题(预计2024年将达到1.9兆美元),以及通过急需的增税措施来解决长期债务问题。

贺锦丽已经提议提高对富人和企业的税收以便在未来十年内创造5兆美元新收入,但如果要在不增加赤字或不违背不对年收入低于40万美元者增税承诺的情况下实施其雄心勃勃的进步计划也是极不容易的。

虽然贺锦丽说她希望为特朗普和过去十年美国政治的“翻页”,但估计也不太清楚书的下一章会是什么样子。

当然特朗普也提出了增税建议,不过是以普遍征收10%进口关税和对中国商品征收60%关税的形式实现的。鉴于2023年美国进口的商品价值超过3兆美元,这种做法确实可以带来可观的收入。值得注意的是关税在征税体系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很常见。

赤字难减

但尽管特朗普声称的方案与贺锦丽相反,但他提议的关税——虽然从技术上讲是对国外企业征收的——最终会导致美国消费者承受更高物价以及大多数成本。此外其他国家将不可避免地采取报复行动,从而进一步推高进口商品的成本。

特朗普和贺锦丽似乎都对减少赤字不感兴趣。贺锦丽的经济方案包含几项代价高昂的措施,比如恢复拜登政府的儿童税收抵免政策,为首次购房者提供补贴等。

考虑到贺锦丽作为加州进步民主党人的背景,人们怀疑她的支出议程最终将远远超出这些初步建议。

特朗普则承诺为所有人减税,发誓不仅要让低收入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福利免税,还要给富人减税,因为后者承担的税率更高因此应当受益最大。这种做法当然是鲁莽的。

美联储政策

在美联储问题上两位候选人之间的对比更加明显。贺锦丽承诺尊重美联储的独立性,不过她很可能会任命一些倾向于保持低利率的鸽派官员,甚至不惜冒着通胀上升的风险。

特朗普则建议总统应当在美联储的讨论中拥有“发言权”——这就让人回到了央行自治之前的时代。同时考虑到特朗普垄断对话的倾向,人们不禁要问其他人是否真的有机会发言。

理想的情况是双方都不会在11月大选中获得执行其意志的权力。

但如果有一方最终控制了白宫和参众两院,那么民主党的可能性要比共和党大得多。

尽管贺锦丽的任何胜利都将有利于美国的灵魂,但它对经济的意义却远非如此明朗。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